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创业教育

2015-02-27 01:02王洁莉
关键词:创业精神创业者意识

王洁莉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经济管理系 河南郑州 450007)

浅论创业教育

王洁莉

(郑州工业贸易学校经济管理系 河南郑州 450007)

近两年,面对失业率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进行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自主创业的意识,当其踏向社会、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创业便成为一种自主的就业。因此,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就成为日常教学不可缺少的功课。但是创业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包含什么内容以及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本文主要对创业教育的内涵、层次及目的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与探讨。

创业教育 内涵 层次 目的

一、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在1989年11月底12月初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将创业教育总结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

对于创业教育的内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创业教育首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是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的延伸,是教育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2.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体系,是融入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中的。是对传统的适应性、守成性、专业性教育的改造、延伸和提升,是三大教育体系的交叉整合,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整合。

3.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创业素质与能力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4.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创业教育更加强调切合现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适应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再到创业人的社会发展需要。

5.创业教育与专门培训又联系在一起,通过培训,提供急需的技能、技巧和资源,使人能够自食其力。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更加注重实践活动课程的引入,更加注重教学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生活、教学与时代紧密联系,以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主体、创造主体。

6.创业教育具有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尊重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内容、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自由选择,更加强调通过开放性的办学模式,多样化的教育方式,整合校内外、课内外教学资源,以适应客观的教育对象。

二、创业教育的层次

1.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Career/Pioneering consciousness,)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它包括创业的欲望、动机、兴趣和理想等要素。创业意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是创业活动中起动力作用的关键因素,它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并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哈佛大学拉克教授曾说:“创业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件极具诱惑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不是人人都能成功,也并非想象中的困难,但任何一个梦想成功的人,倘若他知道创业同样需要学习、策划、技术以及创意的观念,那么成功已离他不远。”

1.1 创业意识的要素

1.1.1 创业欲望

指创业者对现有条件的不满足,并由此产生的最新的要求、愿望和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赖以展开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但仅有创业欲望,不一定有创业行为,只有创业欲望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创业行为才有可能发生。

1.1.2 创业动机

指推动创业者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内部动因。创业动机是一种成就动机,是竭力追求获得最佳效果和优异成绩的动因。有了成就动机,才会有创业行为。

1.1.3 创业兴趣

指创业者对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情绪和态度的认识指向性。它能激活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业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1.1.4 创业理想

指创业者对从事创业实践活动的未来奋斗目标较为稳定、持续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品质。创业理想属于人生理想的一部分,主要是一种职业理想和事业理想,而非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创业理想是创业意识的核心。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自于人的一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将开始。创业理想是属于创业动机范畴,是对未来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有了创业理想,就意味着创业意识已基本形成。

1.2 创业意识的内容

1.2.1 机会意识

创业是人生路上的一个转折点,是知识增量,能力提升的极好机会。真正的创业者,会在他创业之前、创业中和创业后,始终面临着识别商机、发现市场的考验。他必须有足够的市场敏锐度,可以宏观地审视经济环境,洞察未来市场形势的走向,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只要你抓住了崛起的支点,也就是把握机会,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1.2.2 整合意识

创业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这些都是构成企业这个上层建筑所不可或缺的基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将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才能确保创业成功。信息的收集、筛选、使用,人员的招聘、任用,财力、物力的分配、使用等,皆需要统一的统筹、规划,使之相互配合,发挥最大的功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中国创业网的专家认为,任何一个创业者也不可能把创业中所涉及到的问题都解决好,也不可能把一切创业资源都备足。也是在创业中借势发展,巧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的重要方法。

1.2.3 战略策划意识

市场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经营策略的竞争。战略策划是一种智力引进,是一种思维的科学。它是用辩证的、动态的、发散的思维来整合行为主体的各种资源和行动,使其达到效益或效果最佳化的一个智力集聚的过程。大到企业发展战略,小到一句广告语,都要经过策划的过程。很多创业企业能够快速崛起,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十分注重战略策划。因此,战略策划就是对其企业经营思路和发展方向进行战略设计的过程。以使企业在创业初期少走弯路并减少风险。

1.2.4 风险意识

创业是一种冒险,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投资或社会实践活动。是创业教育需培养和增强的的一种重要的创业意识。不少创业者一开始并没有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贸然踏上这条艰险之路,结果遇到一点危机,立马就半途而废、中途夭折了。创业者要认真分析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出现,该如何应对和化解。是否具备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创业的成败。

1.2.5 管理意识

俗语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最初创立企业的人往往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而企业要长期有序运作下去,必须正确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制度安排,正确理财,才能延长企业生存时间,这就需要一定的管理科学与艺术。所以创业者必须学习一定的管理知识,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管理实践中去,无论在宏观上还是细节上,都要将管理意识引入其中,从而将企业内所有的资源调动起来,以便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因此,创业意识的培养就是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找出创业的兴趣点,树立创业的理想,也即在接受正常教育的过程中接受机会意识、整合意识、战略策划意识、风险意识和管理意识的熏陶,在心底埋下创业的种子。

2.创业精神的内化

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ial spirit)是指创业态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创业必备的心理品质和职业道德等。是指在创业者的主观世界中,那些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和作风等品质。

创业精神的内化是培养学生为克服未来所面临的未知世界而形成的敢于独立开辟人生道路、自主创造人生价值,勤于实践、敢于竞争、勇于冒险的精神涵养;是为将来敢于面对失败,在挫折中勇于奋起、在失败面前勇不气馁,坚韧不拔的而养成的心理韧性;是敏锐思考、善于总结、能够找到成就事业新起点而浸润的思维悟性。

要创业,就要有创业精神。创业精神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创业的成败。只要具有了创业精神,不但什么工作都能干,而且一旦干了就能干好,在以后漫长的创业道路上,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获得创业的成功和辉煌。

因此,创业精神的内化,就是在教育过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雄心、激情、积极性和持之以恒等创业精神潜移默化在受教育者的内心,滋浸进血液中,为学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创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积累更多的创业成功的无形资本,储备更多的正能量,使之一旦需要便能被激发出来。

3.创业能力的提高

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创业能力要求具备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新精神,要求学校培养未来创业者与领导者的成就动机、开拓精神、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业能力分为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人力、物力和财力;软件就是创业者的个人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创业素质。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态度、价值观、性格和工作能力。

提高创业能力要培养以下四种能力:沟通协调能力(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经营管理能力(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ability)、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和果断决策能力(Decisive decision-making ability)。

创业能力的提高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学校应安排多样课程,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为学生建设创业园地,以加强实践教学,传授创业技能,一方面使学生树立信心并激发创业兴趣,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掌握未来创业的“一技之长”;也可成立学生公司,使之体会创业过程,经常开展创业组织的活动,重视学生创业体验,并进行经验交流,以提高将来创业的成功率。同时,可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与跟踪中心,该中心除科研功能外,还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组织、计划、协调等与反馈工作,兼有教学功能和其他功能。可将创业学生及创业案例记录在案,长期跟踪关注,以便为后续创业教育积累经验和丰富理论。

总之,提高创业能力,应在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参与体验、跟踪研究等方面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和磨练学生面对社会、面对挫折困难、面对商业操作所具备的综合的、全面的素质和能力。

三、创业教育的目的

创业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对学生培养创业意识、内化创业精神并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懂得个人创业潜能的发挥,并在未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为此要培养学生形成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敏锐的市场意识、踏实的做事风格、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技巧,还包括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方式等,并使学生具备关于金融、财务、人事、市场、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而是一种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即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进行决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既可指向目标达成,有时也可指向“创造性的破坏”。因此,创业教育不能仅仅教育学生进行一种纯粹的、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活动的技能,而是将创业精神渗透于他们生活中的,培养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即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企业家型”的复合型的人才,从个人角度看,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或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从社会角度看,可以为社会创造就业岗位,拉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就业率。

综上所述,创业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实践性、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是融入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教育体系中的非独立性教育,是集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情感教育的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是以培养创业意识、内化创业精神和提高创业能力为目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一种素质教育。

[1]高文兵,徐飞,武贵龙等.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1 (1).

[2]王明达、周稽裘.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0(7).

[3]葛 莉.国际创业教育的研究热点[J/0L].人民论坛,2011(14期).

王洁莉(1962—),女,汉族,郑州工业贸易学校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工商管理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经济学、会计与税收法律法规等。

本文系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项目 “关于加强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对策研究”中的前言部分内容,项目批准号:ZJB12208。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创业者意识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互联网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