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静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草原纪录片简论
时 静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草原纪录片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艺术加工,较为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境内广袤草原地区的社会风貌、自然环境、民俗风情和草原人民的生活状态等。本文通过对草原纪录片的整理,旨在对其进行简单分类,并对它的发展做粗略概述。
关键词:草原纪录片;分类;发展
草原纪录片是再现的珍贵民族记忆,是现实的摄像机。学者钱淑芳说:“草原纪录片是以内蒙古电视台为主要创作主体,通过电视纪录手段,反映人民历史和现实生活,表现草原人特有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与精神风貌,展现草原人民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自然与人文以及民风民情、生活方式等要素,在电视表现风格上具有鲜明的草原文化景观、影像及声音等表现特征,形成一定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认同的电视艺术。[1]”笔者认为,草原纪录片作为现实世界的记载者,它的记录将存留下宝贵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民族历史社会的变迁,是民族痕迹的史证。
1.1 从媒介系统看,草原纪录片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电影纪录片是对社会与自然事物真实记录的非虚构的电影片,其中最熟悉的便是《哭泣的骆驼》;电视纪录片是运用电子设备跟手段,对草原文化进行完整纪录的电视专题报道节目,如《探秘科尔沁》《印象内蒙古》《八千里路走遍关》等。
1.2 从记录主体来看,草原纪录片可以分为人物纪录片和事件纪录片。人物纪录片是个人传记的影像化纪录,通过真实的影像表现,再现其时代价值与精神价值,这类代表作品有《阿勒坦汗》《成吉思汗》《宝音德力格尔》等;事件纪录片是一件事情的真实纪录,如《我们的兵团往事》《二连恐龙挖掘记》等。
1.3 从呈现的内容来看,粗略地可以分为:记录草原生态环境的生态环境纪录片,代表作品有《草原散记》《沙漠散记》《额济纳绿洲》《天堂草原》等;记录草原民众生活的草原生活风貌纪录片,代表作品有《丽莎的梦》《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金色圣山》《天籁之音》《小苏不达们的故事》等;记录草原传统民俗的草原民族风情纪录片,代表作品有《阿拉善额鲁特婚礼》《温都根查干》《寻找都仁扎那》《驼殇》《没用缝完的蒙古袍》《敖包对话苍天》等;纪录草原历史变迁的草原历史文化纪录片,代表作品有《四川蒙古人》《蒙古之源》《话说元上都》《千年的守护》等。
伊戈尔·别利亚耶夫说:“很难比纪录片找出活生生提示现实的东西。”纪录片实际上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产生的,西方国家最先产生了电影这种艺术传播媒介,但其刚一出现就显示了其记录的功能。中国最早的草原电影产生于1940年——《塞上风云》,这是一部反映蒙汉民族联合抗日的影片,客观上有一定的事实记录,但并不能等同于草原纪录片,毕竟影片呈现的内容经过了艺术化的构思,虽然主题反映的是事实,但影片呈现内容不是当时当地的现实情境,所以它不具备草原纪录片的要点。
我国草原纪录片真正具备雏形,开始发展大概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如今已经走过了30多个的春秋。草原纪录片在记录社会变迁的同时,也不自觉地记录了它本身的发展历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视角单一到内容宽泛……草原纪录片作为草原地域现实境地的记录者,其发展的历史就是历史的发展。
额尔德尼作为草原纪录片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以其卓越艺术成就在草原纪录片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1979年,他作品的三部力作《额济纳绿洲》《歌声遍驼乡》和《驼铃响起来》拉开了草原纪录片的序幕,之后又出品了《沙漠之歌》《草原散记》《沙漠散记》等一批真实记录自然与充满生命哲学的优秀作品。80年代,草原纪录片的纪录内容开始略显宽泛,纪录片开始记录草原人民真实的生产生活,从他们的工作、家庭、爱情等各个方面展现蒙古人民的现实状况。代表作品有《父亲》《骏马追风》《鄂温克风情》等。1997年,随着内蒙古卫视的开播,以及特尔木夫、班布拉、照那斯图、查格德尔、苏敏等更多的草原艺术家加入草原纪录片的创作团队,草原纪录片也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牧归》《下山》《宝饶的故事》《驼殇》《寻找白桦林》《没有缝完的蒙古袍》《温都根查干》《寻找都仁扎那》等一大批优秀纪录片借助大众传媒展现给草原人民以及更多的受众。进入新世纪以来,草原纪录片的选材更加广泛宽阔,草原纪录片把“眼睛”瞄向生态环境、人物、民俗风情、艺术、宗教、历史、地域等更多的视野,使这一承载草原民族文化与精神气质的影像不断走向成熟。2004年随着草原卫视栏目《蔚蓝的故乡》开播,标志着草原纪录片朝着专业化的道路迈进。从此,《蔚蓝的故乡》成为内蒙古对外展示草原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记录草原文化与文明的珍贵资料。
纪录片是以记录现实的、真实的生活为创作目的,通过银屏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实。对草原纪录片的整理,就是对草原文化的肯定,希望对今后草原纪律片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钱淑芳.草原纪录片:草原文化的电视化生存[J].中国电视(纪录),2011, (3).
作者简介:时静(1990-),女,山西晋城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