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玉睿
现代文阅读技巧举隅
◎侯玉睿
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新课标教学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众所周知,阅读理解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极大,怎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那么,如何针对具体的阅读内容和问题,指导学生寻找阅读理解的突破口,进行恰当准确地表述呢?一般来说,阅读内容涉及以下几个层面的考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富有成效的阅读技巧。
品味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其作用,我们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基本原则,可以分三步走:先要解释词语的本义,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然后,结合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即在句子中、在句子所处的上下文中的含义进行琢磨、推测、表述;最后,分析词语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生动性、鲜明性、准确性、周密性等方面的语言表现力。
例如:“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
要求品味“堕落”一词的深刻含义。可以先解释“堕落”本义:思想行为趋于下流,再结合这个句子所处的上下文的语境,可以清楚地理解行道树离开原始森林,在马路边一身烟尘的生活状况,由此即理解了“堕落”一词在句子里的含义是沦落、流落的意思,再进一步理解这个词的作用,表现了行道树生活条件艰苦和自身形象地大大跌落。
对于表意深刻的句子或者描写蕴藉含蓄、富有感染力的句子进行赏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先评析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评析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带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等等。
分析一句话的含义和作用,要把握以下五个方面:1、点明题旨的句子;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3、总结全文的句子;4、过渡句;5、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例如:“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紫藤萝瀑布》)赏析此句的妙处,可以结合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从修辞入手进行评析: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盛,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阅读理解某个段落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上所起的作用,一般规律需要把握:文章首段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等;文章中间的段落往往是起承上启下,引起下文的作用;文章末尾的段落往往是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篇末点题等作用。如果教给学生这些基本的阅读理解的技巧,学生就会很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阅读问题。
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即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一文,开头即对咸亨酒店的布局和短衣帮进行描绘,展现了冷清不景气的时代社会背景。小说中描写秋季一天凉似一天的萧瑟,渲染了一种凄凉清冷的浓重氛围,烘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体现了世态的炎凉和孔乙己悲剧的深刻意义。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当然要精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楚各段落之间的关系。若能找出揭示全段大意的中心句就容易多了,一般来说,中心句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全段没有中心句,就需要理清全段句子之间的关系,联合各句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是通过作者的写作意图,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要归纳概括文章的主旨,领会表达的思想情感,就要熟读课文,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归纳主旨,体会情感:可以从文章标题入手,有些文章的题目直接点明主题;可以着重领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些文章开门见山地点明主旨,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主旨;可以从文章的重点段落入手,弄清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志趣等;也可以从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词句入手,归纳文章主旨,领悟表达的情感。
阅读中,根据文章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表达的需要会设计一些问答题要学生进行理解表述,如何才能恰当地回答这些问题呢?
因为问题提示了答题的范围,规定了答题的角度,提供了答题的思路,隐含了答题的信息,所以,学生首先要读懂问题,携带着问题回归文章,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答案,有时可以直接摘抄,有时要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作答。语言组织方面,要言之有据、持之有理,表达清晰准确。
例如:提问“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好在哪里?奇妙在哪里?请用课文的例子说明。(《第一次真好》)
学生通过问题的提供的信息,可以找寻出两个有关第一次的事例,再找出针对这个问题的归纳概括性的句段,发现课文中“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及结尾处的“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准确简明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一般是给出例句,要求仿写,也有在例句里补充填写的。这样的阅读练习,一般分三步走,首先分析例句格式,看例句围绕什么话题来写,然后搜索素材,抓住描写、陈述对象的特点,寻找与之相切近的、能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事物或者喻体进行描述,最后再根据例句格式润色语言,使之词彩纷呈,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在学习了一篇文章的主旨、意图、情感,写作手法之后,往往会拓展延伸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那么,如何完成这样的阅读拓展性问题呢,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人、事、物、情、理。多角度、有创意地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理由,可以联系自身实际谈启迪、认识、见解等。
遇到根据文章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的,还有要求联系名言警句、古诗词表达认识、理解的拓展性阅读理解题型,要在平时加强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迁移训练,开阔视野,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就要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地开展渗透训练,勤于阅读,长期坚持阅读并不断地授之以渔,才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侯玉睿 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第二中学 7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