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北京话的语言特点

2015-02-27 10:06穆瑞新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迁安语言特点理工大学

董 励 穆瑞新 吴 丹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河北迁安 064400)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北京话的语言特点

董 励 穆瑞新 吴 丹

(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 河北迁安 064400)

由于数百年来北京所处的特殊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北京话作为一支地区方言,有着其它方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从社会语言学研究角度来看,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一支方言。本文意在从北京话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探讨北京话的语言特点。

历史文化背景 语言特点 语音 词汇 语法

一、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都有方言,每一种方言都带有自己的地域特点。北京方言中有许多不同于普通话的表达,如“遛弯儿”是散步的意思,“得活”表示工作完了。如北京人请外地人吃炸酱面说“别渗着了,快撮吧,这面筋道儿,待会儿糟唧了就没嚼头了,把面码儿多往碗里拉点儿。”这些都带有北京文化特点,这种地道的北京话我们俗称为“京片子”。

由于数百年来北京所处的特殊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区方言,有着其他方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下面我们将分别看下北京方言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语言特点。

二、北京话的历史文化背景

北京话在方言中是很特殊的一个分支,尤其鲜活明快,是当今普通话的基础。那么北京话是怎样形成的呢?这要从北京的文化历史背景说起。

北京话早在辽金时期就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结构最简单的汉语方言。蒙古族建立元朝,燕京更名大都,北京话开始和蒙古语相互影响,吸收了诸如“胡同”一类的词汇。由于几百年来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密切交往,北京话在元朝已趋于成熟,成为现代北京话的源头。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使北京话和中原乃至长江以南的方言频繁接触,并在北京话音系中留下痕迹。如“不要”说“别”,“宁可ningke”说”lengke”,“n”和“l”混用。自此北京话开始定型。后满清入关,继续定都北京,使一些满语进入北京话,如“邋遢”,两种语言实现了词汇、语调和语音的融合,共同创造了优美的北京话。旗人编写韵书向全国推广北京方言,北京话作为全国通用语的地位自此奠定。

三、北京话的语言特点

1.语音特点

这里我们所说的语音方面指的是北京的土音。包括“偶现”“狭隘”“讹变”“混乱”四种现象。

1.1 偶现,偶然出现的齿间音(三、怎)、唇齿音(文、外、万)。

1.2 狭隘,外地方言所没有的,只出现在极个别的词里,如“忒热了”的“忒”

1.3 讹变,指由正常的语音演变而来,如:

1.3.1 韵母因轻声而弱化(芝麻,读zhime;豆腐,读doufe;出去,读chuqi;);

1.3.2 声母因轻声而弱化(琵琶、枇杷,读piba;糊涂,读hudu);

1.3.3 原音节中减去某个音素(娘们儿,读niamen'er;累得慌,读leideheng);

1.3.4 增音(闭上嘴,读binshangzui;把水倒了,读bai shui dao le);

1.3.5 替换(流浓,读liuneng;自个儿,读jiger;板凳,读banteng);

1.3.6 无规则变调(“喷香”,读pènxiang;雪白,读xuèbai;跟前儿,读genqiǎnr)。

1.4 混乱,如尖音(结束,读jiesu;只当,读zidang;琢磨,读zuomo)。

2.词汇特点

现代北京话里既有大量的从古到今融入的词语,又有大量社会各个层次的用语,工、商、市、农一应俱全。下面来看北京话的特有词汇:

2.1 北京特有的事物,如:豆汁儿、炒肝儿、老头乐等;

2.2 特有称呼,如:二爹(叔叔)、羊蝎子等;

2.3 熟语,如:压根儿、敢情、抓瞎、待见等;

2.4 隐讳,如:摊上事儿了、怵头、二五眼;

2.5 外来语,如:胡同儿(蒙古)、猫儿匿(回);

2.7 四字格成语,如:胡吃海塞、老实巴交、急赤白脸等;

2.8 后缀词尾,如:“巴”:紧巴;“咕”:嘀咕;“乎”:邪乎等;

2.9 形容词前缀,如溜光儿、焦黄儿、倍儿甜;

2.10 歇后语:如:体现风土人情的,“老太太喝豆汁儿——好稀(喜)”,“天福号的酱肘子——真烂”,“长虫吃扁担——直棍儿一条”(直棍儿是北京土话,指正直无私、敢于直言的人);体现传统风俗的,“奶茶铺的炕——窄长”(这是满清入关后为满足其饮食之需而在市面上开设的奶茶铺,店面狭小,只设一窄长的炕),“上坟的羊——豁出去了”(满族祭祀时牵着羊路过市内街头,人们便知羊活不成了)等。

3.语法特点

首先最常见的就是语序倒置,如:“吃了吗,您呐?”,北京人很客气,称呼对方为“您”。另外,“们”偶尔用于单数:“给我们一张!”(多出自女孩儿之口,是撒娇的语气);“爷们儿、娘们儿”有时也指一个人。此外,北京话中的量词“个”经常被省略。如“他是一学生”。还有一些特别的词尾,如:“得慌”,“闷得慌、累得慌”;“劲儿”,“讨厌劲儿、罗嗦劲儿”;“着哪”,“难看着哪、早着哪”等。

四、结语

北京话堪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北京几个世纪以来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其民族、风土人情赋予了北京话不可比拟的地位。北京话也因此体现着赋予它这些特点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其语言学研究价值不言而喻。研究北京话,发现其地方方言的特色,对于保护和弘扬北京话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北京话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们所说的,社会文化造就了北京话,社会文化同样更新着北京话,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话也会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1]韩书文.略论北京话的语言特色[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5(1).

[2]袁钟瑞.北京话的特点[J].北京语言文字网.

[3]周一民.普通话和北京语音[J].北京社会科学,2007(1).

董励(1986-),女,河北滦南人,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穆瑞新(1984-),女,河北迁安人,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英语教学。

吴丹(1988-),女,河北迁安人,华北理工大学迁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迁安语言特点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基于师生语言特点研究谈数学助学课堂
人大助力共创移民迁安奇迹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唐山迁安市档案馆编辑出版《荣耀水城——纪念迁安撤县设市20周年》
迁安市档案馆编辑出版《迁安震后四十年变化》
河北迁安:建设“四好”转型发展
浅析广播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及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