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唐卡的艺术形式特点探究

2015-02-26 09:42刘娟
文教资料 2015年7期
关键词:彩带唐卡色彩

刘娟

(青海师范大学 美术系,青海 西宁 810008)

1.引言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

唐卡多画于布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其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藏民族风格。

唐卡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等等。它们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唐卡的品种和质地多种多样,但多数是在布面绘制的。另外也有刺绣、织锦、缂丝和贴花等织物唐卡,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将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唐卡绘画艺术是藏民族文化的奇葩,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至今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唐卡艺术是中华民族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唐卡的艺术形式

唐卡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空白,尺寸一般是长75厘米,宽50厘米,除条幅形唐卡外,还可以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大幅的长1.10米,条宽约3.5米。

由于唐卡的画法多种多样。人们主要是依据画面底色的不同色彩区分“止唐”(绘画唐卡)的种类:(1)彩唐:一种用各色颜料画成背景的唐卡。

图1

这是一幅常见的唐卡,画面色彩艳丽而丰富,用色单纯而明亮,是唐卡最常见和最基本的色彩特点。既反映藏族民众单纯朴实的民族性格和审美特征,又反映唐卡表现的纯净美好的宗教世界。

(2)金唐:一种用金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图2

金色因黄金的昂贵成为一种高贵的色彩象征,用其表现神圣的宗教世界自然也是一种心理追求。但黑白灰和金银色是色彩中比较稳定的色彩,任何颜色与之相配都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尤其是金色,既绚丽醒目又能与其他色彩协调相处,是中性色彩中比较活跃的色调。

(3)朱红唐:一种用朱红色颜料画背景的唐卡。

图3

朱红色几乎是波长最长的色彩,是自然界最醒目的色彩,用朱红色作为底色在绘画中面临诸多麻烦,原因是在如此高纯度、如此醒目的底色上作画很容易造成要么其他颜色变灰的倾向,要么其他颜色难于与之相处,或者被其压抑难以显露本来的色彩特点。在这幅唐卡中,采用白色线条绘制,用简单的明暗对比解决问题,避免朱红底色上其他色彩难以安身的问题,同时由于红色高纯度的色性,使白色这种中性色看上去有了一点冷灰色的色彩感觉,使画面在简单中得到丰富。正因为如此,画面正中出现的绿色并没有与红色对抗而使画面分裂,正是大量白色线条的协调作用才使此画更完美。

图4

(4)黑唐:仅用墨色画背景的唐卡。

黑色是中性色中最压抑的色彩,因其消极特性,所以常常使其他色彩十分艳丽。因为此画表现的是宗教题材,由于画面需要,不能使画面过于喧闹,因此艺人们常常采用中性的银色线条作为主要色彩,在此基础上再配以低纯度的暖色,使画面静中有动、稳中有变,产生极其优美的色彩感召力。

3.唐卡的构图特点

唐卡中最常见的表现对象是佛像,一般中心位置人物就是佛,从画面上角开始,围绕中心人物,按顺时针方向安排故事和场景。每轴唐卡画一般描绘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井然有序。整个画面统一在一个大的基调上,以求构图的完整性。有的唐卡面积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但在构图上仍然注意其完整性,注意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画面尽管十分壮观,但仍然不乱不断。

4.唐卡的装潢形式美感

唐卡绘好之后,要在画面四边缝裱丝绢,叫做“贡夏”,其尺寸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贡夏”的下幅长度占画面部分的二分之一,下幅显得稍长;上幅长度占下幅长度的二分之一,或者说占画面部分的四分之一。例如,一个唐卡画面宽是40厘米,高60厘米,下幅长度就是30厘米,上幅长度是15厘米,侧幅宽7.5厘米。

此外,很多唐卡在画面四边围有两道红色或黄色的丝带贴面,藏语称之为“彩虹”。每道丝带的宽度是侧幅(即所裱丝绢的左右边)的一半;如果仅有一条丝带,宽度便是侧幅的四分之一,侧幅的其他四分之三自然是丝绢衬裱面。

有时可以在“贡夏”的下幅中央看到一块绚丽精美的锦缎。这块锦缎可以是任何颜色,可以是正方形、横长方形或竖长方形。锦缎位于唐卡下幅的中央,占下幅面积三分之一,叫做“敦嘎”或“托居”。有时在“贡夏”的上幅中央也有一块锦缎。

唐卡背面的裱衬物可以是棉布、丝绢、锦缎等。一般来说,里衬只裱糊唐卡的“贡夏”部分,不裱糊画面部分;也有给唐卡整个背面都裱上黑衬的。还有一些唐卡,虽然背面全裱,但裱好之后用揭开画面与衬布之间茬口的办法把画面正对的里衬部分切开三个边,以便看到写在唐卡背面边上的文字。这种情况下,除了人们要揭开衬页看背面文字的情况外,平常唐卡画面背面与里衬的两个底边都固定在一起。

唐卡前面的两个边最后要用红线锁边。在缝裱用一个叫“唐薪”或“止薪”的圆木棒市将唐卡的底边卷好并将其撑住。根据唐卡的大小确定“唐薪”的粗细。一般“唐薪”的长度与唐卡的宽度基本相同,两端可再长出唐卡宽度的3厘米,两端套上用金银或青铜制成的套盖。有了“唐薪”之后,把唐卡卷起来就方便多了,故唐卡又称卷轴画。

在唐卡的顶端还有一根扁平木条叫“卡薪”或“贡薪”。木条越往两端越细,以致从截面看就像一个小木楔,把“卡薪”缝粘在“贡夏”和里衬之间,长度与唐卡宽度相同,两边不要突出来。

唐卡前面有一面能盖住整个唐卡,通常用丝绢制作成的面盖。面盖用红色、黄色、蓝色丝绢条交替缝合而起,或者用一种颜色的丝绢作面盖。面盖缝在唐卡的顶端,面盖中央还有一些褶子。画有本尊、护法神的唐卡,其面盖丝绢有白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不过这类唐卡的面盖丝绢彼此不缝合在一起,都是相互分开的。沿唐卡面盖上部缀有一排有褶子的挂布,下垂约8厘米,用红色丝绢制作。

假如将唐卡宽分为四份,其中左右两边的四分之一处垂有两条彩带,每条彩带的宽度等于“贡夏”侧幅的一半。彩带一直垂到唐卡的底边,彩带底端呈鸟喙形,叫“小鸟嘴”。在唐卡顶端,两条彩带中间有一条系住上卷面盖的红绳,待面盖上卷后用这条红绳把它折叠系好。红绳上面还有一条布绳用来挂整幅唐卡,或在唐卡卷装后用布绳把它扎好。

5.结语

唐卡是藏族文化艺术中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艺术风格。在藏民族生活中有着异乎寻常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围绕唐卡艺术,从各个角度证其艺术特色,即唐卡艺术是受多元文化影响、具有独特传统工艺、绘画表现手法和民族特色的宗教艺术。通过具体阐述和分析,我们从唐卡多变的构图形式和内容、绚丽的色彩及丰富的造型中领略到这种艺术形式的无限魅力和藏民族历代艺术家精湛的技艺,进一步领会艺苑奇葩——唐卡艺术的神韵。

[1]马成俊.热贡艺术[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82.

[2]郭廉夫,张继华.色彩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114.

[3]费雷尔.归溢等译.色彩的语言[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95.

[4]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上册[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146.

猜你喜欢
彩带唐卡色彩
眼花缭乱彩带舞
需要多长的彩带
浅谈唐卡文物的保护修复——以馆藏清代活佛像唐卡为例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让句子变成彩带
神奇的色彩(上)
精湛的唐卡与金工技艺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阐释唐卡保护——以故宫博物院的唐卡保护为例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