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铭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旅游学院,山东济南250103)
一般认为,旅游开发能有效地带动古旧城区的发展,是原住社区的福音,多种形式参与旅游开发已成为古旧社区居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旅游开发往往更注重经济利益、市场效应及舞台效果,忽视社区情感和文化建设,使得在此过程中许多原住文化遗失或无法传承。同时,很多旅游开发没有足够注意对原社区文化的保护,未能充分考虑原住民的意见和需要,各种外来的观念和文化与社区残存的文化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碰撞、交融、重组形成新的文化,出现了文化符号盲目拼凑,甚至文化严重失真的现象,致使地域文化独特性丧失,旅游产品趋同,背离了旅游开发的初衷①陈修岭:《民族旅游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族群认同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4年第5期。。应该说古旧社区的旅游开发会引起这一地区文化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会对地方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旅游开发背景下新的社区文化认同形成的内在机理,对古旧城区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应遵循规律的探索,以及外界对该地区文化的识别和本地居民对自身文化认知路径的认识都有普遍意义,也将成为对古旧社区旅游开发成效考量的重要依据。
“认同”(Identity)词源上指同一性,即“我”与他人、群体与模仿人在心理及情感上趋向一致的过程,用三段论来表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元素间可相互代替且不改变其真值的关系②姜永志,张海钟:《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心理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美国学者Samuel P. Huntington指出:认同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它是某人或某个群体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对特别不同于别人或其他群体的地方的意识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美国学者Raymond Williams认同,认同要有差异,只有通过构建与自我对立的他者来建构自我认同,才能解决对自我归属的怀疑”②Raymond Williams: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Oxford University Pr(Sd),2014.11.。英国社会学家Henri Tajfel等人(1974)对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阐述:个体对自己属于特定社会群体具有的认识,并且对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有所意识。“建构主义”代表性人物AlexanderWendt认为:“认同”其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含有身份、特性和同一性三层含义,社会认同的过程其实是自我意识建构或重构的过程③[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0年版。。
为什么关于“认同”研究往往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人类学家Bronislaw Malinowski认为:文化会对人产生直接的、持续的作用,任何社会制度都是某一文化的产物,种种文化的要素及环境的一部分也包括在其中。认同是“内在于人心的东西”,个体最早体验到的是携带在血液中的带有文化烙印的认同,“它是内在固有的,而不是被实践的;是先赋的,而不是获得的”,因此“在通常意义上,它被表述成传统,是每个个体都可学习的文化遗产”④邱芝:《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集体认同的建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年第4期。。另一位社会学家Mark J. Smith则指出文化为认同提供了场所,使得“自我”概念的诸多内容能够在有意义的对话中与其他认同成分相容,而且使相互的发现成为可能。近年来文化认同(Cultural Identity或Cultural Identification) 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Terry Eagleton指出文化认同是在族群为了生存、适应环境而进行的种种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它是个体自觉地接受已被某一文化所认可的态度与行为,并且不断将其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进行自我内化的过程⑤[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社区”作为社会人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单元,文化必须在此扎根才能开花,社区的文化也要得到成员的认同才能结果。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和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需求的提高,社区文化作为基本的社会领域文化,得到学界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英文为community,原指“社群”,翻译成汉语的“社区”则更偏于被定位在地理空间层面上,容易产生语义转移。该词日语翻译作“共同体”,使其更具有集体主义内涵,其实这两层意思在原词中都有包含。人类学家阿雷恩·鲍尔德温指出:尽管现代人处于“文化超市”中,但是他们仍然在不断地寻求自己的文化家园,这个家园就是区域、民族或组织认同的“文化”⑥[英]阿雷恩·鲍尔德温:《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以共同体为目标的社区营造要以居民“寻求自己的文化家园”———对所在社区的文化认同为纽带,这种文化认同可以以身份承认、心理接纳、情感依赖、功能需要等方式表现出来。而随着社区总体建设不断深入,对社区文化的不断挖掘,对文化的认同逐渐成为加强民众与社区深层次联结的纽带。但对于社区文化认同至今还很少有学者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只散见少量文献的只言片语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很复杂,其中社区文化的变迁是一长期渐进过程,文化认同又具有滞后性,研究时间跨度大,样本和被试选取和跟踪复杂等都是主要且现实的困难。本研究试图利用旅游开发造成短暂时间内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当地原有文化被发掘、改造,社区文化急剧变化重组这样的背景,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以Anselm Strauss和Barney Glaser(1967)的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GT)为依据,采用扎根方法,对社区文化认同展开调查并就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探索如旅游开发这样短时间内剧烈文化变革对社区文化认同影响的内在机理。
我们之所以决定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又称扎根)进行社区文化认同方面的探索,一是对于社区文化认同的调查需要与社区居民建立融洽信任的关系,以便获得他们对该问题深入细致的解释性理解,以他们的标准来陈述故事,从他们自己的角度展现故事的原貌,所以研究如果完全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不太可行;二是经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和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发现,扎根理论适合该研究的特点,能够满足研究对问题定性的需要,另外也可以为下一步的量化研究打下基础。“扎根”是质性研究常用方法,它是通过田野调查,对收集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从中寻找线索和理论依据,再归纳得出初步的概念并做进一步的阐释和修正,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梳理出事物的发展脉络或相互关系。它的核心特征是在资料之间、理论之间不断对比,通过开放式登录、关联式登录、核心式登录三级编码和比较归纳,分析提炼出具有相关关系的类别与属性,最终完成关系结构的构建⑦刘建花,杨蕙:《消费者响应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机理与干预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从被访者的经验、角度来了解他/她的世界,发掘其主位体验,并真实的记录或呈现是“扎根”的主要研究手段。Glaser和Strauss(1967)指出,扎根理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以及建立在对被观察者的理解基础上的理论抽象和建构,有利于了解人类行为、形成有生命力的新理论。Strauss(1997)认为,扎根理论非常适合对局部的、行动导向的社会交互活动进行研究①[美]安塞恩·斯特劳斯:《质性研究概述》,徐宗国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版。。由于旅游开发中的社区文化认同具备这些特点,因此,扎根理论和方法被应用到这一领域是可行的。它不只是对我们了解当地居民尤其是原住居民社区文化认同的内在机理具有特别的意义,而且对进行文化认同相关研究方法的探索也具有实践价值。
本研究拟定以正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东昌古城为个案进行深度研究。该古城位于山东省聊城市区的西南部,是聊城市老城区所在,自宋朝以来这里就是古聊城地区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本世纪初,在保护原有古城肌理的基础上当地政府对古城进行了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开发,目前已初具规模,该地区面积约1km2,总体呈正方形,四面环水,相对封闭,社区居民集中,便于进行调查。课题组首先对当地史志、档案、人口信息和有关统计资料进行了调查和收集,掌握调查点的基本情况。再到现场,通过直接观察这种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按照分析框架和概念发展的脉络,在目的性随机抽样的基础上,选择对古城有了解且生活在其中的社区居民为重点访谈对象,与他们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对众多访谈对象进行筛选、分类与编号,样本数量的确定按照理论饱和原则为准,最终共选择了39个受访对象(见表1)。
访谈提纲如下:(1)您觉得现在的东昌古城有代表性或有特色的是什么?跟原来的有什么不同?(2)您所了解的关于东昌古城的传说有哪些?历史名人有哪几个?风俗习惯是什么?(3)古城重建后您觉着有哪些变化?(4)您觉得东昌府当地人在待人接物及性格脾气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点?(5)旅游对您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您对这些变化如何评价?(6)当地社区有没有组织居民的活动?您参加活动吗?访谈提纲仅作为开放式调查的依据,可根据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随时增减调整,访谈采用非结构性的形式进行,尽可能让被访者主动地表露内心的想法,以便调查收集到真实的信息。
表1 调查对象一览表
开放式登录是把第一手访谈资料分散后重新组合归纳得出概念。本研究通过对经过田野访谈获得的资料信息进行逐句录音和记录,并进行了第一阶段概念化分析,共得到近800条原始语句和相应的初始概念。第一阶段所得概念数量庞杂并有相当多的信息交叉和内容重复,为此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提炼和概括,实现了概念的范畴化加工。主要是剔除频次低于两次的概念,仅保留有出现三次或三次以上频次的概念。初始概念是由原始资料语句得到的,共整理出126条,并将初始概念中总结合并到13个具体范畴中去,分别为:社区历史及人物和特产认知、社区风俗习惯认知、地方文化符号认知、地方语言感知、物质环境认知、政策环境认知、社区人际环境感知、社区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社区身份认知、社区文化价值感知、文化价值判断、文化价值取向。
在开放式登录所发掘归纳的范畴之上,关联式登录是通过归纳分析,发现并建立不同范畴间的相互关系和逻辑脉络,寻找建立各自相对独立范畴间的内在联系。经过分析和梳理,对开放式登录所获得的13个范畴进行了重新组合归并,进一步归纳出4个主范畴和初始概念,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梳理,将其归入两大类别,分别是:个体认知和社区感知因素范畴、个体情感和行为意向因素范畴。表2所示为各主范畴代表的意义及对应的开放式登录范畴。
在关联式登录的基础上,核心式登录进一步系统地推导出范畴与范畴之间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通过被访者对现象的描述来挖掘“核心范畴”的线索,并探寻其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之间的关系,即从主范畴中挖掘出核心范畴与主范畴及其他范畴的联结。研究遵循“知→情→意”的心理过程,以典型关系结构的形式描绘整体行为现象,最终对典型关系的构造进行描绘,形成新的整体行为现象构架,这也意味着新的理论结构的形成。如表3所示,通过核心式登录分析,社区文化认同受旅游开发典型关系影响的结构框架逐渐呈现。
如表3所示,围绕核心范畴的典型关系线索可以进行如下概括:在旅游景区开发背景下,社区居民基于自身对经过旅游开发改造后的社区历史风物以及社区环境的感知,经过心理加工反应作用到社区情感和文化价值观,进而结合自身的认知基础形成对社区文化统一性的态度倾向,即产生了响应旅游开发行为作用的社区文化认同。
综合以上文献梳理、理论推导和扎根方法的应用与理论分析,根据核心范畴结构的相互作用情况共提出5组关系,分别是:社区历史风物认知与社区情感及文化价值观的关系;社区环境认知与社区情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社区情感、文化价值观与社区文化认同的关系;社区情感与文化价值观的关系;人口统计特征变量对社区文化认同的作用关系。在以上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逻辑推理和合理构思提出了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景区文化再造作用内部机理的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表2 关联式登录形成的主范畴
表3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图1 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景区文化再造内在机理结构模型
基于以上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景区文化再造作用的内在机理模型,社区情感和文化价值观两个主范畴是主要的作用路径。旅游开发行为对社区风物认知(包括地方历史人物特产、社区风俗习惯、地方语言、地方文化符号)的影响通过作用于两个主范畴实现对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干预。同样,经过旅游开发改造后的社区环境(物质环境、政策环境、人际环境)则会通过影响两个主范畴实现对社区居民文化认同的作用。文化价值观(社区文化价值感知、文化价值判断、文化价值取向)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变化会作用于社区情感(社区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社区身份感知),进而影响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旅游开发以提升社区文化价值观及维护居民社区情感为行动导向,在进行历史风物的发掘与利用活动的同时注意对社区环境因素的改造,使社区居民感受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身生活的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居民对经过旅游产业化改造后的社区文化的认同,实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和旅游商业行为的良性互动。接下来,研究将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并对相应的干预路径进行分析。
通过进入社区深度访谈,能发现当地的历史风物中的认知因子(如社区居民对社区历史、人物、特产、风俗习惯的认知)以及社区环境认知中的认知因子(如社区居民对物质环境、政策环境和人际环境的感知),确实对社区文化认同存在显著促成效应。前人的研究中也反映出文化的认知会影响文化认同,我们在深度访谈中,则发现居民对经过文化变革后的社区文化的认同,不是简单的来自对社区文化现有内容的认知,同时他们也将改造后的文化与“源文化”进行比较,寻找两者的结合点及其中的脉络关系,只有与“源文化”有较好结合或符合一般逻辑关系的才会被认识、接纳,从而产生共鸣。另外研究中发现,很多访谈对象对社区历史风物认知的各个维度表示了积极的关注,但在真正进行社区文化认同时考虑更多的是社区物质环境对自身生存条件的影响。另外,社区的政策也是被访居民对社区文化进行认同关注的一个重点,这说明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还是建立在文化对自身利益影响的理性感知基础上的。对社区文化变化的评价会贯穿在访谈的各个方面,这一点在成年社区居民中表现更为突出,而青少年被访者则对当地文化中被发掘出的文化典故、传说以及新的表现形式有更多关注,这一点符合青少年对新鲜事物敏感、接受快的特点,也说明社区文化的变化对不同年龄阶段社区居民的影响存在不同。
由于我国属于高情景社会,且中国人的场依存性普遍比较强,人们表达自己的态度倾向比较含蓄,易以社会倡导的或其他人所持有的价值标准为参照①王登峰,崔红:《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Ⅵ):人际关系》,《心理学探新》,2008年第4期。。据此判断社区居民在对社区文化进行接纳时也会依据社会文化价值观进行参照,在这个意义上讲社会文化价值参照是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再造产生响应的外部影响路径。在访谈中发现,社会文化价值参照主要从文化价值感知、文化价值判断和文化价值取向三个方面对居民的社区文化认同施加影响。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社区文化认同也同样如此,人们在表述自己认同观点时往往会以政府倡导的观念和周围其他人的普遍观点为参照,尽量以模糊的话语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即使要表达自己的意思也以别人的看法或语言来代替。在实地调研中还发现,通过认知调节干预社区居民价值观远不如对社区情感的作用明显,但即使文化价值观的细微调整,也会带来文化认同的变化。另外,据我们实地观察,社区居民文化价值观调整对社区情感也有直接的影响,这与前人如李吉会等(2006)的观点一致,但是访谈中未发现社区情感对社区居民的文化价值观的反作用,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旅游开发活动作为社区居民的文化情境变革的重要干预因素,直接影响着居民个体的社区历史风物认知和社区环境认知。我们在访谈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旅游开发对社区历史风物带来的影响,居民的反应比较具体且直接,如居民直接指出某移植或嫁接的文化与源社区文化的相悖之处,而由此对文化的认同产生偏移,在这一点上参与到旅游行业中的居民与未参与旅游活动的居民表现一致。在谈及旅游开发对社区环境(物质环境、政治环境、人际环境)带来的影响时,大多数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社区美化有积极的态度倾向。但就政策环境与人际环境问题,在深度访谈中发现居民分歧较大,主要表现在对社区原住居民的利益补偿和社区参与上。另外,调查也发现参与旅游活动的居民和未参与的居民对社区政策环境与人际环境的评价也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与其涉及到的自身经济利益有关。由此,旅游开发时政策制定者应通过多层面的政策干预机制(如社区原住居民的利益保障机制,社区居民的社区事务参与机制,社区邻里的互动机制等),来确保社区居民能有效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使社区居民能更方便、舒适的在社区中生产生活,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情,促进居民对社区所营造文化的认同。另外,通过进一步的访谈,我们还发现,旅游开发活动虽然对居民整体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微弱,但局部的影响比较突出,如对青少年群体的调查发现,旅游开发活动宣传或提倡的文化内容对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明显,这也符合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特点,可以说社区的旅游开发活动对生活在其中的青少年文化价值观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研究以山东聊城东昌古城旅游景区开发为例,通过对旅游开发导致的局部地区、短期内剧烈文化变迁的观察,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社区文化认同情况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构建了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景区文化再造作用机理的结构模型,全面地梳理了引发社区文化认同的相关变量范畴。发现社区情感(社区依赖程度、社区归属感、社区身份感知)和文化价值观(文化价值感知、文化价值判断、文化价值取向)是社区文化认同响应旅游景区开发作用内在机理的两个主范畴。居民对社区历史文物认知(包括社区历史人物、特产认知以及社区风俗、文化符号和语言认知)的变化会通过社区情感和文化价值观这两个主范畴进一步影响社区文化认同,而社区环境认知(社区物质环境认知、政策环境认知、人际环境认知)同样通过影响两个主范畴实现对社区认同的干预。在目前情景下观察,社区历史风物认知和环境认知对社区情感的影响较文化价值观更为明显。由扎根理论推导出的模型根据对应范畴和典型关系结构将主范畴分为不同的维度,这些维度的划分具有人文地理学意义上人地关系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与现有文献的不同在于把社区文化认同从一般意义上的社区精神文明中独立出来,并将外界文化再造活动作为独立的干预因素,借助旅游项目为研究依托,使得居民对地域文化再造后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看起来更加准确、清晰。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影响居民社区文化认同的心理变量除了前人提到的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外,在旅游开发背景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再造后的文化与原文化所存在的本源联系,以及居民对这种文化同自身利益关系的感知。由此可知,在以地域文化为依托的旅游开发中,充分考虑“源文化”的传承,尊重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是开发的前提和基础,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社区历史风物的发掘、宣传,还是对环境的建设、改造都要关注对居民的情感和文化价值观带来的影响,使新文化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得到外部世界的承认,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文化健康发展,也才能符合旅游本身异地体验的特点,才可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