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霄
宋晨枫:从生活经历中发现需求
□文/梁霄
在如今各种智能硬件席卷市场的大潮下,一款主打智能陪伴、名为“小鱼在家”的智能家用机器人悄然进入大众视线。 其创始人宋晨枫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看到由于地理原因给家庭沟通带来的巨大困难,理解了千万“候鸟族”的辛苦,洞察到用户的切实需求,在大趋势下“顺势而为”创造出新的产品价值。
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鱼儿科技)CEO宋晨枫在手机上轻点两下,屏幕上即出现了他北京家中的大客厅。女儿正坐在客厅中央的沙发上看电视。“宝宝,你在吃什么呢?”宋晨枫问。“酸奶——”女儿的声音清脆稚嫩。宋晨枫随即又在手机上点了两下,画面又出现了远在美国的父母家。此时正当美国午夜,宋晨枫在手机上环顾了静悄悄的客厅,父母已休息。
短短一分钟内,宋晨枫“回”了一趟自己在中国和美国的家。
2014年初,宋晨枫创立了“小鱼儿科技”,全心致力于家用智能陪伴机器人这类很有未来感的产品研发。不到一年,公司的第一款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小鱼在家”诞生了,驻守在家的机器人与手机APP相连,让用户能随时与家人通过音视频进行沟通。
“小鱼在家”的“脸”,是一个可触摸显示的平板,正上方装有乒乓球大小的圆形摄像头,显示屏可360度旋转。用户开启“小鱼在家”之后,它能自动监测人物活动,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可跟随家庭成员进行拍摄。用户在手机中能随时看到家人的活动状况,自己的脸和声音也会通过“小鱼在家”展示给家人。能够让在外的人有随时回家和家人面对面的感觉,“小鱼在家”就像用户在家中的一个“替身”。
目前,人们与家人沟通最普遍的方式是电话,而在小鱼儿科技CEO宋晨枫看来电话沟通虽然是最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但却是一种打断式的沟通,家人之间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最高效地传达信息,而在于陪伴。宋晨枫得出这个结论正是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
2011年,当宋晨枫由于工作原因奔波于北京、广州两地时,他与在北京的妻子、孩子和常年在国外的父母很难见上一面。
梁霄 本刊编辑
为了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缺失父爱,宋晨枫与妻子定下了规矩,每天都通电话,并争取能进行视频通话。但因为工作原因,他们根本不可能总是赶在约定的时间与家人通电话。经过半年的双城生活后,孩子不理宋晨枫了,也不愿意跟他玩。“当你不出现在孩子面前,你说什么、表达什么都没有意义。电话根本取代不了‘在一起’的感觉,我和家人的需求都无法满足。”他说。
当时,宋晨枫在想,为什么电话和视频都不能满足他与家人之间的需求?“我们今天的通信都是打断式通信,我有事打电话,不论对方在干什么都要放下手头的事来接电话,挂断电话后,再回去继续做各自的事情。”宋晨枫认为,家人之间的联系,更需要的是来自情感的陪伴,这种陪伴不仅仅是“闻其声、见其人”的音视频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最大化地还原亲人陪伴在身边的自然感与真实感。
宋晨枫当时隐约地察觉到,智能陪伴机器人市场的空间。他看到了当代中国 “4-2-1”的家庭结构,成年子女无暇陪伴老人,忙碌的父母没空陪伴孩子。
当“无法陪伴”成为维系亲情的困境,创造“小鱼在家”这个新产品,是在洞察了用户痛点后创造的一种新的用户价值。
2014年初,坚定了创业方向之后,宋晨枫离开YY,找来赵兴国和李勤等伙伴创立了小鱼儿科技,开始着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他希望,这款产品有“眼睛”、有“耳朵”,会根据每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使用优化算法,自动抓拍、录制、提醒、分享视频,并存储在“云端”。
当智能陪伴机器人的原型设计好后,宋晨枫开始苦于为这款小机器人起一个动听的名字。偶然一次潜水,宋晨枫看到了成群的小丑鱼从他身边游过。小丑鱼是群居性生物,最大特点就是需要同伴的陪伴。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小鱼在家”这个名字,并最终将“小鱼”作为其产品的Logo。
宋晨枫是典型的创客型创业者。他在美国接受了高中和大学教育。“美国大学教育会系统性地把一个人培养得有创业能力。”他说,“他们注重团队能力,与社会接轨的东西很多。”宋晨枫曾经与同学为当时流行的Palm掌上电脑开发外设,以便更快捷地将PDA上的信息拷到软驱。没想到,产品刚出炉不久,Flash存储就替代了软驱,他们的东西“被颠覆掉了”。宋晨枫说,自己因此很早就知道在做事之前要看清大势。
宋晨枫记忆深刻的另一个创意项目,是跟老师利用蓝牙技术设计野生动物追踪的项目。他们给几种动物设计了蓝牙颈环,并在动物迁徙的道路上放置基站。颈环可以记录动物之间的见面时间以及见面场景。当动物靠近基站时,颈环会与基站连接,并在特定条件下自动打开,掉落在草地上,以便研究人员回收研究。这些项目逐步培养着宋晨枫的市场眼光、根据需求做产品和建团队的感觉。
从创客到创业,宋晨枫深知两种身份的差异。创客可以做出产品原型,但很难做到真正产品化。所以一个技艺精湛的好创客未必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成功的产品化不仅需要极致地解决产品细节,还需要考虑量产、价格控制、质量保障、稳定服务等重要环节。
为了让家庭陪伴机器人“小鱼在家”最大化地还原身边感受,宋晨枫的核心团队开发了企业级技术的免提音,视频体验。其中核心技术之一是噪声抑制。例如,家庭环境噪声很多,如何抑制电视、冰箱等背景声音,让人的声音格外清晰突出?
跨越技术的门槛对于小鱼儿科技来说,却并非十分困难。董事长兼公司COO袁文辉曾任Polycom全球技术副总裁、中国总经理,在硬件、技术、供应链管理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他曾把Polycom从几十人的团队带到了几百人的团队,而Polycom全球60%-70%核心研发都是这个团队完成的。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赵兴国,早期任职于美国Celox Networks,从事核心路由器架构和算法设计研究,随后在美国微软服务器部门和搜索引擎部门担任研发工作,2007年回国后在Polycom中国负责视频会议系统开发管理工作,是Polycom中国技术中心的创始团队成员。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李勤是音频处理及网络通信领域的专家,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退学加入美国微软,在微软从事音频算法及网络通信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开发近10年。创始团队还有来自其他知名IT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现在并肩合作,一起实现了家人通过“小鱼在家”的无噪声、无距离感的远程对话。
宋晨枫是原美国微软Xbox的产品经理,后来负责微软Xbox中国团队。2007年,他创办了易城蓝天,主营业务是基于网页的3D虚拟平台,帮助开发者开发各种游戏,用户的人物认定和好友社交都可以在平台组建。此后,公司被YY语音收购,他成为YY语音开放平台总经理兼CTO助理,参与了YY语音从壮大到上市的全过程。正是因为他有过纳斯达克敲钟的经历,才点燃了他作为CEO亲自带队创业并上市的决心。
“小鱼在家”纷繁的功能与体验加大了产品本身的研发、设计、生产等技术难度。在这款外形灵感来源于动画片《机器人瓦利》的智能硬件产品中,所有电路、结构都是团队原创设计。而结构件、电子件总共三四百个,光模具就开了40多套。从创意成熟到量产,一个创新硬件产品,走过的路远比软件产品要复杂漫长。
“小鱼在家”包含了进行人脸语音识别的监控摄像头的硬件部分和查看、控制家庭视频的软件部分,分别是24小时在线的家庭智能陪伴机器人和手机端APP。当用户在外登录APP时,小鱼机器人能够自动感应,在屏幕上显示上线用户头像,同时呼吸灯将闪烁提醒家中的空巢老人和儿童,双方就能实时发起视频语音通话;而当家人在家时,机器人会自动记录和保存家中发生的状况。
“小鱼在家”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家庭成员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的家庭成员提供不同内容的语音回答。“小鱼在家”可以通过家庭用户在“小鱼在家”上播放音乐、电台的行为,逐步了解家庭成员的喜好、偏爱,甚至可以根据颜值推送适合每个家庭成员年龄的歌曲和视频节目。“小鱼在家”还可以通过光线强度的采集,对家庭成员作息情况绘制图谱,让不在家的用户可以在手机端随时了解家中的动态,同时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为用户提供家庭成员作息形态分析及健康建议。这些围绕家庭的智能技术,都是“小鱼”实现陪伴功能所必不可少的。
“小鱼在家”将会越来越善解人意,未来,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设置所需记录的场景,比如“孩子哭闹”、“老人摔倒”、“家中来人”等,而当用户所关注的关键场景发生时,“小鱼在家”会推送消息到手机APP,提醒用户遇到状况,在紧急情况下立刻电话联络家人。
“小鱼在家”的智能陪伴功能,都是基于“云”架构来实现的,因此其可想象空间十分庞大。因为将“云”打造成为机器人的大脑,这个大脑将可以由全世界的机器人智能爱好者一起来打造,甚至可以形成一个机器人的开源社区;而每一台“小鱼”,可实现眼睛和耳朵的功能,通过各种配件的连接,实现各个垂直领域下的特定场景,比如通过蓝牙连接医疗设备,支持远程问诊;通过连接键盘、电子白板,支持远程教育;通过连接各种家用电器,实现智能家居和智能管家……有了云技术的强大支撑,这些功能的实现指日可待。
一些做远程医疗问诊的公司已经注意到“小鱼在家”的未来前景,认为是一款非常好的载体,它可以将远程医疗服务通过“小鱼在家”方便地接入家庭中。“小鱼在家”还将实现远程教育功能,引入教育培训机构让老师在线随时回答孩子提问,将家中的小孩和老师连接,让不同家庭的孩子与老师“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虚拟课堂,让孩子与真实的老师互动交流。
在盈利模式方面,小鱼儿科技早已规划好了方向。“我们希望以硬件打造家庭服务入口,用互联网服务黏住用户,进而获取利润。”宋晨枫这样说。
销售硬件是公司的第一个商业模式,因为有技术壁垒,小鱼儿科技能够很自信地在用户接受的范围内定价。其次,是互联网增值服务。这是在不伤害基础家庭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提供使用场景外的高级增值服务。之后是周边配件的销售,比如轮子、电视棒、运动底座、延长线等,以及与其他智能家居结合的配件。小鱼儿科技基于用户使用数据的垂直服务,将集成更多关于儿童视频教育、医疗问诊、家政等围绕家庭生活的O2O服务功能,这意味着更大的想象与发展空间。
如果说团队、产品、技术、商业模式都不存在问题,那么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市场的接受程度。
“因为技术、产品、设计、供应链管理等都可以在掌控之中,但市场不可以掌控。”宋晨枫说,“做硬件肯定有存货的风险。”
由于“小鱼在家”是智能陪伴机器人领域的开创性产品,用户对陪伴机器人产品并没有预先的认知,不太明白它到底是做什么的,因此“小鱼儿科技”需要不断地去培育市场,这对整个创业团队是个挑战。一方面市场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媒体向用户宣传互联网科技可以实现跨越时空随时陪伴家人的品质生活理念,让用户理解智能陪伴的含义以及“小鱼”本身的重要功能点;另一方面,体验式营销让用户在购买产品前,通过自身的产品试用体验,对产品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购买,从而达到口碑营销的效应。
在宋晨枫看来,肯定先有一批硬性需求的人群,通过这一人群的口碑传播和扩大市场,但产品普及需要时间,时间成本也在预期之内。
今年5月北京小鱼儿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创新工场、成为资本、富士康和光速安振。据创新工场披露,小鱼儿科技已是创新工场投资的2014年度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同时也是以最短时间仅仅11个月进入亿元美金俱乐部的公司。其实早在小鱼儿科技成立之初即获得光速安振和创新工场的A轮投资。目前,公司已完成两轮累计近3000万美元的融资。
从“小鱼在家”的用户数据来看,其表现出的强用户粘性,与其他智能硬件产品消费群体多集中在一线城市不同,目前购买“小鱼在家”的用户已遍布全国,这显示了在人口流动性巨大的中国,家庭陪伴的需求已不分地域,与此同时,“小鱼在家”用户也已分布世界的26个国家。
数据显示,每台“小鱼在家”“家庭圈”中的家庭成员,每天平均会通过“小鱼在家”“回”家7次,这种高频次的使用,远超传统的通信工具。与此前报道称63%的都市白领每年不到3次的家庭聚会相比,有了“小鱼在家”之后,四成多的家庭会每周至少一次异地多点呼叫,分散在各地的家庭至少每周聚会一次。有半数用户家庭,每月超过15天在用“小鱼在家”与家人视频通话,用户粘性非常之高。其中,小鱼电台非常受家庭成员的欢迎,日均使用量为150分钟,这反映了家庭中老人和儿童对陪伴的强烈需求。一系列的数字和用户的反馈让宋晨枫对“小鱼在家”的未来更加乐观。和所有试图成为家居中心的智能产品一样,此产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进入大部分家庭。不过小鱼儿科技目前并不着急,在他们的判断中,家庭机器人的爆发期将在3至5年之后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