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徐欣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徐欣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提炼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给予学生充分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素材数学模型教学策略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提炼数学知识。这样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实现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从定义上讲,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学实际上是老师的再创造过程,老师是沟通学生和教材的桥梁。新课程要求教师灵活驾驭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计算教学是用抽象的数来研究更为抽象的算理和方法,是教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的内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数学中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怎样使枯燥的计算教学更贴近孩子的实际、怎样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是我备课时经常要考虑的问题。在实践中我慢慢摸索到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研究学习,能够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兴趣盎然。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我根据孩子喜欢小动物的天性,创设“小动物采摘水果”的情境,然后请学生摆一摆,算一算每只小动物共摘多少个水果,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开放的情境为孩子们提供了选择与创造的空间,积极的参与使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方法和算理。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解睡眠时期”,不宜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应该让他们接受大自然的教育,接受感觉经验的教育,接受实际事物、实际行动的教育。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课本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正如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为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提供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可操作的生活材料等来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和内容,让学生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如二年级上册“确认位置”单元,其中有一课是“认识东西南北”。在上这一节课之前,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你会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半数以上的学生采用上网查询的方式,从网上下载了部分资料;有些学生则在家长的帮助下翻阅了大量的书籍,甚至还把一些书籍带到了教室。当到了课堂上,集体交流解决方法时,学生的情绪依然高涨,纷纷争着抢着要告诉别人他所知道的辨认方向的方法:有的说可以看树叶,枝叶茂盛的那一面是南,稀疏的则是北,说着还解释起了缘由;有的说可以看岩石,有苔藓的一面是北面,干燥的一面是南面;还有的说可利用北极星、北斗星来帮忙;利用树桩上的年轮来辨别方向……一时之间,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一般沸腾。后来有学生告诉我,今天这节课他学得特别开心,因为以后他再也不会害怕在野外迷路了!听,这就是生活在促使学生学习知识,这就是生活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这一切该是多么美好啊!
在这一环节后,学生在我的带领下,又来到操场上进行实际方向辨认。后来在第二课时教学认识平面图形上的方向时,学生分组从家里带来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及如东政区图等各类地图。这些工具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自主性,使其既掌握了平面图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初步了解了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及家乡的一些地形地貌。有了以上的铺垫,学生在“我是小小设计师”这一环节中,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关于平面图方向的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了形式各异的教室、客厅、游乐场及20年后的如东等平面图。
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透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是简单的、冷冰冰的,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丰富的源泉。学生在接受书本世界熏染的同时,又不断地受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碰撞和冲击。不少课本中没出现,课堂上没接触,生活中又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常常会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新的困惑和难题。这些问题不但与课内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无一不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关注并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惑和难题,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和超越,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应对,理应成为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感悟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课堂的每一分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