◎张 涛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
◎张涛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也是促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人文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作业(问题)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方面。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崭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焕发无穷魅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近两年来笔者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改革的大胆尝试,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本文试从口头性作业、仿写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等四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做一些浅陋的探索,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
“口头性作业”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姓“语”的本色。
(一)朗读,背诵。这是我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经验,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四季之歌”散文朗诵会;在学完古诗单元后,可以在学生中举行一次古典诗词诵读比赛。通过这些朗诵会可以激发孩子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的情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开故事会。初中有部分课文故事性很强,学完后布置讲故事作业,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改编,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如在学完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或《西游记》之后,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仅促使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还发展了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读书汇报。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笔者校语文组每学年的寒暑假都要给学生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查阅,去读书、读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谈谈内容,说说想法。在学习专题《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以后,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现代科技的资料,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假期结束后在班上交流。采用这个办法,学生争先恐后,讲得绘声绘色,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得到了提高。
(四)开辩论会(讨论会)。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一定时间,可以是课内,也可以是课外,对学生争论、讨论、商量的问题,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进行解决。如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章的结尾三段是否多余有争论,笔者就特地在自习课上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指点、评论,然后评出最佳辩手和优秀辩手。还可以在学生中举行一些话题辩论,如“开卷是否有益”、“当班干部是否影响学习成绩”、“电视的利与弊”……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口语水平。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本中精心挑选的文章,大多是知名作家的,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特别是当中一些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仿写的摹本。每天都要接触的,熟读成诵,印象深刻。每当这时,笔者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
(一)仿写句子
如:“热情是人生的太阳,能照亮征程上的每一角暗地;热情是燃烧的火把,能点燃友谊的篝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句式很典型,它是一个排比句,也是一个比喻句。仿写时,既要照顾句式“热情是……,能……”,又要注意前后搭配,是训练的好句子。在教学周国平的《家》时,可以出一道这样的仿写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如果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仿写段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方位顺序介绍百草园是儿时的乐园,使我们觉得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于是布置作业,仿写《我的爱好》: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单是__________,就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因此,是我的最爱。
(三)仿写文
编入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美文佳作,有的在语言上值得我们模仿,有的在结构上值得我们去借鉴,在平时作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某一名篇进行写作,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布置一篇《家乡的秋》进行仿写;在教学顾迈南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写一篇《我最难忘的一个人》之类的文章。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实践性作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自社会是一个实践大环境,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加强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关注社会发展。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
实践性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地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班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
如,学完《善待家园》,笔者让学生做了一个调查,看看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认为怎样解决更有效,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的学习机会。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一)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如在学了《木兰诗》后,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花木兰回家后会发生哪些事,然后续写《木兰回来了》。学生有的写花木兰回来后父老乡亲的反应,大家纷纷来看望花木兰,请她讲作战过程;有的写由于受花木兰的影响,将士们更加有气势;有的放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写花木兰回来后父母鼓励她做尚书郎,为国效力。又如,在教学于光中的《乡愁》后,笔者要求学生给课文配上四幅插图,并将图画配上与此意境最贴切的诗句,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情趣。这种作业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量。
(二)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例如,搜集相关材料,探讨“惠女服饰文化”,从历史、传说、特点、穿戴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编一份手抄报。这样一道题就把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又如,教学专题“母爱”之前,让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三)自主性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要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如: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个摘抄本、周记本,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这些作业都由学生完成后自愿提交。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抽样批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还可进行评比。这样做不仅达到了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也有利于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
以上语文作业形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互相交替,不可长时间拘泥于某一种,且作业要针对学生兴趣并根据学习内容灵活运用。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的观念需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得到绽放。
(张涛 山东 宁阳第二十一中学27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