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谊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数码影像时代与受众读解的嬗变
蒋 谊
(中国传媒大学 南广学院,江苏 南京 211172)
数码影像时代的到来,使受众的读解内容、读解主体、读解行为心理机制等发生了重大的嬗变。文章将从数码影像的特征分析入手,探析受众在影像数字化时代的读解转变,而从为影像工作者提供可资借鉴之处。
数码影像;特征;受众读解;嬗变
自计算机诞生的那一刻起,随着其日益广泛的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也深刻地影响到了影像领域。现在,通过计算机以及各种数字终端采用数字技术来记录、编辑制作和发布照片和影像,不仅是影像相关行业人员的基本操作,也成了很多普通民众的行为习惯。
所谓数码影像,简单来说是指通过数字设备如:DV(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进行拍摄记录,以数字的方式进行存储,并通过计算机或数字终端加工处理。因此,数字化是其突出特征之一。数码影像发展得如此神速得益于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络普及应用的大环境,同时与影像自身的便捷灵活、方便自主、多样创新的特征分不开。
(1)便捷灵活性。数码影像通过各种数字影像记录设备进行影像的获取,再将数字化的影像文件导入计算机中进行影像的后期编辑、制作、输出,最后借助于互联网络和其他传播渠道进行发布。较之传统影像的获取和制作过程,便捷性得以极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普及的各种智能手机终端,既可以即时通讯,还将影像的获取、编辑和发布功能进行整合,随时随地,不受时空的约束限制,其便捷灵活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2)方便自主性。数码相机通过存储卡记录数字化图像,无须购买影像记录的材质——胶卷;图像可以通过打印机输出或者直接输出到电子相册。因此传统图像的胶卷冲洗印制的时间也省去了。DV既可兼具相机功能,同时其拍摄的动态影像可以即拍即放,随时预览效果即时进行调整重拍。数码影像以数字方式存储,通过像Photoshop、Premiere等专业影像处理软件,影调的明暗反差、色彩的纯度明度甚至背景环境、对象特征都能二次编辑制作。另外,数码影像可以通过数字化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光盘、U盘等保存,影像保存的期限和质量极大提升,数码影像创作的方便性和自主性显现。
(3)多样创造性。这种多样创造性既体现在影像的记录方式、记录内容上,也体现在后期编辑制作的形式和发布渠道上。因为影像记录工具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更加多元的创作群体,更加个性化的内容呈现,因为Finalcut、Premiere等非线性后期处理软件的便捷和普及,降低了影像的制作门槛,丰富了影像的制作手段。数码影像的创造性特长在传统影像的制作上也被频繁使用。无论是院线的3D大片《阿凡达》《侏罗纪世界》带来的创造性,还是电视屏幕上的《爸爸去哪儿》《偶像来了》中极具特色的后期制作、栏目包装,以及各种眼花缭乱的广告设计,都在展示着数码影像的魅力,这种魅力正是来自数码影像对原有影像的解构与重构。
(4)双向互动性。在web2.0时代,数码影像具有更强的交互性,普通民众也能够方便快捷的进行影像的获取、制作和发布。以手机这种数字移动终端为例,它兼备了通话、短信以及影像拍摄的综合功能,配合各种影像制作App应用(如美拍、美图秀秀),利用无线Wifi或4G网路,使用社交软件(微信、QQ)进行发布,并且能及时获得信息反馈。在这个影像的传播过程中,民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一改以往只能单纯作为信息接收方的局面。
身处在数码影像时代的受众,不论是读解的内容,还是读解主体,进而探究其读解的行为心理取向都发生了嬗变。
嬗变之一:受众读解内容的影像化。
数码时代,由于数码影像的便捷灵活与方便自主性,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纷纷进行图形化和影像化,从而使受众读解行为随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首先即体现在读解的内容上。传统时代,文字语言等抽象的内容占据主流,对于这种内容的读解,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阅历、经验积累。因此,读解的内容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门槛高度。而今,文字语言代之以各种栩栩如生的图像、绚丽多彩的视频来呈现,读解内容的影像化随之带来的是读解门槛的降低,读解行为由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转为对图像符号、动态影像的青睐。
嬗变之二:受众读解主体的大众化。
由于数码时代读解内容的影像化,受众读解的主体越来越大众化甚至草根化。对各种文学艺术形式的消费也不仅仅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独占,而变成一种大众化的群体行为。传统时代,各种抽象、高深语言文字符号来结构的读解内容使能够读解的受众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中,人们只能通过符号的获取、解码过程理性的进行读解,门槛的提升使文学艺术的消费过程只能是小众化、精英化的。而现在,数字化的影像由于剥离了理性、抽象的语言文字编码,代之以各种跃然纸上、光鲜亮丽、老少兼宜的图像、视频,普通受众不需要特定的解读能力便可获取,读解门槛的降低必将带来的就是读解主体的大众化、平民化。另外,数码影像的方便自主性,使受众读解主体的地位大大提升,使其由对影像文化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影像传播者,使少数人垄断影像文化传播的时代宣告结束,影像的大众化、个性化传播时代已经到来。
嬗变之三:受众读解行为心理的浅薄化。
首先,读解行为心理的浅薄化体现在浅层关注,简单读解。传统读解行为以语言文字代码为基础,受众潜心读解,获取所需,探求真理,陶冶情操。而在数码影像时代,信息的影像化、影像的数字化灵活性可以获取很多的影像信息,但却很难深入关注所有内容,“互动式多媒体留下的想象空间极为有限”,“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太过具体。因此,越来越难找到想象力挥洒的空间”。我们对信息的关注和读解都是浅尝辄止,感官的刺激享受被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数码影像所带来的影响使受众习惯于从图像、视频中获取信息、理解接受信息。
其次,这种读解行为心理的浅薄化还体现在受众对于影像化的文化艺术形式的从众跟随。数码影像时代,影像获取、制作的便利,影像读解门槛的降低使受众浸身于影像的洪流中不能自拔,海量的数字化信息在为受众提供多样化选择的同时又使得受众无从选择、无从适应。因此,从众随大流成为一种相对安全的不是选择的选择。仔细观察周边,你会发现大多数人关注着相同的新闻、追看相同的影剧、转发相同的帖子、谈论着同样的明星、追逐着同样的时尚潮流……所以,从众性追随成了一种接受大众文化的必然。
随着数码影像时代的到来,影像的便捷灵活、方便自主、多样创造及双向互动的特性,使得受众读解行为发生改变,表现在受众读解内容的影像化、读解主体的大众化以及读解行为心理的浅薄化的目标对象、读解主体本身,以及读解的行为心理取向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种受众读解的嬗变所反映的不仅是影像数字化带来的巨大变革,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传统与现代文化艺术从媒介表现形式、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反馈渠道的重大转变。人类正走向个体解放和自我价值评判多元化的时代,而作为数字化影像,也应该秉承这种精神,不仅传达着个性化的人的信息,还能够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默契与沟通。
[1] 明安香.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 尼古拉·尼葛洛庞蒂(美).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 Paul M.Lester(美).视觉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 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6] 李培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 孙振虎.数字化影像的人性化传播[J].山东视听,2005(11).
J402
A
1674-8883(2015)21-0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