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 顾芳芳
以《弟子规》为载体,培养有教养的小学生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南麻小学 顾芳芳
学校下发的家长问卷中有这样一道题:成绩和做人,您更看重哪一项?出乎意料的是,95%的家长都选择做人。可以说,如今家长的成才观、人才观有了普遍意义的转变。做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为了当代年轻家长的共识。
《弟子规》有效载体孝心礼仪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如何培养一批批会做人、有教养的孩子成为了我们学校研究的课题。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身上暴露出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静不下心来、学习浮躁,不愿意付出劳动、贪图享乐等缺点已成为了他们的通病。怎样治疗这些通病?我们努力寻找载体,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培养有教养的孩子的好载体好教材其实就是儒家的根——《弟子规》。《弟子规》自古就是中国人启蒙教育的经典,短短的1080个字,教会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系列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更是一个注重孝道的文明古国。《孝经》里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德之本也。”因此,培养孩子对父母、对长辈的孝心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弟子规》同样也把“孝”放在了首位,把孝作为做人的根本。“首孝悌,次谨信”,第一部分便是“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小学生记忆力强,通过几次朗读就可以背诵了。知是行之始。熟知是基础,为了让学生躬身实践,我们开展了“我从哪里来”、“我爱爸爸妈妈”、“感恩父母”等主题班会。班会上,学生客串父母的角色,体会父母的辛劳,理解父母的愿望。我们还通过邀请本地的孝子孝女来学校演讲孝亲故事、评比校内“十佳孝星”等举措,增强学生的孝道意识。我们认为,百善孝为先。小羊跪乳、乌鸦反哺等动物不经意间表现出的孝心恰恰是宇宙中、人世间永恒的真理。做人首先应从孝敬父母做起,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怎么会爱别人、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呢?由爱父母推广到爱其他人,是仁慈博爱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然而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变得没规没距,没大没小。可能是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吧。“不学礼无以立”,我们乘省教育厅倡导学习“八礼四仪”的东风,挖掘《弟子规》中古人对礼仪的讲究与要求,要求广大学子慢慢习之。如“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等都是礼仪之邦的公民的必备素质。为了使“礼”深入人心,我校还特意安排了一层“习礼楼”。习礼楼图文并茂,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个谦谦君子活泼可爱、彬彬有礼的形象。幼学如漆,我们要为每个孩子漆上礼仪的底色,为他们的真正成长负责。当一个孩子从小就懂得了如何谦让、如何尊长、如何与人相处,他一定能够以礼待人。一个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众人的喜欢,比一个傲慢无礼的人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叶圣陶老先生有句名言:“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培养好了,学校可谓功德无量。曾经有个记者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你在学校学到了什么?学者静静地回答: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人家给予帮助时要说谢谢,小便之后要洗手。学者的回答令人大跌眼镜,但仔细想想,也正好印证了叶老的那句话。因此,我们认为,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有教养孩子的重要标志。我们从《弟子规》入手,整理出了读书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生活习惯(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饮食习惯(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走路习惯(宽转弯勿触棱)、借物习惯(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换位思考习惯(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等等。我们还围绕“好习惯成就好人生”这一主题,开展了二十个细节教育,通过自评、他评、师评、家长评等形式,让学生“每日省吾身,每周省吾身”,月底评出“最雅少年”若干,有力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今的校园,不需要“脚步轻轻,勿扰他人”、“便后请洗手”等提示语,好习惯正在学生身上闪亮。
家长把做人看得更重要,那么,怎样做人?《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比如,“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即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私利,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又如,“勿谄富勿骄贫”,即不要谄媚巴结有钱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还有,“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早读、晨会上,听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听着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如何做人”这一大家关注的话题,我们正从点滴教起,从娃娃抓起。
由上所见,《弟子规》是一本启蒙养正、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上乘教材。以《弟子规》为载体,“培养有教养的小学生”的课题研究实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