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燕(临沂广播电视台 音乐广播,山东 临沂. 276000)
浅谈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对音乐的选择与把握
刘燕燕
(临沂广播电视台 音乐广播,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当我们打开收音机,里面传出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们的身心都会跟随这些音乐而起伏,我们的思绪也会跟随这些音乐而清晰。如何编排音乐可以得到听众的共鸣,如何选择音乐而得到大众的欢迎,这是作为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考虑和研究的工作内容。本文基于此,探析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对音乐的选择和把握,以期可以将音乐类广播节目做得更好。
关键词: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音乐选择和把握
音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自有人类之始,就有了音乐的存在。广播的发展也同样历史悠远,已达百年之余。音乐与广播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广播将人体所有器官“闭合”,仅仅留下耳朵来欣赏音乐的美妙。没有外界的干扰,可以让人更加用心去体会音乐的情感。但是如果此时如此美妙的音乐却因为主持人对音乐的把握不够准确,选择不够到位而使音乐的动听度大打折扣,那么可以说是音乐类节目的失败,更可以说是主持人的失职。因此,作为一名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就需要对音乐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精准的把握。只有对音乐选择和把握都到位,才能将音乐类广播节目做好,才能让更多的人喜欢音乐类广播节目。
主持人想要对音乐有准确的选择和把握,首先就要了解音乐的特性,只有了解音乐的特性,熟知音乐的内涵,才能对音乐的编排和播放有自己的认知和安排。
(一)音乐的人文性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影响力、最有感染性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无声的情感交流。音乐绝非只是听到的简单音符和几句歌词,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修养。不同的音乐类型、不同的表现方式都表明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演唱者、演奏者等不同的身份。跨地域的音乐还能够灵动地表现不同民族、不同风俗的特点。因此,音乐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二)音乐的情感性
好的音乐是有情感的音乐,无论从音乐的旋律、节奏,还是音乐的音色、力度、调式无不渗透了作曲者、演奏者、演唱者的情感。有情感的音乐才能够打动人,才能够与听众产生共鸣。不同的情绪听不同的音乐,所产生的内心的悸动也会不同;不同的经历听不同的音乐,所产生的内心的共鸣就会不同。主持人应当深谙音乐的情感,甚至应当了解歌曲的由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音乐的脉络。
(三)音乐的抽象性
音乐不像我们日常所见到的事物,可以看到摸到。音乐是音符的组成,是声音的组织,其是抽象的、非语言性的。我们看到的音符,感受到的音乐的情感,听到的优美的旋律都是抽象的。它能够让我们哭,让我们笑,可是我们触摸不到也直观看不到。我们只能够产生一种或美好或忧伤的幻想,会有丰富的记忆或者憧憬进入我们的脑海,让听众产生独一无二的个人审美。
(一)所选音乐与策划的目的不一致
音乐类广播节目每一期都会有一个主题,在本期节目主题背景下所选择音乐要与节目主题相贴合,与主题方向相一致。如果节目中毫无顾忌、毫无目的的使用音乐,只能让音乐的编排成为节目的负担,主持人的主持工作也会受到影响。
(二)音乐的内容与主持语言不协调
一档音乐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和音乐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主持人在音乐的选择上要保证音乐与主持的语言相协调一致。广播语言内容丰富,包括主持人的语音、语调都会对节目产生影响,音乐的内容与主持语言不协调会让节目陷入不伦不类的境地,音乐的快慢节奏把握不好,削弱节目的语音效果,流失听众的忠诚度。
(三)音乐与音乐之间的衔接不紧凑
主持人对音乐的选择更多的应当是从音乐的风格、情绪、表现形式、年代等因素来进行定位的,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格,其所具有的情感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进行音乐转换时候要让音乐有自然的过渡,而不会给听众的感觉是突然的转变和突兀的感觉。音乐之间转换的不紧凑会让音乐表达的情感断裂,节目出现不连贯性,节目的类型及特点也会因此产生混淆和混乱。
(四)缺少对音乐的细致分析
主持人对音乐进行选择,除了需要考虑音乐给人的抽象感官感受之外,还要对音乐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观众对于音乐能够感受到的是音乐的曲调、歌词,而作为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来说则需要懂得音乐的节奏、节拍、织体、速度、配器等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当前阶段主持人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加强,需要对音乐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节目在进行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听众收听到悦耳动听的音乐,更能够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增长音乐见识。
(五)缺乏从听众角度选择把握音乐
现在主持人对音乐进行选择和把握时候,缺少从听众角度对音乐进行掌控,而仅仅从自身喜好考虑出发。主持人在对音乐进行选择时候缺少换位思考的角度,则会让听众与主持人产生距离感,难以让节目与听众产生共鸣,更无法得到听众的认可和欣赏。并且因为广播的受众范围较广,主持人如果没有从听众角度对音乐进行选择和把握也会让难以体会到音乐的美感,更无法通过音乐认可主持人,认可音乐节目。
(一)把握音乐的特性
作为一名音乐类节目主持人,想要做好音乐节目,首先就要身先士卒,自己要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无论是音乐的节奏、速度还是音乐的理论知识,或者音乐的作词作曲都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尤其要把握好音乐的特性。音乐类节目就是要将好的音乐展现给听众,所以节目中要充分展现音乐的特性,要将音乐的人文性、情感性充分进行表达,听众才能从音乐的每一个音符中、从音乐的每一个节奏中、从音乐的每一句歌词中完整体会音乐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
(二)音乐的选择与把握与节目策划同步进行
音乐的选择和把控,要与节目主题相一致。主持人在进行音乐的选择和把握时候首先要对节目策划的主题进行详尽了解,任何一个音乐的选择都要契合节目的主题。因此,主持人可以参与到节目的策划中,同时对策划的目的进行准确把握。然后再根据节目每一个环节的需要进行音乐的安排和设置,让音乐的选择与节目的需要相吻合,这样可以让音乐和节目保持在一个基准线上,保持在同一个旋律需求下,做到音乐与节目的无缝结合。
(三)音乐的内容与主持语言保持协调
主持人在进行音乐的选择时候,要考虑到自身语言的特殊性。例如,在进行调侃诙谐的主持时候,选择的音乐应当也同样是诙谐的、欢快的,在进行悲伤的或者伤感的主持风格时候,所选择的音乐则应当是缓慢的、低沉的。因此,主持人在对音乐进行选择和把控的时候,一定要契合自己想要运用的语言,音乐与语言内容或者腔调不一致,会给人一种违和之感,甚至让听众产生腻烦情绪。
(四)音乐间的衔接紧凑不凌乱
音乐类广播节目对于音乐的需求比较大。因此,音乐在节目中不间断的出现是其节目特点之一。主持人要做好音乐的衔接工作。每首音乐的风格不同、其内涵的情绪不同、表达形式不同,如何做好音乐的过渡,需要主持人不仅掌握每首音乐的乐感和韵律,也要把握好节目的节奏。如在进行欢快节目环节时候,所播放的音乐就应当是欢快的,当接下来的节目属于悲伤环节时候,则可以通过一两首平静的音乐进行过渡,缓解听众因为沉醉于欢快的情绪中突然转变而造成的不适应。同时每首音乐的衔接要平稳而紧凑,主持人要做画龙点睛的点评,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承接,让整个节目保持连贯性。这样听众所感受的音乐节目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且让听众的情绪与节目保持统一。
(五)对音乐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
主持人在进行音乐的选择和把握时候,要注意对音乐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对音乐进行准确的判断。有些音乐节奏轻快,但其表达的情感并不一定便是欢乐的主题,有些音乐平缓,反而可能会给人一种舒适、放松的感觉。因此,主持人在进行音乐挑选时候,一定要懂得音乐的来龙去脉,把握音乐的内涵和真正情感的表达,这就需要主持人对音乐进行深入的剖析,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研究。
(六)换位体会音乐情感
每个人对同一段音乐的感觉不尽相同,所以主持人不能只是单从自身角度出发去体会和感悟音乐,更多的应当是从听众的角度出发,体会音乐所能够表现的内在。主持人平时可以将自己放在听众的角度多听一下自己主持的节目,从中发现自己节目的瑕疵,找到音乐选择的不当之处,从而更好地对音乐进行选择和把握。
音乐是美的表述,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作为音乐类广播节目主持人,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听众,将音乐的价值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在音乐中完成情感的倾诉。同时主持人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对音乐的感知和体悟,从而成为音乐节目的主导者,引领听众走入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庆云.广播节目中音乐编辑素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2]贾莉莉.广播音乐节目主持人的素养分析[J].科技传播,2014(21):19-11.
[3]孙继红.浅析音乐节目主持人的音乐素养[J].新闻世界,2015(01):50-51.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6-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