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锤炼语言,打造节目品牌

2015-02-28 02:38:32□李
现代语文 2015年36期
关键词:普通话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李 静

精心锤炼语言,打造节目品牌

□李 静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具有规范美、品味美、个性美等特征。节目主持人要注重知识积累,提高文化品位;规范主持人语言,提升语言科学性;形成语言个性,增强艺术魅力,力争创作出众多精美的作品奉献给广播电视受众。

节目主持人 语言 锤炼

有声语言是节目主持人进行播音主持创作的第一要素。一些节目主持人之所以具有超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节目中精彩的语言展现。然而,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却不乏语言能力欠缺者。我们常常可看到,有些主持人在直播节目中,由于词汇不够丰富而出现“嗯呀”“啊呀”“这个”“那个”之类语塞的现象,以及由于修辞知识贫乏而导致的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无疑会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造成负面影响。节目主持人语言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优化传播效率的重要因素,也对广播电视受众起着示范、引导和熏陶的作用。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影响着节目的收视率,进而影响着民众的语言素质。因而,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征

语言是节目主持人进行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载体。作为传达媒介意图的重要手段,节目主持人语言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征。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应把语言表达放在重心的位置,按照语言规律及特征规范自己的语言,以语言魅力来引导节目的进程,增强节目的传播效果。

(一)语言的规范美

节目主持人语言应该是规范标准的语言——普通话。在1994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决定》规定:“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应达到一级水平”。根据这项规定,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受众沟通的语言必须是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媒体语言是由广播电视传媒的特点决定的。首先,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广播电视覆盖面广。为了加强民族间的交往,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必须使用汉民族共通的语言——普通话。其次,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对社会大众具有示范作用。节目主持人客观上是受众学习规范语言的老师,普通话作为主持人的职业语言是纯洁民族语言的需要。

依据广播电视传媒的特点,节目主持人的工作语言是普通话。除了一些少数民族节目和少数方言节目外,电视台节目一律采用普通话来主持。作为节目主持人,必须严格遵循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语言准确、集中、饱满,确保字音清晰、准确地传达给受众,避免信息传播的失误。另外,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还要严格遵循现代汉语语法词汇的标准。主持语言既要通俗易懂又要超越生活,并且没有方言词汇及外来词语,没有词语搭配不当的现象,保证浅显明了、逻辑严密、朴实自然。

(二)语言的品味美

节目主持人靓丽的形象固然可以吸引观众,但要想长久地获得受众的认可,还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节目主持人的文化修养造就了主持人语言深厚的文化内涵,进而形成主持人语言高层次的文化品位。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内涵丰富、逻辑严密,这些都是节目主持人语言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远方的家》百集系列特别节目《沿海行》中,赵可是这样开篇的:

“鸭绿江畔,黄海之滨,这里就是辽宁丹东。当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城市却早已从睡梦中醒来。中国陆地边界与大陆海岸线在丹东形成一个交会点。在这里,中国与朝鲜隔江相望。见证历史风云的鸭绿江奔流向南,汇入黄海。海陆相连,江海分界,《远方的家》摄制组就要从丹东开始《沿海行》的旅程。”

这段话娓娓道来而又情谊深长,富有诗意的话语,听来回味无穷,充分展示了节目主持人的艺术修养。另外,适当地引用一些成语典故,巧妙地插入一些诗词名句,往往使语句凝练典雅,在提升节目文化品位的同时无形中又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语言的个性美

在强调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共性的同时,还有必要强调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个性。对于个性鲜明的语言艺术风格,老舍先生指出:“要写出自己的风格来,就是用一个字,造一个句都是自己独创的。——念了《三里湾》就认出了赵树理。每句话都有自己的说法,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这就是风格。”个性是文学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个性的艺术作品就无所谓生命力,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也是如此。播音主持语言独具一格,呈现出语言的个性美,这乃是语言艺术工作者追求的目标。目前,相当一批节目主持人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语言艺术个性。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语言深沉、精辟、朴实,对事理的阐释深刻而又富有逻辑,展现出思维的敏锐以及精神的超越。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语言风格呈现诙谐、幽默、含蓄的特点。他常以巧妙的比喻、机智的反问等语言技巧来解决棘手的问题,往往在不露声色间引领话题的走向,寓理于事,析事明理,在轻松、愉悦、风趣的氛围中给观众以智慧的启迪。这些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在屏幕上展示出的个性风采,无疑是提高广播电视节目收视率的制胜法宝。

二、提高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的途径

节目主持人语言是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载体。节目主持人应多方面、多渠道地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锻练,有效地提高语言艺术修养。

(一)注重知识积累,提高文化品位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丰厚的文化知识、高水平的文化素养是节目主持人智慧的源泉,更是节目主持人职业生涯兴旺昌盛、魅力无限的关键所在。广播电视节目涉及面很广,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是博学多知的。节目主持人一方面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另一方面还应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确保对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诸如天文地理、名胜古迹、民俗民风、宗教信仰、名人轶事等等。平时有意识地关注这些资料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赋予节目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节目主持人对这些内容了解不多或知之甚少,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更无法与受众很好地沟通。

“采、编、播”一体是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作为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完成对新闻事件的调查采访任务,还要对新闻事件做出恰切的评析,主持人的文化内涵决定了他调查采访的能力及对事理判断分析的水平。节目主持人应通过多种渠道汲取养料,丰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丰厚的知识积累将有助于节目主持人高瞻远瞩,对事理作出精辟的评述,这对提高节目的文化品位会大有裨益。

《新闻联播》主持人欧阳夏丹本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2011年获得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来到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董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她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后于2014年赴美国深造。欧阳夏丹和董卿都是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节目主持人,她们在广播电视领域已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但是并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对事业的强烈追求又促使她们继续求学深造,不懈的拼搏与努力成就了这些节目主持人事业的成功。

(二)规范主持人语言,提升语言科学性

吕叔湘先生在《语言和语言学》中指出:“语言修养自然包括说话和写文章。拿这两件事情来比较,说话尤其不容易,一则应时触发,没有从容润色的时间。二来呢,不但要照顾说话的内容,还要同时照顾说话的声音和姿态。把说话称为一种艺术,一点也不过分。”吕叔湘先生的精辟论述为节目主持人指明了努力方向。节目主持人是社会文明的传播者,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应当是标准规范、精雕细琢的语言。

1994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按照这个决定,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是普通话,播音员、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一级,这是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如果节目主持人不讲普通话或普通话讲得不标准,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也不能评定为优秀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语言对观众起着示范和熏陶作用,因而节目主持人语言应当成为本民族语言的典范。

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必须严格遵守普通话语音所规定的标准,发音准确、清晰集中,以满足广播电视受众对节目主持人语言最基本的要求。除了语音标准规范外,还必须注意语言合乎词汇规范、语法规范。语句表意要完整,要避免句子成分的残缺和多余,这是做好播音主持工作的前提。近些年来,汉民族语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在直播节目中,不合语法、不合逻辑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经常在节目中听到主持人有“嗯”“啊”“这个”“是不是”等口头禅;有些主持人在句子之间总是习惯于用“那么”来开头或转折;有些节目主持人则满口使用“哇”“哇噻”“好漂亮”“蛮”等不合规范的词语。这些口头禅不仅破坏了语句的连贯性,还影响了听众的情绪。

目前,有相当一批节目主持人是由记者、编辑转岗来的,他们之前可能没有受过播音语言表达训练,但我们不能因此就降低节目主持人语言规范的标准。播音员、主持人是沟通政府和民众的桥梁,节目主持人语言时刻都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对受众起着示范作用。推广普通话是节目主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节目主持人应该在全社会起到表率作用。

(三)形成语言个性,增强艺术魅力

语言是节目主持人和受众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主持人个性魅力的重要因素。个性化语言对于节目主持人魅力的塑造至关重要。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受到自身主观条件的影响。主持人的个人经历、性格特征、文化素养等,特别是文化素养是形成主持人语言风格的关键因素。节目主持人创作个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学习积累、锤炼升华的过程。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不断学习,以丰富的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不断提升个性魅力,最终实现自我超越。节目主持人语言的个性,还受到不同节目的制约。不同内容的节目对主持人语言个性的要求不尽相同。节目主持人的个性语言必须和节目的内容、形式、特点相和谐,二者融为一体才能使节目主持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彰显个性魅力。如新闻类节目要求主持人语言庄重、严肃、沉稳;社教类节目要求主持人语言亲切、耐心、深刻、富有条理;娱乐性节目则要求节目主持人口语表达欢快、活泼、幽默。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要尽可能地和主持的栏目特点相贴合。敬一丹凝重的神态、沉稳的主持方式与《焦点访谈》的内容和形式相契合,使节目得到了较好地阐释,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被誉为《焦点访谈》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正是由于节目主持人结合自身特点主动适应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节目主持人的个性魅力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语言艺术修养是节目主持人驾驭节目的重要保证。节目主持人要想成功地完成节目创作,就必须掌握主持语体的基本特点,并根据这些具体要求锤炼自己的语言。对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要求是高层次、高水准的,提高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节目主持人应在创作中多探索、善调整,不断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尽快地掌握节目主持的语言艺术技巧,力争创作出众多精美的作品,以奉献给广播电视受众。

[1]吴郁.当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林鸿.普通话语音与发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曹 军.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修养[J].青年记者,2007,(11).

[4]李静.百花争艳 奇葩绽放: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J].新闻传播,2013,(11).

(李静 浙江杭州 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310018)

猜你喜欢
普通话电视节目广播电视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