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优化民族团结教育

2015-02-27 01:02刘海清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班级

刘海清

(广州市回民小学 广东广州 510180)

浅谈如何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优化民族团结教育

刘海清

(广州市回民小学 广东广州 510180)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及其民族团结教育是当代教育界不可或缺的讨论焦点。班级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的接轨,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并且已愈来愈受到各方的关注。

小学班级文化 民族团结 教育探讨

班级文化是指老师和学生透过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板块,创建的精神宝藏以及课堂气氛,以及载负这类精神宝藏、课堂气氛的活动方式以及物质形态。当前民族问题的严峻态势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我们解决民族问题要采取严谨的态度,逐渐培育公民的民族团结意识,让每个公民清楚国家有关民族问题的策略法律,减少误解带来的各种偏见和冲突。公民需要民族团结意识启迪教育,青少年阶段正是启蒙教育和理念培育的黄金阶段。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应该被当作一项有关国家安危、民族团结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贯彻和落实。目前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有着不少的误区,怎样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落实民族团结教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课题。[1]

一、营造民族团结、温馨和谐的的班级氛围

认知的程度决定行动的力度。我国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曾有这样的认知误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单单是少数民族区域的教学活动。忽略了人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一个整洁的、健康的环境,无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活动、生活的环境,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教室的环境建设渗透着一个班级的文化氛围,折射出这个班级的文化底蕴,于是我和全班同学把班级建设得舒适、有文化底蕴。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集体里面,他们的内心会感到很平静,会感到很安全,也会感到很快乐。[2]

我校各个班级都是一个民族小家庭,孩子们在生活习惯,观念等方面还是存在着差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优化民族团结教育,使各族学生能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更快适应学习、生活环境,也成了当今民族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有了正确的认知,学校势必会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比如: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注重黑板报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了与教育环境的和谐,注重了对衬美和结构美。墙报的内容从各个学科的学习到思想教育,从趣味知识到文体内容,还每期渗透了民族知识,例:民族体育、民族英雄知多少、民族美食等等,可谓丰富多彩,开学初还专门设一项内容《家长寄语》,使黑板报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和学习作用,并成为锻炼学生能力的一个有效平台。

在走道以及墙上画上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墙,通过研究各民族的服装、语言、文化、生活风俗等民族元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眼目睹各民族的文化风俗;另外,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黑板报上可以开辟诸如郑和天地、成吉思汗领域等,向每一位学生展现我国民族的风采。[3]

二、开展系列有特色的活动,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民族团结教育,需要巧用技巧,要制定规划、吃透制度,并贯彻落实。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多开展民族学识讲座、民族团结故事会等项目,使民族团结教育寓于班级文化建设中,并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中接受熏陶。因为学校策略落实情况较好,民族团结教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逐渐成为了主流。

在设计“民族建筑”环节中,结合班上刚去完蒙古旅游的同学,为同学们展示了一组“蒙古包”的特色照片,孩子们对此很感兴趣。于是,笔者马上提出让他们收集感兴趣的民族建筑资料,其中,倪毓骏同学在资料上说“我虽然没有到过蒙古旅游,但我通过查资料知道,这样的蒙古包是草原蒙古族牧民的传统住房。草原辽阔,风雪大,圆形的蒙古包阻力小,耐风吹,包顶不积雪。同时,蒙古包拆、搭方便,省时省力,符合游牧民族四海为家的生活特点。”真没想到,几张照片可以让孩子不断地深挖内涵、自主地探索心中的小问号!

这样的民族团结教育更具微观性和亲民性,把“理论”转化为“常识”,孩子们在班级活动中,优化了民族团结教育,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三、整合学科资源,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各民族团结教育的重中之重。班级文化建设不应只体现在课外,同时应重视课堂文化的建设。教育的效果以及成功与否与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课堂教育是密不可分的。[4]

课堂是民族团结教学的前线,因为其信息量大、课时少、中间相隔的时间长,不能对学生形成直观的冲击和刺激。这就对学生和老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老师可以运用各类教学手段:例如课前备课、课堂中分组收集材料、老师和学生互动等形式,将民族教育课程的内容与班级文化建设内容相联系,提升学生的民族意识。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的题材,如让孩子们动动小手,做一做,设计心中的民族服饰。服饰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民族风”早已进入时装界多年了,这就算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也不陌生。但毕竟才六七岁的小孩儿,不会裁衣缝线,怎么“做衣服”呀?于是,笔者就让他们在自己现有服饰上进行加工:模仿白族,在帽子边缘用扣针扣上自己涂了颜色的小毛球;模仿壮族,在小围裙上用双面胶贴上民族色彩浓郁的花边;模仿回族,在腰带上用彩纸剪贴出花纹,再用双面胶贴上自己涂了颜色的流苏;模仿景颇族、纳西族在挎包、背包上贴花边、毛线、小绒球等……这些实践活动,打破了课程与生活的墙垛,在开放的、动态的、实践的土壤中,帮助儿童构筑自己感兴趣的并为之全身心投入的思维场、情感场、操作场、体验场,让儿童的学习翅膀翕然张扬、自由飞翔。正如我班小伟家长所说的:“我是开服装公司的,自己就是设计师,有一大批裁缝师傅,就算是要我来帮他们裁缝整套民族服装也是轻而易举的,但缺少了孩子们自己动手的过程就失去一切意义了!哪怕他们涂的颜色多么糟,贴的花边多么歪扭,也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作品啊!”

四、德育活动引领,践行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德育知识的延伸,更是爱国感情的培育。借鉴异彩纷呈的活动,能够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比如:美国、澳洲等国家,透过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的书籍、文化设备等课堂工具,推动各民族学生的相互沟通,并从心底里承认各民族学生的对等感以及认可感。在此基础上,培育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以及爱国思想。该类国家的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先进模式,是我国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应该借鉴的。

结合我校每一年九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我们将班级文化建设与民族教育结合起来。与“六一”欢庆活动相融合,展开民族装饰秀、民族舞曲演出等活动,强化每位学生的民族意识,并让其通过这种途径理解多民族国家的传统的风俗,不断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可心理。每学期进行班级文化评比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班级文化建设情况,并组织德育组老师到班上观看班级环境布置情况。

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是参照我国国情而实施的。按部就班的说教、没有生气的比喻等应摒弃,应使教育模式更为多元化,并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老师应寓教于乐,让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不再有抵抗心理。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应将学到的知识运用起来,如此,才能搞好民族团结教育。从课堂上到课后,以浓郁的教学气氛,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陶冶,并促使学生认可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特性,让民族团结的理念贯穿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始末。

[1]冉中正.着力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班级文化--以农村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为例[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20):1-1.

[2]马宁,张小艳.一对一环境下同侪评价对小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8):31-36.

[3]张伟萍.浅谈班级文化建设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课外阅读(中旬),2013,(7):122-122,123.

[4]肖亚平.浅析班级文化的组建--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铁一小学为例[J].教师,2014,(9):112-112.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班级
我们的民族
班级“四小怪”
民族团结之歌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