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燕
我国服务型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文/李燕
制造服务化、生产服务业、制造即服务,这些五花八门的热词背后,其核心其实都是服务型制造,都离不开制造这个根基。服务型制造正在让企业加速从传统以加工组装产品为中心,逐渐向基于产品价值链,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综合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是促进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
图1 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四个根本原因
服务型制造的内涵与特征
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在这种产业形态下,企业从传统以加工组装产品为中心逐渐向基于产品价值链,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综合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相比,服务型具有三重特征。
一是集成性。在传统生产制造模式下,企业仅专注于产业链很短的一个环节,生产制造的是有形的产品。随着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工业产品的生产日益融入更多的服务要素,产品和服务以各种形式融合、打包,工业产品的生产者也由单纯的产品提供商向集成了产品和服务内容的“产品-服务包”提供商转变,Vandermerwe和Rada两人将这一过程定义为制造业的服务化。制造服务化的过程,就是制造企业综合集成了产品设计、研发、安装、维护、支持、服务等多项内容,向产品和服务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的过程。结合服务型制造的发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 service system,PSS)的概念,并按照提供服务的模式将其分为基于产品的服务、基于方案的服务、面向功能的服务和面向效用的服务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反映了无形的服务在有形的产品中逐渐渗透集成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二是增值性。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服务型制造的特性在于将单纯的产品价值链延伸至产品设计和研发、系统和解决方案、零售和分销、维修和支持、安装和运行服务、产品报废和回收等服务活动的整个生命周期,不再仅仅是提供产品,而是提供产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的“集合体”,这些生产经营服务活动本身也是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大大拓展了服务型制造的价值创造空间,构成了服务型制造价值增值的重要来源。
三是创新性。传统的生产型制造模式更多地关注产品层面的创新,服务型制造是一种面向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系统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涉及到技术和产品层面,还涉及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如芬兰2005年开始部署的创新制造(SISU2010)、创新服务(Serve)、创新运营模式(Concept of Operations)三项工作计划,欧盟提出的发展“高附加值的欧洲制造”、以及“知识为基础的工厂”等均体现了服务型制造以创新为核心的理念。重视创新、引导和帮助客户实现价值最大化是服务型制造的基本特征。
为何要发展服务型制造
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随着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的兴起,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传统的同质化竞争和价格竞争,逐渐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和非价格因素的竞争,由规模经济为焦点的竞争转向范围经济和协同经济的竞争。服务型制造通过开展集成性、个性化的服务业务,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差异化、高附加值、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我国多数制造企业长期以来凭借低要素成本比较优势和价格竞争获得市场主导地位,只有从单纯的加工组装型模式加快向集成了产品和服务丰富内涵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重塑新优势。
拓展制造业价值新空间,实现提质增效发展。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质量效益不高。2012年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2.1%,比2000年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甚至超过40%。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较低的原因有产业结构方面的因素,也与制造业价值链条较短,增值性和可扩展性不够有关。目前在制造业发达国家,基于产品的服务所带来的价值已经远高于产品本身所创造的价值。
根据2014年德勤公司研究报告《基于全球服务业和零件管理调研》的调查结果,在受访的80家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业公司中,其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值为26%,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平均值达到46%。
李燕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本刊研究总监
而我国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水平较低,服务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78%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不足10%,只有6%的企业服务收入占总营收比超过20%;就净利润而言,81%的企业服务净利润贡献率不足10%,其余企业的服务净利润贡献率基本在10%-20%间徘徊。以上数据差异表明加快我国制造服务化转型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是引导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有效途径。
培育新型产业形态,打造国民经济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调整更迭,增长动力与比较优势转换重塑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和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型制造涌现出了个性化定制、专业服务外包、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远程诊断、在线维护、电子商务等众多新型服务模式和产业形态,是创新活跃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引导和支持制造企业深化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积极推动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有利于推动制造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和打造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