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徐瑊晟
“崇德敬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生成与体现
江苏省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 徐瑊晟
一个学校要想发展离不开品牌文化的建设,而校风、校训便是人们最先关注到也是最直接就能对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的一块导览牌,它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它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如何深度挖掘校训校风的深厚文化内涵,让每个在学校中学习、工作的学生和老师都能充分领会其要义,并且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从而获得成长与进步?这正是我们要不断实践与探索的。
语文教学崇德敬文实践探索
2011年我校开始进行主题为“‘语文教学中校训校风动态生成的实践探索’——语文学习活动中‘崇德敬文’价值观的培养”的课题研究。三年来,从事课题研讨活动的老师们更多的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一种态度的转变。以下就几个方面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收获。
当前,我国中小学都十分重视校训校风建设,每到一所学校我们都能看到体现学校个性的校训、校风,赫然书写于学校显著位置。许多学校努力通过校训校风建设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素质。但是,也有一些学校忙于应试教育,或者把校训当成一种旗帜与口号,没有附诸实施的方案和步骤;或者将校训布置于墙面显著位置,校训文化成为墙面文化,供人参观之用;或者不重视校训的作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校训。
而地处古城苏州市中心地段的我校正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名校,学校的创办及在以后的建设中无处不体现了创办者朱敬文先生“兴教育才”的思想,我校因此拥有浓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依托着这份底蕴,我们充分挖掘学校浓厚的人文资源,营造现代化的学校文化氛围,尝试与语文教学强强联手,在语文教学中将学校校训校风建设与打造儿童汉语言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新语文教学观相结合。利用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利用学生资源加强语文教学中校训校风动态生成的探索研究——这不仅可以影响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扎实打造儿童汉语言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开发语文学习活动的育人价值,更可以引领学校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深度挖掘凝聚学校的精神文化,牢固树立学校的品牌。
2011年最新修订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我校的“‘语文教学中校训校风动态生成的实践探索’——语文学习活动中‘崇德敬文’价值观的培养”这一课题中的“崇德敬文”有以下几层意思正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首先,“崇德”可以理解为崇尚自然,崇尚规律,崇尚道德;意在提醒每一名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道德修养,做“有德的人”。其次,“敬文”既包含着敬重人类精神劳动之一切成果,又寓意着本校创办者朱敬文先生之名,以告诫师生莫忘前人厚泽。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要训勉所有敬文人,奋发向上,孜孜以求,成为道德高尚、知识全面的德才兼备之人。
在一节《日月潭的传说》阅读教学课上,老师顺理讲到了两位英雄跋山涉水的艰辛,为下文体会两位英雄的勇敢做铺垫;而体会人物的英雄行为也是教学目标之一,体会其中的艰辛自然为这目标的达成作了过渡。但是却有学生提出如此困难为什么还要去涉险,躲到安全的地方不就可以了嘛。这其实并不是多大的难题,也不是多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只是在课堂上如何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让学生有一种“身先士卒”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这是人所拥有的最美好的品质,对这样的英雄行为我们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是对这样的英雄我们却一定要去佩服、去敬仰。
又如《生命的壮歌》一课,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老羚羊为了种族而毅然牺牲、对老羚羊十分敬佩的层面上,对那种为了延续种族,为了延续生命的大无畏精神缺乏一种很深入的体会与敬畏,只是游离于文本之外。在研讨活动中,有老师作了设想与尝试,让学生站在猎人的角度,身临其境地去看这场生命的接力,让学生用他们的语言来转述这个故事。课堂上,老师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走进文本,来到悬崖边;学生作为一个“见证者”,生动地、深入内心地结合文本的表达,不仅达成了课前的预设目标,更是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育科研是不断进行中的、没有终点的,然而脱离教学的研究却是盲目的,只有以教育教学为诉求为依托才能做出合乎时宜的研究;而我们也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才能真正有所提高,与时俱进。
“‘语文教学中校训校风动态生成的实践探索’——语文学习活动中‘崇德敬文’价值观的培养”这一课题的研讨活动,对于本课题组的老师来说获益匪浅——不仅提升了语文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让课堂的45分钟更为高效,也摸索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教学风格,即关注儿童汉语言根基、精神根基和文化根基的新语文教学。这势必为今后的再学习再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