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梦下的社会转型
——西奥多•德莱赛的小说《嘉莉妹妹》

2015-02-28 02:15孔文迅祁晓冰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嘉莉妹妹嘉莉转型期

孔文迅,祁晓冰

(伊犁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美国梦下的社会转型
——西奥多•德莱赛的小说《嘉莉妹妹》

孔文迅,祁晓冰

(伊犁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在美国社会转型期,西奥多•德莱赛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犹如一颗春雷炸响整个美国社会。一经问世颇受关注,其中小说的主人公嘉莉妹妹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通过文本分析嘉莉妹妹如何追寻实现自己的“美国梦”以及“美国梦”下的社会转型,来探讨人性欲望。

嘉莉妹妹;美国梦;社会转型;人性欲望

1871年8月27日,西奥多•德莱塞出生在印第安纳州特雷霍特市郊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德莱赛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还是一位自然主义者。在二十世纪风云变幻之际,他的第一部小说《嘉莉妹妹》犹如一颗春雷炸响整个美国社会。一经问世颇受关注,其中小说主人公嘉莉妹妹更是备受争议的人物。小说讲述的是社会底层穷人“美国梦”的故事。西奥多•德莱赛随父亲移民到美国后,家庭生活拮据无保障,父亲受伤致残导致家庭的重任落在了任劳任怨和呕心沥血的母亲身上。经过6次搬家,年幼的德莱赛在频繁地迁移于不同的贫民窟中漂泊,刻骨铭心地领略到了贫穷的滋味。于是兄弟姐妹以及家人的生活情景为其小说创作提供了现实素材。“美国社会由于没有真正的贵族传统,各种各样的人物都努力地向社会的顶端爬去,而面对新富们对社会声望的渴求,财富和地位的拥有者处于被围困的守势。这种获取认可的斗争是残酷的,而且经常在黑暗中进行。”[1]104从美国社会的发展史看,1890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一边是传统农业的美国,一边是城市现代化的美国,所以在那段时间大量的人都跑到城市里来追寻自己的“美国梦”。

在20世纪前后的社会背景下,自美国内战结束后,工业极其发达,现代美国迅速崛起。其主要标志是工业化程度极高,科学知识迅速普及,使国家在社会、经济及文化多个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美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未迎合社会制度变革的步伐:政治的腐败、资本的贪婪、民众道德的泯灭使得社会制度混乱无序。面对突然而来的巨大反差,根深蒂固思想信仰的传统与新美国运动思潮下思想的充斥,越来越无法解释与评价社会现有状态的表现,特别是年轻一代人依然脆弱不稳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在高度膨胀的经济大潮中瞬间沦陷。这也就是为何西奥多•德莱赛创作的《嘉莉妹妹》轰动一时,主人公嘉莉妹妹备受争议。作品的创作就是在这特殊的社会转型中形成。他的城市、他的嘉莉、他的摇椅!大城市的发展繁荣吸引了各地人们前去寻找生机,市场的昌盛与物质的需求使得人们更关注物质与消费心理的转化。然而一种“金钱梦”却成了大众思想观念的核心价值观。“世界上的事情,要算我们在心里权衡轻重最为有趣了。手头有钱,又有欲望牵引,却受着良心阻止,或者拿不定主张。当嘉莉在店里漂亮的货品中间走来走去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2]66这表现了在“美国梦”追逐中对物质、金钱与欲望三者之间大众心理的徘徊。

首先杜洛埃在小说中的出现,以一个公司小职员的身份激发了嘉莉妹妹无限“美国梦”的大欲望。在物质的诱惑与美人的魔力下,嘉莉、杜洛埃和郝斯沃等普通人纷纷成了大城市里的牺牲品。在当时人们对于金钱的真正意义还需更多的时间来鉴定。正如德莱赛在《嘉莉妹妹》第七章一开头写道:“金钱的真正意义还有待于大家的研究和解释。当每个人都自己弄明白了,这东西原来是被当做,也只应该被当做道德的报酬看待——应该当做诚实地积蓄起来的精力的代表,而不当做抢夺来的特权——那么,我们的社会上,宗教上,以及政治上的许多纷争就一去不返了。”[2]61在物欲横流的“美国梦”的诱导下,金钱具有解决困难的魔力,能带来让人舒心的安全感,是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是众人不可或缺的法宝。对于金钱这样的理解与看法在嘉莉的心里得到了证实。“金钱本身就是权力。她心里有一种想法,只要有一大堆钱,就是被抛到荒岛上也心甘情愿,只有长期挨饿才能教她懂得,在某些情况下,金钱也是无能为力的。就是那时候,她也不会想到金钱只具有相对的价值;毫无疑问,她会有一种想法,觉得自己拥有着许多权力而不能施展,真是多么可惜。”[2]61面对迅速发展的现代美国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我们觉得嘉莉单纯得可怜、迂腐得无助。金钱的价值只是单单地满足于自己独有的欲望与自我打扮的消费。在小说一开始,德莱赛就已做铺垫,金钱只应该被当做道德的报酬看待。金钱的价值在“美国梦”的欲望下神化,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体现,这也是在嘉莉妹妹梦想扩大时道德逐步沦陷的原因。

德莱赛似乎把嘉莉妹妹刻画的更加现代化,对于金钱和名利的崇拜更加透彻与坦荡,嘉莉妹妹没有因为道德的沦丧以及有悖伦理的行为而放低姿态,没有笼罩在一层遮羞布后来自我哀怜,反而借助这个现代美国的社会转型之势,大胆追逐金钱与名利。对于嘉莉这个漂亮而贫苦的女孩,带着原始的未曾发泄的野心和欲望,重新定位,冲破桎梏,这是否就是她常有的一种想法:觉得自己拥有着许多权力而不能施展,真是多么可惜。尤其是在郝斯沃偷走办公室保险箱的钱骗嘉莉逃亡到加拿大,嘉莉的人生才渐渐地开始品尝所谓的幸福生活。“当嘉莉眺望着窗外在飞过的风景时,她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被骗,……在她看来,这是有趣的世界。她的生活才刚开始。她并不觉得自己是打了败仗,也没有心灰意冷。大城市很有道理。她可能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谁知道呢?也许她可以幸福。这些思想把她从失足的错误中提拔了出来。”[2]274在《嘉莉妹妹》中,我们看到的是朴素的语言表达、故事情感的跌宕,对于大城市的繁华描写则体现在小中见大,例如惊奇的城市、美丽的饭店、商场剧院、服饰餐饮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消费的需求也更为丰富。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在精神领域也要有所谓的上层阶级的精神享受需求。众多剧院油然而生,为富人打发闲暇时间与瞻仰著名演员提供了场所。在郝斯沃骗她逃亡到加拿大后,生活逐渐回到了嘉莉初到芝加哥时为生存而窘迫的那段时光。然而,当郝斯沃不能立即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活,那么嘉莉就不能待在家中,走出去,独自奋斗。“舞台就成了她困难中的最后希望。”[2]362经历过三起两落的梦想追求,郝斯沃的日渐潦倒与逐渐老去的事实,嘉莉妹妹彻底地摆脱了生命中的两个男人的掌控,不再是男权手中的一只无法自立的玩偶。德莱赛巧妙安排不单单是把嘉莉妹妹作为一位女性来描写,而是站在人的角度审视整个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贫苦大众的残酷。嘉莉只有一副美丽的外表,表演的就是单调的皱皱眉头的滑稽喜剧,在小说中指出“倘使你要寻欢乐,去看嘉莉皱眉”。嘉莉走上了演员之路,只能说是一个滑稽演员之路。通过演员的大红大紫使得嘉莉广为人知,我们可以看到名流人士对嘉莉的亲睐与巴结,而嘉莉也是乐在其中,那就是她所追求的“美国梦”,但是她不惜代价所追逐的“美国梦”真的满足了她的欲望了吗?也许只有嘉莉独自在摇椅中寻找到想要的答案。

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在物欲横流的浪潮中现代美国转型,更是值得关注。《嘉莉妹妹》在德莱赛的细致构思中把现代美国社会转型的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现代美国社会转型期的与众不同,在《嘉莉妹妹》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应该是各式各样的商品消费与打牌看戏这样业余生活的精神消费相辅相成。人们的消费心理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富人的嫉妒、巴结、攀比的扭曲心理在嘉莉妹妹的身上表现得非常完美。对周围事物以及人情的认知都表现得过于冷淡,单纯的追逐梦想的同时彻底地展现出一种无爱的道德观念。在生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结合中,嘉莉妹妹也不单单是赤裸裸地只对金钱痴恋,她所想要的远远超过所拥有得到的。在小说《嘉莉妹妹》中,嘉莉、杜洛埃和郝斯沃都是现代美国社会转型期的普通小人物的代表。在社会转型下,寻找社会心理的自我平衡。

嘉莉的人生对于金钱的概念,与其说是浪费,不如说是转型期人们巨大反差下的迷茫行为。她因生病而失业在大街上徘徊寻找下一个工作的踌躇中,杜洛埃的温情感染了她,向她抛出了人生的橄榄枝,让嘉莉看到了希望,虽有浅显的心理斗争,但面对生活的艰难,她很容易在二者中做出选择。当杜洛埃眉飞色舞的大献殷勤时,刻画了一个小职员在社会转型期突飞猛进的公司发展中应运而生的谋利、占有、思想空洞的冷漠形象。在嘉莉的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更何况是无助落魄的单纯嘉莉,在这样的诱惑面前,她无爱亦不谈道德。这样的一个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形象估计在嘉莉以后的生活中也没有细致地再观察过:“在桌上白色的饭巾和银质的餐具之间,舒开膀臂,拿着刀叉,更显得他模样落落大方。切肉时,他的戒指几乎要说出话来。伸手去取盘子、撕面包、倒咖啡时,他的新衣服就丝丝作声。……啊,身边没有钱是多么的苦恼!能到这里来吃饭是多么好的事啊!杜洛埃一定是个幸福的人。”[2]58在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下,她选择了做杜洛埃的情人来满足她的衣食无忧与生活乐趣。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制度的混乱不健全,伦理道德的丧失与观念的浅薄,嘉莉是否也因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不道德的可耻呢?似乎她所能表现的是在抛弃这两个男人时内心会有偶尔的躁动与不安吧。也许在道德面前她一钱不值,但在追求她所谓的“美国梦”的脚步她永不停息。

她唯一有兴趣的就是做演员,虽没有什么演技可言,但是在当时迅速发展的社会而言,嘉莉本身就满足了社会转型期的条件,应运而生的成为了一名演员,到最后在纽约成为人们众所周知的大明星。嘉莉的职业是三起两落,在第一次失业后嘉莉似乎在社会转型期的汹涌浪潮中就开启了人生的追逐。郝斯沃这一角色的产生让我们深入领悟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他是一个有能力但没有责任感的人,极其爱慕虚荣,喜欢寻欢作乐,欲望无限。当他总结自己的婚姻是何等的草率,是多么大的错误的经验时,他已经降低了对女性的敬意,助长了他玩世不恭的态度。拥有这样一段厌恶的经历与玩世不恭的态度,百无聊赖地遇见天真烂漫的年轻女人,使他魂牵梦绕。然而,面对这样一位有地位、有权势、有金钱的男人围绕在嘉莉身边,又一次被这发光发热的感情所融化,与其说嘉莉成为了男人世界的诱惑,不如说她成为大城市的现实俘虏。

美国社会生活的现实,道德伦理的破坏,思想信仰的缺失使得在《嘉莉妹妹》中展现了一群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挣扎斗争在一个庞大而冷酷的世界里,适者生存的环境。完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自然主义的世界。豪厄尔斯认为,只要作家仔细而忠诚地观察生活并如实反映他的所见所闻,就可以达到表现事物本来面貌的目的,也就可以在小说中达到美的境界。与其说《嘉莉妹妹》不美,不如说是人物展现的无爱冷漠。他们都在宇宙空间寻找自己的定位、寻找本能和理性,欲望和觉悟,贫穷与富有,生与死,善与恶的平衡。嘉莉妹妹大起大落的追逐“美国梦”给我们带来了现代错位感的视角审视。她犹如一个寄生虫寄生在服饰餐饮、打扮休闲的庙宇中,在现代的社会里左右摇摆。在小说中,德莱赛也说出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左右摇摆。“我们的文化还在中间阶段,既不是兽性的,因为它已经完全受本能的支配;也还不是人性的,因为它也不完全受理性的支配。……作为野兽,它就受生命力的支配;作为人类,他还没有完全知道要听从于生命力。他在这种中间阶段里左右摇摆——既没有被本能拉过去和自然界融合无间,也不能使自己和自由意志取得和谐。”[2]73德莱赛的立足点在工业迅速发展后的现代美国人解析为在兽性与人性间的进化中徘徊。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两极分化的严重使德莱赛以亲身的贫苦大众的经历来呼吁为贫苦者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到心灵的慰藉以及命运的归宿。

梦醒时分,嘉莉成为一名真正的独立女性站在百老汇的大舞台时,她和杜洛埃、郝斯沃这两个男人之间有趣的故事算是彻底的告终,她已经过上了所谓的幸福生活。她获得了人生原来的欲望所能获得的一部分。然而,更多的文字只能传达在事业顶峰的孤寂,在摇椅中的低吟。

“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梦想,你将永远独个儿渴望下去。坐在你窗边的摇椅里,你的梦想你永远不会感到的幸福。”[2]498嘉莉的一生经历由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向精神领域过渡。当她无所不缺的时候,内心的空虚才开始泛滥,在小说的前半部嘉莉并未有一丝丝的精神孤寂的体现。然而,又一微不足道的人物埃姆的出现是嘉莉精神的渴望,埃姆给她的表演的建议让嘉莉忘记了孤寂的感受,这是对深层次精神的向往。在她的世界里,总感觉缺少了什么,也许只有一只摇椅能摇摆出她的渴望。

[1]张祝祥,杨德娟.美国自然主义小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裘柱常.嘉莉妹妹[M].石灵,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3]Theodore Dreiser.Sister Carrie[M].石灵,译.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4]Donald Pizer.《嘉莉妹妹》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merica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American Dream——Sister Carrie written by Theodore Dreiser

KONG Wen-xun, QI Xiao-bing
(Literary College, Yli Normal University, Yili, Xinjiang 835000)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Theodore Dreiser wrote the first novel “Sister Carrie” that is like a spring thunder exploding the whole American society. Just as it comes to be published, in which the hero of the novel Sister Carrie becomes a controversial figure.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sis through the text of Sister Carrie how to pursuit her own "American dream" and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American dream",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uman desire.

Sister Carrie; American dream;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 human desire

I106.4

A

1009-9545(2015)05-0046-03

2015-03-09

孔文迅(1990-),女,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祁晓冰(1971-),女,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嘉莉妹妹嘉莉转型期
从《嘉莉妹妹》看女性的成长历程
谁的指引
——嘉莉妹妹成长引路人分析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预算改革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探析《嘉莉妹妹》主人公的成长之路
以《嘉莉妹妹》和《平凡的世界》为例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看《嘉莉妹妹》中的人物原型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嘉莉与珍妮
消费主义文化逻辑与文学的欲望叙事——论《嘉莉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