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情怀与追求——刘树军硕士夫妇的选择

2015-02-27 06:39章冲成
当代贵州 2015年23期
关键词:晴隆晴隆县种草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章冲成

扎根贵州,建业晴隆,刘树军和伊亚莉夫妇学历虽高、年纪虽轻,却甘当“羊倌”、安于艰苦,立志为贵州的养羊业奉献青春。

刘树军夫妇很庆幸当初的选择。

2011年,刘树军和妻子伊亚莉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毕业,离开北京来到贵州省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工作。

四年过去了,刘树军夫妇在晴隆种草、养羊、带动群众致富,用科学知识助力畜牧业发展。

“你们扎根山区创业兴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精神值得在年轻人中大力宣传推广,你们是青年的楷模,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今年5月,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晴隆调研,如此称赞刘树军夫妇。

满怀激情结缘晴隆

小满刚过,通往园区的路边,白刺花开得正旺。

刘树军摘下一截白刺花,告诉记者:“这白刺花是个好东西,能补充蛋白质。春季,别的草还没长出来,就它长得好。结了籽以后,炒熟打碎放在羊饲料里,是很好的添加剂,助消化,羊吃了不会积食。”

在草业科学专业出身的刘树军眼里,南方漫山遍野的野花野草有不少是宝贝:“黑麦草、鸭茅、皇竹草,这些都是好东西,羊爱吃。”

2008年,刘树军还是研一的学生。在导师李向林带来的照片上,他第一次见到晴隆的风貌。山高,草绿,这是内蒙古人刘树军对晴隆的第一印象。

2010年,刘树军在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听到一位师兄说起在晴隆工作的日子,南方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印在了刘树军的脑子里。

刘树军夫妇扎根贵州山区创业兴业,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被称为“青年的楷模”。图为刘树军和伊亚莉在养殖场中喂羊。(受访者供图)

2011年7月,刘树军毕业,带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支援西部地区荣誉证书》,和妻子伊亚莉来到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入职。

“在北方,风沙刮起来打在人脸上生疼;为了保护草地,很多地方禁止放牧。哪像这里,多好的养羊条件!”刘树军夫妇来到晴隆,感觉十分新鲜:“南方的羊,腿可有劲了,爬山比人爬得都快、爬得都高!”

在一间板房里,刘树军夫妇安了家。

“来了两个月,还是听不懂当地话;菜里辣椒太多,也吃不习惯。因为水土不服,我还得上医院打点滴。”初到晴隆,夫妻俩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曾有过回家的念头。

可是,看着高山、绿草和满坡撒欢儿的羊,回家的念头转瞬而逝,创业的激情溢满心怀。

“拿着研究生学历,又是北方人,待在西南的小县城里自然很惹眼。压力大,我们工作起来就格外认真,生怕有闪失。”刘树军说。半年时间里,刘树军夫妇每天晚上都在办公室看资料,了解晴隆的实际情况。

现在,四年过去了,刘树军夫妇已经适应了晴隆。

去年6月,刘树军夫妇搬离了板房。“现在想想,还是很有感觉的。”伊亚莉说:“小板房里有太多的回忆。”

和“晴隆羊”一起成长

在草地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晴隆羊”育种场,羊都认得刘树军。一见他走进羊圈,一大群羊靠拢过来,有几只还嗅着他的手心。

一有时间,刘树军就会到育种场照看这些羊,把精料放在手里喂它们。“和羊培养感情嘛!”他笑着说。

指着一群体型壮硕的纯种杜泊羊,刘树军介绍:“这是羊场里的宝贝。除了特别调配的高蛋白草料,它们每天还会得到一个鸡蛋和几根胡萝卜。还有专人给它们按摩、刷毛,一个月还会有一次药浴。”

一半时间在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一半时间在园区,刘树军来回奔波,却乐在其中。“种草的目的就是为了养羊。以前学的是草业科学,现在养羊也需要研究草,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刘树军说。

从2011年起,在国家及贵州省外国专家局的支持下,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引进了澳大利亚及新西兰胚胎移植专家技术团队指导杜泊羊、澳洲白胚胎移植,完成了引种、纯繁、胚胎移植、杂交改良等一系列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推广,在我国西南地区率先选育出了世界公认的优质肉羊品种“晴隆羊”。

现在,“晴隆羊”已经培育到第五代,有了5000只比较理想的种羊。这是一种集杜泊羊的生长速度、澳洲白的肉质、克尔索羊的抗病、湖羊多产的优良特性于一身,且具有世界上优质肉羊品质的新品种。刘树军自豪地说:“这是专门针对南方培育出的羊,一只羊可以生两只羊羔,前景广阔。”

轻松的语气背后,是“晴隆羊”培育团队无数的付出。作为骨干力量,刘树军夫妇几乎每天和羊待在一起,“身上也是一股羊膻味”。

从仪器的使用,到人工取精、胚胎移植,刘树军夫妇在专家背后默默看、慢慢试,最终掌握了操作技术。四年间,他们不断成长,参与实施了“岩溶地区高效家庭牧场养殖与杜泊羊胚胎移植研究”、“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贵州省晴隆县宽叶雀稗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白刺花改良草地及利用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等项目。

“晴隆是来对了。如果当时留在北京,哪里能参与到‘晴隆羊’的培育工作。种草终究是为了养羊,我们也算是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现在,学到的知识能够转化为技术,带动农民养羊、增加收入,我们特别高兴。”刘树军说。

带着感情养出“金羊”

刘树军和伊亚莉说,他们对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

生长在北方的他们从小就开始养羊,见惯了羊饿狠了找东西吃的傻劲,“打都打不开,非要多吃几口”,也见惯了给羊刷毛时,“耳朵向后,双眼迷离”的可爱劲——他们甚至能听懂羊的叫声。

“小羊羔撒欢,跑着跑着,突然跳起来,再‘啪’一下落地。其他小羊羔看到了,也跟着学,活蹦乱跳的,真是招人喜欢。”刘树军说,对羊有感情才能养好羊。“南方养羊的人少,很多人不懂羊,抓羊、喂羊都不知道正确的方法,有时候看着很心疼。”

更让刘树军夫妇心疼的是农民和土地。

初到晴隆时,刘树军看到农民收玉米,那场景让他印象深刻:“玉米长在山上,要一筐一筐的从山上背下来,那有多辛苦?冬季地荒着,山上全是一根根的秸秆,点把火一烧,土层都暴露出来。”

刘树军夫妇算了一笔账:农民在山上种玉米,一亩地才三四百斤,也就值三四百块钱,还要投入农药、化肥、种子和劳力。而且,种上五六年,土就没了,只剩下石头。把玉米地换成草地,种草养羊,一只羊的养殖成本也就1000元,农民不仅不愁销路,还能赚上千元。

种草养羊,有着经济和生态的双重效益,刘树军夫妇推荐农民养羊,甚至想自己弄一个羊场来带动农民养羊。

以前,国内优质的肉羊品种几乎都依赖进口,一只优质种羊进口价在2万元以上,普通的养殖户无力购买,严重制约了养羊产业发展。如今,晴隆县繁殖工程中心和种羊基地相继建成投用,刘树军成为中心负责人,“晴隆羊”也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金羊”。据统计,晴隆县目前养殖“晴隆羊”16万只,种草48万亩,计划到2017年存栏100万只,出栏120万只,种草70万亩,农户人均收入达12000元。

历时四年,刘树军夫妇带着感情种草养羊,逐渐成长为草地畜牧业的专家。许多省级部门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他们却一一婉拒。

“农业科学本来就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我们待在一线才能掌握足够的第一手资料,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刘树军说。

对话刘树军夫妇:

记 者:离家那么远,回趟家不容易吧?

伊亚莉:确实。每次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单位考虑到我们情况特殊,给我们一个月的假,但是这一个月有一半时间是花在路上。我们两个人老家不在一块,我在河北,他在内蒙古,往往是两边赶,每个地方都待不了几天。

记 者:你们到贵州养羊,家里同意吗?

伊亚莉:我们两个人一起到贵州,家里虽然舍不得,却还是表示支持。当时,我妈还打趣我:“你从小不是喜欢给羊拔草吗,拔完了内蒙拔西藏,这下好啦,一下子拔到贵州去了!”

记 者:有没有考虑继续读博,毕业后留在高校教书?

刘树军: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要舍弃另一条路。我在晴隆的畜牧中心工作,能够积累实际经验,把理论转化为实践,这样很不错,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况且,我们现在工作得很开心,家也安在这边,还有了孩子,我们很满足。

(责任编辑/姚 远)

猜你喜欢
晴隆晴隆县种草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晴隆县2021年老干、老教、关工委工作培训会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的保护与开发
民政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姜仕坤:鞠躬尽瘁的县委书记
铭记姜仕坤
晴隆县关工委到三合村举办科普知识培训班
晴隆县老年羽毛球队参加全省比赛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