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涛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状态是提高教学效率之"门"
程涛
(陕西省岚皋县城关小学 陕西安康 725499)
状态是一种情绪,是一种氛围,是人在活动中作为主体时才有的一种精神形态,状态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没有状态,其他的资源就像蕴藏着的丰富的金矿一样,虽然存在,却是沉睡着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师生们沉浸热烈的气氛中,奇思妙想如泉涌。不知不觉,下课的铃声响了,师生共同感慨:“这节课怎么过得这么快?”这种现象不是别的,还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状态是提高教学效率之“门”,正如《学习的革命》指出的:“这个学习必须打开,否则真正的学习无法发生。”
怎样才能打开“状态”这扇“门”,引领学生进入课堂,去领略其中无限的风光呢?下面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策略。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能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能被感动。可见让学生进入状态,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是否进入状态。教师进入状态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自身能源储备,包括知识的、能力的、方法的、情感的、理念的。如在阅读教学中,要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教师必须对作品有深入的研究,要深刻的解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的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刻剖析作品,进入角色,以饱满的精神,将文章的情与自己的情融注与讲解之中,洋溢在讲台之上,流入学生心田,唤起学生的情感。
窦桂梅老师的课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很重要的原因是课的课自始至终充满了激情。在上《再见了,亲人》的时候,课伊始情即生。“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窦老师在上课伊始即让学生围绕板书“亲人”儿二字尽情诉说亲人内涵,通过一组组难忘的镜头,铺垫对学生对亲人的感情,经过潜心会文和感情酝酿之后,学生在交流汇报时精彩不断,结课时,窦老师在屏幕上播放动人场面,同时分别以“火车启动了”、“火车开远了”、“火车渐渐消失了”为情感“催生点”,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后一次次的从心底发出难舍难离的呼唤。听窦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被一种炽热浓烈的激情所感染。所以,当她结课时,很多听课的老师也用那个除了激动的泪水。
“布白”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是指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题而有意留下的空白。“踏花归来马蹄香”、“蛙声十里出山泉”,都是有名的“布白”之作,目的是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阅读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可在知识衔接处,或讲授高潮时,或提出问题之初,或结论得出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细细咀嚼,或反复品味……通过创设的“空白”,引领学生进入一种思考探索的状态。当然,教师不能为布白而布白,所布之“白”,必须能使学生读出实来。
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与象共舞》一文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布白:题目是与象共舞,作者为什么只有一个自然段写与象跳舞呢?与象共舞除了指和大象一起跳舞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含义吗?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后,明白与象共舞实际上还代表着人与大象之间的那种亲密和谐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课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在写与象共舞。
学生能否进入学习状态与精神是否愉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状态,必必须保证学生所处的课堂是有“悦”承载的课堂,要让学生有“悦”的感悟。其实,就语文来说,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它本身是美的,能给人带来悦感。所以,要让语文成为有“悦”的课堂,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感性的学。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思考的自由,说话的自由,教师要放弃“语言霸权”“价值霸权”,平视学生,有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颗敏感的心,用真诚的心聆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其次,教师要学会用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调节课堂,用生动、有趣、益智的语言组织课堂,用技巧控制课堂,用智慧驾驭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和谐。和则美,美则愉悦。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营造出的和谐氛围,会影响课堂的整体状态,而这种群体状态往往会成为一个精神的“场”,产生状态的场效应,反过来会激发个体的学习状态。
新课堂非常关注和提倡动态生成,但并不意味着否定“预设”的重要性,相反,“生成”的质量很大程度依赖于“预设”的质量。那些奇妙、灵动的预设,会让我们课堂“亮点”闪烁,“精彩”迭出。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师的课异彩纷呈,除了他们驾驭课堂的娴熟技巧外,课前预设“新”与“奇”也是直接的因素。他们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如黄亢美老师上《雷雨》,用挥舞纸张和敲桌子来表现雨声雷声的变化的奇妙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令学生沉迷其中。
在课堂上,只要使用得当,教师短短几句或寥寥数语的评价,便能使第一时间对教学进行调控,不断调整学生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出发,评价语要充满人文关怀,渗透阳光和爱意,要真实、科学,能准确的反应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以正确的知识信息以及认知行为指导。通过教师的评价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又是评价的主体,反过来评价老师。这种互动评价会有效推动课堂教学步步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