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2015-02-27 01:02:05李会君
关键词:日月潭葫芦多媒体技术

李会君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和气中心小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李会君

(吉林省公主岭市怀德镇和气中心小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悄悄走进了课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融入到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之中,课堂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刻变革。教育形式、学习方式、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等都发生了变革。因此,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整合,这种整合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冲击旧的教学观念,淘汰旧的教学手段,跨越时空想象的空间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巨大的发展空间。

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教学 整合

教师是新课程的实践者,掌握并创新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必然的,必须放下包袱,结合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和课堂实践思考问题。优化课堂教学,让多媒体技术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彰显其特有的优势。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图音并茂,创设教学情境

心理学实践证明:学习是一种自觉地思维的活动,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动力,是促进思维的前提。就小学生而言,兴趣的浓淡,心情的好坏,产生的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愉悦欢快的气氛,积极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精神振奋,学习效果剧增。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

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促使学生达到最优化。保持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多媒体技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且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把学生领入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学生会学、愿学和乐学。多媒体技术提供的动画、文字等资料,配合光、形、声、色,提升了语言感知,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进入学习的积极状态。

例如讲述《找春天》时,提问学生:“请说一说你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景象?课文是如何描绘春天的呢?”这样的导语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随着悦耳动听的音乐《春天在哪里》播放,屏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山色渐显绿意,小草偷偷钻出地面,杏花高昂笑脸,春风吹拂杨柳翩翩起舞,细雨缠绵如丝如缕。画面演示,配上深情的课文朗读。学生完全陶醉于描绘的美妙景物之中,展开了想象思维的翅膀,领悟了春的活力和生命的气息。实现了学习文本内容与自身需要、感受紧密的结合。

例如讲述《日月潭》时,这样导入:“同学们,想看日月潭风光吗?今天,请就大家同老师一起走进屏幕去台湾日月潭欣赏一下美丽景色吧。”多媒体课件演示日月潭的山水风光。学生一边欣赏山水美景,一边聆听《日月潭》的朗读录音,心旷神怡,情趣顿生。这种手段导入,学生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很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突出重点,提供丰富资源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是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两个问题。传统的教学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然而,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的整合,消除了靠教师口若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

例如讲述《我要的是葫芦》时,“叶子上的虫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叶子上有虫跟我要的是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多媒体课件演示“叶子吸收养份供给小葫芦,小葫芦慢慢长大了;叶子被蚜虫咬了,吸收不了养份供给不了小葫芦,小葫芦就会变黄、落下来。”的过程,小学生轻松地理解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明白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必须条件。网络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感性认识,有助于知识的理解,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三、搭建平台,增强学习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是对文本进行的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这一过程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创造的主体,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一载体,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搭建平台,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认知构建,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例如讲述《鸟的天堂》时,这篇文章有两处大榕树的描写,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对于榕树的大、姿态的奇感觉陌生,很难理解这是“鸟的天堂”。特别是文章中“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一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那么多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不留一点缝隙”很难相信。多媒体课件演示《鸟的天堂》大榕树的生长习性简介、大榕树生长情况,美丽的榕树图片推荐给学生,自己阅读、欣赏、记录、了解、掌握榕树的知识,学生十分投入,思维活跃。拓展了学生的知识,感悟到作者的情感,增强了自主探究意识。让教材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领会课文的内涵,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真正品味文章韵味。

四、拓宽视野,增加信息渠道

语文学习是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陶冶情操、拓展视野、开发思维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对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必须从更广的层面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书本限制,创设了良好的语文环境。拓展了知识量,丰富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大量的相关知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增加信息渠道和课堂容量。

例如讲述《草船借箭》时,教师搜集大量关于诸葛亮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学生“还知道哪些历史典故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吗?”进行探究,拓宽学生的视野。创造性地把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宽了学习的空间。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好知识奠定了基础。教师必须精心搜集、选择适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资源,灵活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一定精彩纷呈。

[1]让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程教学增亮添彩——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2011(90)

猜你喜欢
日月潭葫芦多媒体技术
“葫芦镇”上喜事多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日月潭日月盼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42
写意葫芦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6:00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9:38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0
《日月潭》中的“像”
多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特效中的应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3:15
宝葫芦
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