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心理状态简析

2015-02-27 10:06王智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工作

王智欲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0)

大学辅导员心理状态简析

王智欲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武汉 430060)

大学生辅导员,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在高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里面,大学辅导员主要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工作,处理高校大量的事情,需要较强的心理素质。但是近年来,大学辅导员的心理状态健康指数出现严重下滑现象,一些高校的辅导员跳槽率上升,甚至有个别辅导员出现自杀现象。本文针对高校辅导员心理状态进行探讨,分析辅导员心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途径和建议。

大学辅导员 心理状态 心理素质

1.大学辅导员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大学辅导员,在高校中担任重要角色,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本职工作是否顺利完成。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甚至会给学生传递比较大的负能量,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心理,会影响自身的长期发展。

2.大学辅导员存在的心理问题

2.1 严重的焦虑的心理

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出现严重的焦虑心理,影响着工作效率。一些年轻的辅导员,顾虑现在经济情况和未来的经济支撑压力,难免出现很严重的焦虑。在这种情绪影响下,很多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休息不好,容易疲劳,情绪容易变化。在一所高校,如果辅导员队伍里面出现过多的焦虑情绪,会影响到该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

2.2 有较强的自卑感

高校辅导员,虽然是在大学里面工作,表面上看来是比较体面的工作,但是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始终有着较强心理自卑感。因为高校人才比较多,不管教师学术队伍,还是学生队伍,到处都是优秀的人才。辅导员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圈子,由于个人的资质较浅,难免出现自卑心理。在面对一大堆学术强的教授老师们,辅导员认为自己的工作低人一等。在面对学历高的博士学生,辅导员会感觉自己学历连学生不如,也会感觉到在学生面前没有信心。在面对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辅导员会觉得自己的职位是高校里面最低的,最一线的员工。

2.3 容易抱怨、发牢骚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中有过多抱怨和发牢骚。高校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会抱怨工作压力大、事情多、工资低、住房条件差。甚至,个别辅导员抱怨学生难教有个性,难沟通。年轻的辅导员,还会抱怨领导管理不够人性。一些高校辅导员,经常在班会课堂上学生发牢骚,也有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微信、微博、QQ上进行发泄,这样的方式会误导学生,给学生传递负面情绪和能力,长期下去会把负能量在校园传开。

2.4 辅导员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心理

很大部分辅导员,当初选择进高校,并不是喜欢辅导员工作,而是喜欢高校这个环境,想通过辅导员进行过渡到教师的岗位。可是由于高校的教师编制比较紧缺,真正能够从辅导岗位转成专业教师的屈指可数。个别高校出现辅导员“做了十年辅导员,还是辅导员”,感觉工作那么长时间,职位没有改变,职称没有多大变化。一些高校辅导员,当初进入学校的时候,由于学历问题不能转教师,想通过进修学历后转成教师,但是等到这批辅导员进修拿到高学历后,专业教师的编制已经饱满。因此,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迷茫和困惑心理。

2.5 高校辅导员容易出现职业疲倦

“职业倦怠症”是指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这种职业病会降低工作的效率。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主要是对各个班级进行管理,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的文件性工作。一些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还有做学生的职业导师,甚至要担任学生宿舍管理员。对于一些辅导员,工作时间长了,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没有意义,每天上班就像机器人一样,久而久之出现职业疲倦,工作没有热情。有个别辅导员甚至与学校沟通的时候,出现不耐烦的情绪。领导交代的任务,效率低下,一拖再拖。

2.6 高校辅导员出现消极的态度

一些高校辅导员,对工作态度和人生态度比较消极。作为辅导员,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尤其是学生的问题,要乐观坚强面对。但是现实中很多高校辅导员,对于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总是闷闷不乐,消极对待。也有个别大学辅导员,由于私人生活的一些挫折,出现自我堕落的情况,这样的消极的态度,不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个别辅导员自身性格的问题,情绪总是出现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不愿意和人交往,自我评价比较低,长期这样容易出现抑郁症。

3 导致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的原因

3.1 辅导员个人原因

很多时候,辅导员的心理问题都是个人原因导致。一些高校辅导员,性格内向敏感,不善于人交际。工作中,总是喜欢独自做事,没有团队精神,遇到困惑和困难只能自己面对,久而久之,负面情绪积累越多,容易导致心理问题。

另外也有个别辅导员心态不好,凡事都是往不好的方面去想,容易出现消极态度。遇到一些收入待遇差距的问题,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的现象。对于私人的事情,不能很成熟理智处理好,私人情绪影响工作态度。

也有辅导员因为工作缺乏经验,对学生管理缺乏经验,年纪轻、工作阅历少、理论功底薄,科研能力差、心理准备不足是很多年轻辅导员存在的弱点。在实际工作中,繁琐的工作与自身的不足,导致自身在学生心中没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威信,影响工作的成效。

3.3 高压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通常身兼多职,工作职责范围很广。通常一个辅导员,要负责几百个学生管理工作,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几年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辅导员负责。涉及到大学生学习、生活、党团建设、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工作,还要负责学校的一些奖罚执行、突发事件处理,一些高校的辅导员甚至有“招生任务”和“就业任务”,甚至要担任宿舍管理员,管理学生起居问题。一些高校辅导员,还要协助教授和教师准备各种材料,主要是一些繁杂的事情,包括复印教学资料、试卷等,甚至一些高校辅导员要帮教授充饭卡和充话费的事情。可以说,辅导员工作是24小时在线,一直处于紧张的应急状态。总得来说,千头万绪、琐事较多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没有较高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情能力,会造成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

3.3 辅导员自尊和地位问题

一直以来,辅导员在大学里面没有得到普遍的尊重。很多辅导员,没有得到学校领导领导的认可,在很多学校领导心中,辅导员只是处理繁杂事情的一线员工,认为辅导是没有技术含量和科研能力的职位。在教授和教师们心中,辅导员只是一个处理文件打杂的员工,是一个没有任何学术的职工。在学生心中,辅导员只是负责他们班级管理的人,没有当辅导员是老师,一些学生心里面根本看不起高校辅导员。另外,从社会公众眼中,高校主要教师和学生,没有听过辅导员这个角色,很多人不能理解辅导员的意义和存在价值。总得来说,辅导员的意义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3.4 待遇和福利问题

这个是影响辅导员心理问题的因素。高校辅导员,仅仅靠基本工资和考核工资组成。另外,高校不是营利性企业,所以没有所谓的利润分红之类的。在高校里面,辅导员没有科研工作,也没有什么课题经费补贴。其他福利方面,过节费和年终奖,辅导员也会比普通教授和教师都会低。所以待遇和福利,在高校里面,辅导员是比较低的,这种状态会引起很多辅导员心理的不平衡。

高校编制,也是影响辅导员心理状态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由于编制有限,对于很多辅导员用工都是采用合同制的形式,合同制的用工工资和待遇就更加低,采用合同管理,很不稳定。辅导员在高校工作多年,没有拿下编制,心理状态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3.5 科研和课题原因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学历比较高,甚至出现很多博士辅导员。这批高学历辅导员,一方面做好本职工作的时候,也想参与相关的科研和学术课题讨论,这样没有将多年的知识浪费。但是一些高校,科研项目和学术课题有限,很多教授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忙碌,不适合搞科研,所以都将他们排除在课题之外。这样对学术和科研感兴趣的辅导员,就感觉岗位很无味,久而久之,影响到高学历的辅导员的心理。

3.6 高校制度、文化的影响

高校的制度也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心理状态,比如高校的《辅导员日常工作管理制度》,个别高校对辅导员的规定比较多,条条框框的制度会个别年轻辅导员感到压抑。同时,高校的竞争机制和职称评审机制的不完善,让许多辅导员心理不舒服。辅导员办公条件不好,辅导员要处理大量的事情,条件跟不上会影响着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进度,有些辅导员迫于条件不足要加班完成任务。高校制度和文化也会影响到辅导员的心理状态,一些高校制度过于严谨或者松散,对辅导员的管理太苛刻,长期下去辅导员会畏惧高校的苛刻制度。同时高校的文化也会影响到辅导员情绪,一些高校工作环境弥漫着浓厚的金钱色彩,让一些年轻的辅导员感觉很疲惫。

3.7 高校学生的素质

现在高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一些高校的学生纪律比较松散,而且性格比较执拗,难于沟通。辅导员在处理相关的事情,会遇到一些学生不配合的现象。学生心理素质低,也会增加辅导员心理承受压力。个别学生感情生活的受挫心理较弱,这样会增加辅导员的焦虑和担忧。

4 高校如何改善辅导员心理健康状态

4.1 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关注,但是却忽视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很多学校,认为辅导员已经是成年人,不会存在所谓心理问题。恰是因为学校的忽视,才会让越来越多的辅导员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因此高校要坚强对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制度上,可以完善辅导员心理咨询的问题,安排时间给辅导员做心理咨询和辅导,及时发现辅导员的心理问题,争取在早期的时候解决。另外,作为高校领导,要多点关心辅导员,经常问候辅导员,了解辅导员的心情,乐于倾听辅导员的心声,收集辅导员的建议和意见。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辅导员,领导更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多点包容他们身上的不足。

4.2 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

辅导员工作比较繁杂,事情比较多,没有比较好的工作环境,会影响到做事的效率。因此,学校应该改善辅导员的工作环境,比如尽量给辅导员配备手提电脑,办公室要配有打印机、传真机。在人员方面,尽量给每位辅导员配备一位助理,协助辅导员处理一些比较简单的工作,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工作轻松了,心理状况自然变好。对于在学校住宿的辅导员,提供优越的住宿环境,让辅导员住的舒服,生活质量提高了,身心健康指数自然也上升了。

4.3 提高辅导员的待遇与福利水平

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提高辅导员的待遇和福利水平。除了在基本工资上提高待遇外,还要增加辅导员工作的奖金。比如月度奖金、季度奖金、年度奖金,通过物质上的鼓励,让辅导员的工作幸福指数上升,心理健康指数也会上升。设置有挑战的工资结构,让辅导员有激情去争取,这样可以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4.4 提供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

个别辅导员感觉在岗位上没有得到进步及学到重要的东西。因此高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邀请一些优秀专家和优秀辅导员召开讲座,分享做学生工作的一些经验和方法,让年轻的辅导员学习到更多的学习管理经验。给辅导员提供更多进修机会,比如学历进修报销学费,技能进修报销费用,鼓励辅导员不断进修、不断学习,增加工作的满足感觉。

4.5 完善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和职称制度

要改善辅导员的心理状况,还要完善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和职称制度。学校应该给辅导员提供各种晋升的道路,行政方向、教学方向等,让辅导员努力工作,大胆去竞争。避免一辈子当辅导员的情况,让辅导员感觉到高校舞台也很大。同时要完善职称制度,职称是一个辅导员进步的标签。高校要为辅导员提供评职称的机会,比如辅导员参评助教、讲师等,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让辅导员工作有了目标和方向。

4.6 组织辅导员外出旅游和活动

为了丰富员工的活动生活,放松辅导员的心情,高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外出旅游和活动。旅游,可以让辅导员得到放松和休息,组织辅导员参加各种户外拓展的活动,锻炼辅导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辅导员的坚强的心智。

结束语

大学生辅导员心理状态变化较快,作为高校除了要重视,更要发现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同时要通过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去改善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让辅导员有健康的心理,最后能够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1]刘冠森,王燕.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2(06)

[2]张加亮.对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2(08)

[3]罗伏生,沈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及自我修复策略[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4]饶红,倪洁.从职业倦怠谈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工作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不工作,爽飞了?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选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