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梦婷
(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随着公民环境意识的提升,媒体中关于环境的新闻已经越来越多,环境新闻已成为大众传媒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环境新闻最早起源于美国,从文献上看,目前关于环境新闻比较完整的定义是由美国环境新闻记者、犹他州州立大学教授麦可佛罗梅(Michael Frome)于1998年提出的,[1]佛罗梅认为:“环境新闻是一种为公众而写的,以严谨准确的数据为基础的,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它要求记者理解传播的目的与性质,具有研究能力和简洁的语言,它不仅回答谁、何时、何事、何地、为何,还要求作者以一种广阔和综合的眼光纵观全局。”
2008年以来,在贵州瓮安、云南孟连、四川什邡、江苏启东等地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秩序与稳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此类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异化对社会和谐与安定产生严重影响。在此情况下,大众传播应当发挥其作为“瞭望哨”的社会监视功能,及时了解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并进行舆论引导。为此,笔者以南方周末2011年11月11日《谁制造了PX全民敏感词?化工陷恐慌症困局》[2]和2012年11月29日《“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3]两篇PX事件报道为例,分析研究我国环境新闻写作的特点及其变化。
从我国新闻写作发展的历史维度分析,新闻媒体历来把正面报道当作是新闻报道主流,将环境灾难性事件看作一种不利于社会稳定的新闻体裁,报道内容多体现冲突性。因此,官方媒体中出现的环境报道(以PX事件为例),写作切入点多表现为:从政府本位角度出发来发表观点,语言表达程序化、政治化模式太过严重。[4]
在2012年10月镇海PX事件中,有媒体做出这样的连续报道[5]: 《镇海炼化扩建一体化项目将严格履行审查程序》《公安机关依法处置一起打砸事件》《维护稳定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受益》。写作切入点从政府本位出发,这种官方的环境新闻写作与自说自话式的语言表达,容易引发公众的反感,不易发挥媒体应有的舆论引导功能。
南方周末在2011年11月和2012年11月发过两篇有关PX事件的报道: 《谁制造了PX全民敏感词?化工陷恐慌症困局》和《“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PX全民敏感词》以一封南京金陵石化向中石化总部和南京市政府发出的紧急求援信起笔,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了公众PX化工恐慌。次年11月,南方周末记者在《开窗》的写作中也选择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一位硕士生的困惑。为什么PX论说屡次被放大,政府本位的环境新闻写作已无法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南方周末的两篇报道中,来自“金陵石化的一封紧急救援信”和“一位硕士生的困惑”巧妙地成为了文章的切入点,从公众本位出发问责公众化学恐慌的原因,求解频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机制。
信源对于媒介议题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媒介通过引用不同信源的策略,塑造不同议题倾向,从而达成其媒介意图。对于信源的定义,学界目前尚未达成一致的意见,在此笔者采用李希光的说法,[6]“记者获得信息的来源被称为新闻源。新闻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人,一类是物。两类新闻源相比,人提供的消息更重要、也更具有时效性、戏剧性”。
对信源的选择与编排是记者及媒体立场的真实再现,它体现并建构了新闻事实,是新闻真实性的客观表现。作为新闻报道的根据,信源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新闻的客观程度,影响到媒介本身的权威与声望。
笔者对南方周末两篇PX报道中信源选择进行分析,当采访对象为“人”时,将其分为:官员、专家学者、商界人士、环保NGO、其他媒体及其他;当采访对象为物时,分为出版物、报纸、杂志、文件、论文等。
分析发现,南方周末《PX全民敏感词》共引用信源23个,其中官员3个,占总信源比例的13.04%,专家学者6个,占总信源比例的26.09%,商界人士和环保NGO各一个,分别占4.35%,其他媒体2个,占比8.69%,其他和物证各5个,分别占比21.74%,总计100%。
南方周末《开窗》共引用信源29个,其中官员8个,占比27.59%,专家学者10个,占比34.47%,商业人士、环保NGO和其他媒体各1个,分别占比3.45%,其他6个,占比20.69%,物证2个,占比6.9%,总计100%。
由总体数据信息发现,南方周末在PX事件的报道中,“专家学者类”信源最受重视,在两篇报道的信源占比中均占据最高比例,这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对各种问题及现象的解释具有较高的信服力。同时,“官方信源”也占据较高的比例,这主要得益于其权威性。需要指出的是,两篇文章中均有“物证类信源”的出现,而此类信源多来自不同的专家学者及官方数据。此外,两篇文章中“其他”类信源均占比较高,这反映出南方周末在PX事件报道中对公民新闻话语权的尊重。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话语权即新闻话语权,从新闻文本层面来看,新闻话语权主要指话语权利,即记者在组织新闻文本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来源对受众所达到的影响力。南方周末在PX报道写作中所体现的信源选择的多样性与平衡性,特别是对“其他”类信源的重视,形成了多个话语立场的话语竞争,从而对PX事件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解读。
据《社会科学新词典》解释,环境社会学(Sociology of Environment)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是社会学与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近年来,中国已开展环境社会学研究,重点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美国学者C·R·赖特曾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1959)中,围绕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问题提出了“四功能说”,其中“解释与规定”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因此,环境新闻报道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环保新闻事件本身。受众应该不仅仅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是要了解环境事件发生的原因、产生的后果以及应该怎么做,这是环境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诉求,环境新闻写作中除了事件现状报道,媒体运用什么方法帮助受众理解环境事件?依然以南方周末两篇PX报道为例。统计发现,两篇文章中记者主要运用了以下知识:PX“有毒论”来源、世卫组织编写的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ICSC)、国际化学品生产销售企业通用的材料安全数据表(MSDS)、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原因、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机制、邻避效应等。
记者通过专业知识成功地还原PX本来面貌,分析出公众化工恐慌产生的原因,并对环境群体性事件的诱发原因、事件特征、高发领域、舆论特点、解决机制做了全方位的解读,这样就让公众对PX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专业性、科学性的知识解读,准确地将事实的真相揭示给受众,才能在报道环境事件时引导受众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环境问题,从全局出发对各种现象做出准确的判断,使环境新闻报道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
华盛顿邮报著名的环境记者盖瑞·格瑞认为:环境新闻能让公众看到事实,让公众警醒环境问题。这句话揭示了环境新闻写作的目的性、科学性与服务性。环境新闻不仅仅是环境问题的客观反映,它还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本文正是在感知到环境新闻重要性的基础上,以南方周末对PX事件的报道为例,从写作切入点、信源的选择以及知识传播三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环境新闻写作的现状。作为一个重要的新闻类型,希望环境报道能够充分发挥其媒体的监督作用,促进我国环境问题的良好发展。
[1] Michael Frome . Green Ink: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journalism[M] . USA:University of Utah Press,1998:1.
[2] 谁制造了PX全民敏感词?化工陷恐慌症困局[N].南方周末,2011-11-11.
[3] “开窗”求解环境群体性事件[N].南方周末,2012-11-29.
[4] 樊攀,盖博铭.官方话语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民众的对抗性解读——以昆明安宁PX事件为例[J].东南传播,2013(09):48-51.
[5] 姚飞.传统媒体对集群行为的报道策略研究——以某报对镇海PX事件报道为例[J].调查研究,2008(03):109-111.
[6] 李希光.如何挖掘与用好新闻信源[J].新闻与写作,2012(1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