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本溪 117004)
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
刘志刚
(辽宁科技学院 辽宁本溪 117004)
通过创新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积极探索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新途径、新举措,有效提升大学生党员教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学校和社会各种平台资源,尝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常态化,从而实现稳固理想信念、完善思想意识、提升实践行动、促进正能量传播的操作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党员 创新研究
大学生党员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个人道德、价值追求,是广大青年学生的优秀代表和先进典范,是承载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的中坚力量。
当前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多变,人们的思想多元、价值取向多元,导致人们的思想、心理、观念、行为发生很大变化。通过调查发现,客观现实中的理想信念迷茫、功利意识严重、缺乏良好道德品行、个性张扬等问题,同样在学生党员中也或多或少地出现。因此,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发学生党员先进性和模范性,发挥学生党员榜样引领作用,已是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尝试和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建工作之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融入校园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稳固培养大学生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完善的思想心理,促进体现大学生党员积极的思想行动、自主的担当奉献精神,对于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教育意义。
大学生党员要想实现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一方面要利用课堂学习,坚持系统性掌握思政理论知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形成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思想素质、政治素养,尤其在个人价值准则方面,着重追求体现大学生党员政治立场观点,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另一方面,注重课下具体行动展现,通过有效途径加以有益尝试实践。
当前大学生个性张扬,价值观取向多元,学生党员中也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高校要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等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全面加强公民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党员自觉开展自我教育,自觉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素养,坚持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积极创新实践,通过各种平台和情景,不断增强党性原则,不断提升思想认识,不断丰富知识才干,不断努力完善自我,发挥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大学生党员首先要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追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积极体现进步的思想和行动,以感召周围同学、促进校园诚信友爱,以感染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平等法制,以提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想信念实现,体现共同意识追求。其三,学生党员要明晰自己身份,不断发挥其带动力和影响力,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实现大学生党员的自我完善。
高校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均可凝练和具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活动;无论是思想、还是行动;无论是显性环境、还是隐性氛围,都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切实转化在学生党员思想精神和具体行动之上。在学习方面,学生党员注重诚信与探索,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引领普通同学学习进步成长;在工作方面,学生党员体现敬业精神,体现党员服务宗旨,勇于创新开拓,甘于学生工作担当奉献;在活动方面,学生党员率先垂范,主动关注社会民生,积极投身校内外党员实践活动和党建工作之中;在生活方面,注重节俭,平等友爱,自强自律,维护学生自身党员形象,展现出学生党员应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高校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过程中,坚持贴近学生党员思想实际,贴近校园生活实际,坚持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显性环境建设,坚持追求精神充实和丰富浓厚情感等隐性氛围打造,在学生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完善学生党员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等方面必然收到良好效果。
目前,对大学生党员自身修养、政治素养以及理想信念和社会认同等方面存在不同认识,虽然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品德、行为等方面普遍高于普通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确实存在较大反差,甚至表现消极落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党员自身的理想信念不稳固,思想意识不坚定,抵制不住腐朽思想侵蚀,尤其缺乏理论学习和自律规范,这样就造成人生理想目标迷失和价值观扭曲的问题。要想真正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在学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培育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其次,要注重在学生党员精神世界中帮助他们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观,培养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三,定期组织党员理论学习和开展组织活动,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增强党性原则、树立理想信念、践行党员职责、展现党员价值的教育,完善学生党员思想和行为,激发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其四、不断带领和指导党员社会实践,有效组织开展基层党组织实践活动,丰富党员活动形式方式,激发学生党员参与热情,拓建育人平台和空间,让大学生党员得到全面展现和完善。
高校要努力形成全员齐抓共管工作局面,创新和实施党员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考核、操评等机制,把大学生党员教育好,把学生党组织建设好。采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追求学生党员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此,一要以课堂理论教育为先导,发挥思政课作用,提高学生党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要以专题学习为路径,追求思想提升和理论提高,增强党员自觉性和先进性;三要以生活情景为观测点和切入点,发挥学生党员日常影响作用;四要开展丰富社会实践,将核心价值观与具体社会实践结合,从中检验党员思想和行动是否协调一致;五要增加学生党员的精神心理关注,加紧党员精神意志的有效引导,激发党员进取奉献品行体现;六要增加对学生党员思想意识查验,促进学生党员理性爱国的思行体现。因此,高校要围绕教育原则和培养目标,坚持开展主题活动,如:爱自己、爱家人、爱师、爱校、爱党、爱国等主题系列教育,坚持增加校园及社会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工矿、走向社会,到生产企业体验、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考察、到社区孤寡老人家慰问、到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馆址参观,了解革命历史,领略传统优秀文化,激发自主思考,促进大学生党员追求价值体现,提升大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方式途径创新拓展,将精神层面的目标变得具体化、可操作、易实现。对此,着重促进以下结合:即实现高校理论引领和行为引领的有机结合;党课常态化与生活化的有机结合;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媒体引导与文化熏陶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和多角度的有机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加强大学生党员检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每学期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并推进学生党员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和考核工作,引导广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鼓励学生党员在寝室、班级、学校和社会中表露进步的思想行动,坚持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五·四”、“九·一八”、“一二·九”、“清明节”等缅怀先辈先烈、弘扬精神的纪念活动;开展“七·一”、“十·一”等爱党、爱国庆祝活动;开展“重阳节”、“儿童节”等体现敬老爱幼和传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体验实践;开展“学雷锋活动日”、“世界读书日”追求自觉进步成长促进活动;开展“爱眼日”、“爱牙日”、“艾滋病防治日”等身心健康关注活动。坚持立足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和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坚持走向社会,发挥实践养成作用,促进学生党员社会担当、奉献意识和社会风气好转。并随着网络技术发展,关注“党员QQ群”、微信、彩信等信息管理和掌握,防范不良信息渗透和毒害的同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来弘扬校园正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增强民族骨气,把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追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渠道、多途径,采取多方法、多手段,检验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担当奉献的实践行动。
总之,高校只要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发掘各种现象问题,理清问题原因和应对对策,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加以正确教育培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将党的知识理论和校内外丰富实践有机结合,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员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就会较快的实现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思想意识、实际行动等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很好的推动大学生党员操守,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夯实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2.12.24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hongwen.hytc.edu.cn/View8...mspx[EB/OL]2010.11.02.
[3]田永静,陈淑文,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途径探究,思想教育研究,2010,(5).
[4]于磊,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研究,科教导刊,2013,(14).
[5]费拥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视阈,学术探索,2012(12).
刘志刚,男,副教授,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学生党建工作研究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