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耳朵看世界——特别策划《四川拥抱新丝路》采访手记

2015-02-27 12:28曾瑞虹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四川

曾瑞虹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经济频率)

带着耳朵看世界——特别策划《四川拥抱新丝路》采访手记

曾瑞虹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经济频率)

从成都到阿姆斯特丹,5个国家,9个城市,2万公里,20天,我们经历了职业生涯最困难的一次采访,也完成了四川广播新闻的一次壮举,也许做得并不完美,也许还留有很多遗憾,但我们走出去了,这就是一次胜利。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着亚洲、非洲和欧洲,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沟通东西方文化、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将探访“丝绸之路”作为“一带一路”的采访重点成为了经济频率年初的计划。

本以为这样的一个采访最终还是会起于“川”终于“蜀”,但五月初,接到领导采访通知的一瞬间,有点蒙,准确地来说是有点无所适从,采访所涉及的东西远远地超出我的想像。入行10年,第一次做现场连线是紧张,第一次做对话访谈是激动,第一次写直播稿件是自信,对于采访如此地没有底气还真是第一次。

根据策划方案,我们要前往“一带一路”沿线的6个国家,涉及到10来家企业以及多个国家的领事馆采访,所有采访对象都需要自己去联系,而预计的采访是否能顺利完成都是未知数。不过,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做自己熟悉的事情,更何况记者本身不就是不断尝试新事物的工作吗?收拾心情,和同行的小妹开始制定详细的前期准备计划。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半个月的紧张准备之后,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接下来收获的感动、热情和困难会成为我们职业生涯难忘的经历。

行走的这几个国家,给人的第一印象是friendly,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礼貌地微笑打招呼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最开始的诧异到后来的融入其中,你会发现,大环境真的很容易改变你自以为根深蒂固的很多习惯。而社会的信任也会随着人们之间的友好而开始建立。记得在意大利米兰的时候,有一天因为采访工作结束得比较晚,手机没电了,而我们也住得非常偏远,当我们坐地铁到公交站台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没有车了,而当地的公交车也早已经没有了,空旷的大街上只有偶尔经过的私家车。无计可施的我们只能站在公交站焦急地徘徊,而这时,一位意大利老人将车停在我们的面前,虽然他不会一点英语,虽然他听不懂我们的语言,但他知道我们需要帮助,我不知道在深夜的成都街头,有多少人会为了两个外国女孩而停车,至少,这位意大利老人让我感受到了对于这座城市的信任感。最终,他将我们安全地送到了酒店,至今回想都感动异常。我也希望,有一天,我也有勇气在成都的街头帮助到这样需要帮助的异乡人,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

语言关是我们需要克服的第一大难关,虽然行程中一些地区的英语水平还不错,但对于英语水平也仅够基本交流的我们来说,真还是头疼的一件事,更何况还需要倒上几趟车去采访。在学校学的那点皮毛也早已经还给老师了,在忐忑当中,却发现,其实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困难,关键在于胆和敢。只要你敢说,那就大胆地说,即使彼此不能完全了解对方的意思,但只需要一两个单词也能解决很多的问题。“熟能生巧”这句中国古话真的是放之四海皆真理。不过,这也跟我们此次采访的对象大多数是中国人有关(回来之后还是决定好好地学习语言吧)。

整个行程采访了很多的中国人,有留学生,有生意人,也有企业的外派人员。他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却都在书写中国人不同的创业人生。廉永平是长虹欧洲工厂的总经理,这个80后公司负责人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创业者,他是创造四川企业走出去历史的一拨人。在采访中,他如数家珍地给我们述说着工厂的点滴,每一角度都熟悉得好像自己的家里,隐隐透出的自豪感感染着我们。张宪是波兰华沙中国GD商城的一名商人,80后的他有着很多的想法,虽然现在已经有着很好的生活质量,却仍然不断地想要创新,想要改变。和我们的谈话中,你时刻能感觉到他对于目前整个经济趋势的判断,而在交谈中,也能感觉到他对于一些90后的中国留学生的玩物丧志的叹息。而在意大利佩鲁甲的Grace则是一个开朗活泼的成都女孩,从事物流行业工作的她说着流利的意大利语,直率坦承地跟我们聊着“蓉欧快铁”的利与弊,也在为很多中国好的商品因为一些标准的差异无法卖到国外而惋惜不已。而艾米尔的老总lida身着一双绣着蜀绣的红色高跟鞋,将成都女性的温婉美丽带到了世博园,惊艳了一大片老外,她背后的辛酸创业史也让人动容。他们都在用中国人的勤奋、用心、努力获得世界的认可。

这次的采访让我非常幸运地能去到很多非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欧洲小镇,这里每个镇都有着浓郁的本地文化,当地的居民像保护生命一样地保护着古老的事物,无论是建筑还是文化,都能得到极好地传承。法国的蒙彼利埃和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尤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两个地方都不大,却同样保留着百年历史的石板街道,街道两旁即使上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也并没有被封存起来当成景点,而是依然延续着建筑本身的职能,或成为古书店,或成为办公场所。记得很久以前身边的一位长辈就说过,没有人住的房屋比有人住的房屋要难打扫一百倍,也许他们的古迹保护也很好地延用了这一点吧。除了对于历史的尊重,这些旅游古城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都在充分地彰显自己的个性。这里没有国内古镇同质化的购物街,也没有千篇一律的旅游项目,每个地方都有着显明的个性,销售的物品也都有着自己地区的烙印,让你即使只是逛逛街,也会发现很多的乐趣。而这恰恰是四川旅游古镇所缺乏的,即使是现在刚刚兴起正在流行的少数民族的寨子也难逃“平头正脸”的命运,难道我们的文化就真的那么缺乏特色吗?难道旅游真的只能靠打造才能存活吗?

说到这里,有时候想想,自己又何况不是陷入了模式的怪圈,作为一个记者,有责任去挖掘新事物、新事件报道,而长期的采访工作却让我不由自主地给不同的新闻划了不同圈,上了不同的模板,采写报道的时候想当然地往圈里套,往模板里靠,拿出来的文章不是不合要求,只是少了生命力而已。这次走出去之前我有好多顾虑,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但当你勇敢地迈出去了,你才会发现无限的可能性。这次的采访,也让我明白了,当你开拓你的眼界的同时,你才能想到更多,而当你有了更多思考的同时,你才能做出有生命的新闻。而这样的新闻才能引起大众的共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广播记者们,让我们带着耳朵上路吧!

猜你喜欢
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四川移动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四川绵阳卷
四川:用好一张“网”下好改革这盘棋
四川漫画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