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浅析

2015-02-27 16:55胡海元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7期
关键词:课件新课改物理

胡海元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 浙江金华 321071)

突破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浅析

胡海元

(浙江省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 浙江金华 321071)

学好物理对一个高中生来讲,不管是培养其科学文化素质,锻炼逻辑推演能力,还是提升高考理综成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物理难学难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新课改的实施,对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理念,突破教学难点,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教学,向课堂要效益,这是物理教师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通过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若有不妥,请各位同行斧正。

一、将物理实验教学放在课堂教学的首位

物理实验是建立和检验物理理论的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物理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自然现象、现场演示、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清晰而明确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也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并形成受益终身的研究自然科学的良好习惯。

1.精心准备演示实验

新教材在引入物理概念或探究物理规律时,设计了很多趣味性强、形象直观的演示实验。比如,自由落体运动中的钱毛管实验,展示微小形变的弹力实验,静电屏蔽中的高压电击实验,电偏转中的阴极射线管实验,电磁感应中的跳圈实验,光学中的折射、全反射实验等。这些演示实验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合理设置悬念引导思考,最后成功演示,那么就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在笔者的教学经历中,越是与学生主观想象落差大的演示实验,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几乎是竖着耳朵,全神贯注的听完一整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老师怕麻烦,怕影响教学进度,或者以其他理由不做或少做演示实验,结果就是将物理课堂教学带入纸上谈兵的枯燥乏味之中,这样学生又怎能提起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呢?

2.尽量满足学生的分组实验

演示实验再成功,那也是老师的表演。如果以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以教师嘴巴说代替学生动手做,看似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准备实验器材的麻烦,实则是欲速不达,“遗患无穷”。以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为例,不少教师在讲这节课时,动用了大幅挂图,制作精良的课件,讲原理论方法。一堂课下来,不会读数的仍大有人在,费力不讨好。其实这些仪器的读数根本没那么玄,只要让学生分组实验,多摸摸,多看看,多用用,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同样的道理在《恒定电流》这一章的几个分组实验中,也存在上诉类似的情况。不管是电路设计,器材元件连线,安培表内外接,还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等,有了基本原理,让学生在组内多探讨,在实践中多探究,在头脑里多揣摩,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更角色,还位于学生

教师转变观念,还位于学生是新课改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的一个重要要求。高中物理课,往往由于教学内容多,课时紧,教师面对自己熟悉的一道道“精彩”习题,哪个也舍不得放弃,于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灌”给学生更多的东西,讲课时教师剥夺了学生审题的时间,自己替学生读题,让学生稍做思考便回答,如果答不出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老师本人越讲越明白,学生越听越糊涂。反应快的学生还可以跟着老师思路回答相应的问题,而反应差一点思路不能跟上,或干脆不听了。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便出现了:听课还能听懂一些,自己就是不会做题。课堂仿佛就是教师在演“独角戏”,学生只是麻木不仁的观众而已。这种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若要适应新课改,就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重新摆正自己的位置,完成从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教师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同时也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评价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乃至学习资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需要设计课堂,要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帮助。其中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和信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把轻松带进物理课堂,正是构建新的物理课堂教学的关键。

三、创设物理情境,构建物理模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模型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就需要抓住其主要的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的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模型”,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的简化。对模型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分析,掌握模型的基本规律后,就相当于掌握了一个模块,利用一个一个这样的模块,就可以构建复杂的物理问题。因此,无论问题情境多么新颖多变、或是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生熟悉的物理模型。比如,运动员的跳水问题是一个“竖直上抛”运动的物理模型;人体心脏收缩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可简化为一个液体管“做功”的模型,等等。由于物理模型是同类通性问题的本质体现和核心归整,长期以来,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一直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件说到本质上就是一个容纳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的教学平台。课件的基本作用是“辅助教学”。使用课件辅助教学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制表、作图、展示例题、数据处理等工作都可以在课件中完成。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例如,我们可以结合新课内容,利用课件中的视频、动画、图片等演示宇宙飞船升空过程、磁悬浮列车原理、分子的运动、原子的裂变等物理现象。3.用视频再现实验或用动画模拟实验。特别是涉及到一些微观高速、瞬间效应之类的物理现象时,我们可以借助课件的放大、放慢、逐帧播放、暂停、回放等技术手段来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合理的使用课件,可以大幅提升学习兴趣,有效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提高认知效率。但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实验,不能代替老师教学,更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作为整堂教学的“配角”,辅助教学就是它的终极任务。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只有尊重科学的认知规律,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各种教学手段综合使用,才能有效突破物理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课件新课改物理
只因是物理
新课改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的创新实践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创新教学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