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转型下的编辑工作解析

2015-02-26 18:48:03刘秉军西安日报社陕西西安710065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6期

刘秉军(西安日报社,陕西 西安. 710065)

传统媒体转型下的编辑工作解析

刘秉军
(西安日报社,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当前,在媒体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下,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拓宽信息来源和信息传播途径,实现转型,已然成为传统媒体的当务之急。在媒体转型的背景下,编辑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本文在传统媒体转型的基础上,对编辑工作在转型中的角色定位和适应转型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编辑工作的进步提供具体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编辑;工作转型

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整个媒体传播的整体形态,信息的大容量传播和高效传播,给传统媒体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1]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媒体要想获取有效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在传播内容的新颖性方面下功夫。相对于新媒体来说,传统媒体文章的原创性、公信力和权威性是新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这个基础上,增强内容的精度和深度,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能够有效地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做好转型工作,对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在传统媒体转型背景下编辑转型的重要性

(一)提高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精度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传统媒体的发展离不开传播内容精度的提升。在网络化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进行工作转型,充分提升自己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的优势,从海量信息中选取有价值的信息,对其进行深度解读。同时增强编辑人员的创新意识,延长新闻的生产链,延长新闻的传播价值链,[2]充分增强传统媒体传播内容的精度,使其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二)提升新闻价值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的传播路径、信息收集渠道、报道方式、传播内容和双方互动方式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并且受到网络媒体高度共享性和覆盖性的影响,新闻会出现极大的同质化现象。[3]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编辑完成工作转型,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对相关题材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通过转变视角、挖掘深度、版面简洁化等,从而实现充分提升新闻价值。

(三)完善个人技能

编辑工作转型,对新媒体编辑技能进行充分掌握,努力适应各种媒体的传播特性,对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从全局观念出发做好新闻策划工作,做好与信息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工作,提升新闻判断能力,提升语言功底,以完善个人技能,顺应媒体转型的发展。

二、在传统媒体转型背景下编辑工作转型措施

(一)提升信息挖掘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互联网的页数在8亿以上。如果一个人以每秒一页的速度进行浏览,也要在废寝忘食的状态下用25.33年的时间看完。[4]由此可见,网络新闻的数量是巨大的,同时其内容也是庞杂的,网络新闻因为这个特点被专家誉为“信息沙漠化”。因此,编辑工作转型,最基础的就是要提高信息的挖掘能力,做好新闻的选择工作、策划工作和编辑整合工作。挖掘出来的信息价值取向要正确,要具有独特的新闻价值。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要充分增强编辑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信息的判断能力。

(二)做好编辑角色定位工作

在传统媒体转型时代,编辑角色也会发生一定的转变,逐渐由审读编辑转向深度加工编辑。审读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完成稿件组织、稿件加工、稿件校对、稿件出版等内容。而在传统媒体转型时代,在海量信息面前,传统媒体发挥其价值的领域在于提供具有价值的内容。在提升编辑挖掘内容的能力之后,如何选取有效的传播途径就成为另一个编辑工作需要面临的问题。由此可见,在传统媒体转型下,编辑工作一改传统的“审读编辑”,逐渐转变为集信息筛选、综合处理、定向传播三者为一体的“深度加工编辑”。[5]在这样的形势下,编辑除了要对新闻价值进行判断之外,还要对新闻传播平台进行合理的分配,此内容主要包括:新闻的报道角度、新闻的传播方式、传播技术,以及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增值产品等。由此,编辑有承担其“产品设计师”这一职责。编辑人员要将自己的工作进行合理的定位,适应角色转变,,以尽快适应传统媒体转型。

(三)创新编辑理念

传统媒体转型对编辑人员的技术手段与新闻业务技能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编辑人员的新闻出版理念产生了冲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编辑人员应创新编辑理念。首先,要强化编辑人员的学习意识。编辑人员创新编辑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完成:

第一,加强学习,优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随着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传统媒体转型中,版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在传统媒体转型下的编辑人员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规避侵犯知识产权等事件的发生,把好作品的法律关,将法律侵权诉讼事件的发生概率控制到最小。

第二,强化网络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数字化时代,传统媒体转型不可避免地要融入其中。因此,编辑人员要强化网络意识,熟悉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对有关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和网络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其次,要熟悉各种媒体软件的操作技术,要能够处理文字、处理声音、处理图片、处理视频等多种信息资源,以推进编辑工作的现代化,以很好地适应传统媒体转型的需求。

第三,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受众的满意度。受众支持是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支持。因此,在传统媒体转型工作下,编辑要以受众为本位,强化服务意识,满足受众需求,以提升受众的满意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编辑要优化信息收集方式,在海量信息中有效地提取所需信息。例如,充分利用权威新闻网站、网民论坛,将其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创造出高效的信息收集方式,以充分了解国内外最新的舆论发展方向。其次,要对客户需求进行详细了解,研究受众的需求规律,从个性中挖掘共性,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报道,以激发受众的兴趣,提高受众的满意度和支持。

第四,强化创新意识。在传统媒体转型的过程中,背景不同的媒体其读者的需求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要增强编辑的技能之外,还要创新编辑人员的智慧、创新新闻的策划方法、创新新闻的发行手段,建立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方面可以参考《今日美国》的做法,将头版文字控制在300~500字左右,将其更多的声音、图像和文字等内容以“链接”的方式与网络连接,在报纸末尾注明网页的链接路径。[6]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对报纸内容进行补充,可以有效地缩减篇幅,降低报纸印刷成本,提高报纸的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满足受众快速阅读的需求。

(四)加强编辑能力培养

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周期和媒体技术的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编辑工作成了一个开放的空间,为了适应传统媒体转型的要求,对编辑人员进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编辑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成:

第一,完善学习平台。首先,传统媒体要制定编辑定期学习的相关策略,加强对编辑进行引导工作,完善编辑的定期学习制度,激发编辑的学习热情。其次,要在数字化出版平台内部搭建编辑与作者协同工作的平台,促使编辑、记者、版式设计、审稿等工作人员可以在分工工作的同时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以编辑为主体进行协同工作,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编辑进行心理培训,让编辑在与读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切实的把握读者的心理特征,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内容。

第二,强化制度保障。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采编机制。在电话和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信息采集中心,在报纸和网络的双重作用下策划报道,实行素材共享。其次,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在采编管理与编辑考核中纳入网络因素,提高编辑稿件的质量,其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网络对文章的转载率,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被中心网站转载、被中心网站转载并刊于头条或首页、被转载,根据各个层次设定合理的加分,以此来激发编辑的创作热情。

第三,加强新闻策划工作。在传统媒体转型下,编辑人员要把握市场动态,加强新闻策划。首先,以新闻规律为基础,结合丰富的现实生活,提取其中的亮点和最受众人关心的话题。其次,要对新闻的实效性和前瞻性进行合理地把握,要将把握热点和引导热点相结合,将事后策划与实时策划相结合。最后,完善观察视角,培养全方位的观察能力,提高作品的附加值。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转型成为必然趋势。传统媒体转型为编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编辑人员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提升信息挖掘能力、做好编辑角色定位工作、创新编辑理念、加强编辑能力培养。随着转型的推进,编辑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工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跃明.编辑工作如何适应纸媒数字化转型[J].信息化建设,2012(9):63-64.

[2]苏月.媒介融合背景下报纸编辑工作的转型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2):287-288.

[3]德吉.信息时代报纸编辑工作的角色定位分析[J].科技传播,2015(2):186-188.

[4]乔勇.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如何转型[J].新闻研究导刊,2015(9):75+120.

[5]甄真.媒体融合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转型[J].科技传播,2015(2):238-239.

[6]李丽娟.全媒体时代广播电台编辑转型的思考[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2(10):33-34.

作者简介:刘秉军,男,本科,西安日报社编辑,研究方向:报纸编辑。

中图分类号:GG221133......

文献标志码:AA.......

文章编号:11667744--88888833(22001155)1166--00119944--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