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敏
(湖南吉首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湘西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教学的互动研究
王卓敏
(湖南吉首大学 美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湘西是处于我国湖南、湖北和贵州三省交界的地方,居住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比如苗族、土家族等。在少数民族长期的辛勤劳作和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和文化都生动地反映了湘西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也表现出了湘西少数民族特有的豪放性情和乐观性格。湘西人的这种乐观、享受生活的生活形态所产生的文化和艺术也为现在的动画创作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素材。本文主要是从对于湘西文化的动画创作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描述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融合的必要性,然后指出了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融合存在的问题,并就湘西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教学的互动进行了研究。
湘西;民族文化;动画创作教学
近年来我国的动漫产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不管是从动画作品的风格和素材上,还是从动画产业公司的规模和数量上来看,和之前相比都是有惊人的变化。其实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动画创作的研究,并且曾经有过一段很辉煌的时期,但是随着国外在三维动画的技术上不断突破,一大批有独特创意和制作精良的优秀动画作品霸占了我国动画市场,比如迪斯尼和美国梦工厂等等制作的脍炙人口的动画。因国际上的影响,加上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的动画业受到很大的冲击。过多地追求和讲究技术的高超以及画面的精良,却丢掉了我国的文化精髓,忽略了我国的民族文化特色,走上了抄袭和模仿的道路,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只有其“灵”,而没有其“魂”。
动画创作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之上的,它的主线是手绘的原创画作,最先是必须要在线下完成,然后用三维数字技术加以创作,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原创静态画面得以活灵活现地动起来,经由后期的合成制作来最终完成。当然中间的三维数字技术以及后期的合作制作,都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最基础的就是手绘原创画作的本身,也就是动画的素材取材和提取,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纵观世界上有名的动画制作,很多都是对于民族题材上的创作。当中最成功的要数日本,日本很多优秀的动画创作题材都是取自于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文化和艺术,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动画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比如日本比较著名的有《平成狸合战》,在该动画中,主要剧情就是狐狸和狸猫两人之间运用变幻术来斗法,对于这个斗法的原型很多都是来自于日本民间的神话以及民俗,作品不但吸引了众多的观众,还在2001年获得了柏林影展的金熊奖,这在动画界来讲是一个至高的荣誉。再比如另一部日本著名动画片《千与千寻》更是把日本的民俗和神话发挥到极致,影片中设置了一个个充满日本民族风情的舞台,神仙鬼怪的活动点融入了油屋、洗澡等日本民风,是一部非常具有日本特色的动画片。日本神话中,有一个非人非仙的妖怪,是一个神衰落后的落魄形象,这个非人非妖的形象就被《千与千寻》搬上荧幕,成为了著名的无面人形象的取材。除了日本之外,还有美国的动画片,美国由于建国时间较短,本国的民族文化和艺术不是很丰富,但是这不妨碍美国挖掘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传统民族文化。比如《阿拉丁》就是来源于阿拉伯民间文化瑰宝《一千零一夜》;著名的《花木兰》取材于我国诗歌,描述一个替父从军的奇女子;再如《白雪公主》取材于德国的格林童话。美国迪士尼以及日本挖掘各国家的民族题材用于动画制作并获得高票房的巨额回报,说明了要将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融合的必要性。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最具独特魅力的瑰宝,所以要拓展我国的动画产业,弘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就必须将两者融合起来,充分挖掘我国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扩展和壮大。
(一)创作上传统题材缺乏想象力
随着动画业的发展,我国也制作了很多动画片,最有名的莫过于《宝莲灯》、《西游记》以及和台湾联手共同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这些动画片都是取材于我国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素材来源于我国的民间的爱情故事,青年男女不屈服于权势追求爱情的悲情剧。《西游记》则来源于我国的四大经典名著之一,里面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诸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芭蕉扇”等知名经典故事。我国有很多宝贵的资源,就连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曾经都想买断我国聊斋的版权。但是我国民族文化这么丰富,为什么我国的动画片却反响平平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国动画在创作传统题材上缺乏想象力。很多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片对于动画人物的原型和情节的构思都是完全照搬,没有任何新意和突破,只捕捉到表面的东西,没有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刻画,也不能立体地表现中国文化的隽永和深厚,仅仅是注重技术和画面。回到原来的问题,就是只有灵,而没有魂,如此缺乏新意和乏味,观众自然不愿意买账。
(二)动画艺术形象的塑造单一
民族文化与动画创作的融合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对于动画艺术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因为三维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我国的动画创作起步和发展要晚于美、日等国,所以导致了当其他国家的动画创作者都已经开始在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找灵感并突破的时候,我国的动画创作者还在学习和模仿阶段,还在学习掌握国外先进三维动画的表现形式以及手法,而其他国家已经吸取了我国特有的水墨与白描画法等手绘技术进行二次创作。比如皮影、剪纸等很多民间的艺术造型,这些都可以借鉴并进行再创,但是我国的动画创作者却舍近求远,一味地去模仿和抄袭国外动画创作中的表现形式以及手法,如此一来,造成了动画艺术形象在塑造上比较单一。
(一)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美术与动画创作的风格设计
湘西是处于我国湖南、湖北和贵州三省交界处,也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地方,这个地区民风淳朴,保留了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在少数民族长期的辛勤劳作和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绚丽多彩的艺术形式,比如土家织锦和苗族的刺绣都是很具有代表意义的,还有少数民族特有的诸如蜡染、扎染、苗银饰、木雕等。这些都是能代表少数民族在美术上的艺术,体现了少数民族在用色、造型、工艺和材料上的别具一格,这些民族特有的美术文化艺术为动画创作提供了独特的风格设计。比如在一个国际数字动画大赛中,其中有一个获得一等奖的作品《苗王传》,这个动画作品在风格上的设计就是采用了苗族的蜡染艺术,让人耳目一新。这并不是孤例,越来越多的湘西民族文化比如蜡染、织锦等都出现在动画创作的风格设计上,湘西民族文化开始冲出中国走向世界并获得了高度的认可。湘西少数民族豪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表现在民族美术文化上就是夸张、简洁、色彩单纯和强烈等,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湘西文艺作品中都运用了这些表现手法,而这正是一个优秀的动画片所需要的,动画片的语言方式和造型风格都需要夸张、简洁、色彩单纯和强烈的表现形式,才能给予观众强烈直观的感受,才能更深入人心。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把湘西民族文化和动画创作融合起来,可以反映出湘西少数民族平日的生活以及更深层次的精神意义,为人们揭开湘西民族文化神秘的面纱,深度地表现湘西民族文化的精髓。所以说要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美术与动画创作的风格设计联合起来,让动画创作既能体现民族特色,自身又得到关注和发展。
(二)民俗文化与动画剧本的创作
湘西因为地理环境的特殊,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长期与外界相对隔绝,信息相对闭塞,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这也有助于保护湘西的民族文化特色,勤劳的湘西人在长期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少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传说和神话等,同时还有神秘的民族崇拜和民族风俗等,比如上刀梯、过赶年等,以及传说中的苗蛊等。因为长期信息封闭带有神秘的民族色彩,这些不是人尽皆知的文化很容易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同时也给动画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能激发动画创作者的想象力,进而创作出好的动画剧本,再结合湘西民族文化的独特美术艺术进行一定的加工,肯定能深受观众喜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充分体现湘西民族文化的精髓,又能让动画创作表现得更加自然,绝不能生搬硬套,如果直接套用的话那又落入缺乏想象力的窠臼了,必须要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多采用虚拟和夸张表现手法,大胆创新和改编,这样创作出来的动画剧本既可以传承和发扬湘西民族的民俗文化,又因为有新意的剧本和新颖的表现方式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三)民间音乐与动画音效的设计
因为动画片的画面都是手绘和虚构出来的,所以对于音乐的依赖更大。剧情的情节、气氛的烘托、场景的描绘乃至环境的真实感和节奏感都需要用音乐来表达,甚至可以说,音乐的运用关系动画制作的成败。而湘西除了在美术和素材上有很多独特的民族文化,在音乐上湘西人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和表现形式,其中土家族的梯玛歌、八宝铜铃舞等皆具有代表意义。除此之外,例如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飞歌”、“情歌”以及侗族的侗笛都是很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艺术活动,体现了湘西人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同时也为动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素材。比如动画短片《湘西行》在音乐上就采用了苗族的“飞歌”,把动画的艺术风格和音效完美地结合起来;另一部动画片《苗王传》也是,把苗族的“铜鼓舞”完美地融合在动画中,很好地展现了湘西的神秘与纯朴,并最终使动画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和成功。
因为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的大力扶持,我国的动画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过多地模仿和抄袭会让动画创作只有灵而没有魂,必须把动画创作和民族文化融合起来,改变过去动画中对于传统题材缺乏想象力和艺术形象的塑造单一的局面,在对于湘西民族文化上的动画创作教学上,加强动画创作对民间美术在风格上的设计、民俗文化在剧本上的创作以及民间音乐在音效上的设计,这样既能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壮大,又能弘扬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特色。
[1]肖路.国产动画与民间故事的不解之缘[J].社会观察,2008(07).
[2]程世波.关于国产动画片的几点思考[J].当代文坛,2006(03).
[3]范志忠,马华.影视动画编剧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2).
本文为2014年度吉首大学重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综合性院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JSUJGA09)。
J218.7
A
1007-0125(2015)08-02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