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兴青 冯彩霞
(作者单位:临朐县广播影视中心)
地方电视台如何让民生新闻更好地贴近百姓
赵兴青 冯彩霞
(作者单位:临朐县广播影视中心)
摘 要:近年来,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喜欢和认可,因为它涉及的是百姓的身边事,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同时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举措进行报道和解读,反应了老百姓最朴实的需求。地方电视台既有优势也有劣势,要使本地的民生新闻稳健地发展下去,还需要更好地贴近百姓。本文从地方台的实际出发,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就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如何更好地贴近百姓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贴近性;
近年来,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得到了蓬勃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新问题。比如,观众在新闻中的互动参与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再比如新闻事件太琐碎,表达肤浅,将镜头过于集中地定格在一些生活小事、怪事上;报道目标群体的范围还有所局限等现象的出现,抑制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那么,如何让地方台的民生新闻健康、长久地发展,笔者以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其科学地贴近百姓。
2.1 在新时代,要利用全媒体背景下的丰富资源,迅速与老百姓加强联系,以便于在第一时间更快地了解百姓身边新近发生的大情小事。我们知道,民生新闻主要关注的是老百姓的身边事、烦心事、稀奇事等日常小事,以平民的视角来关注和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生产、生计、生命,这类报道首先要强调抓住新闻的时效性,准确、快速地报道新闻事实,通过记者的现场采访、调查跟踪等方法进行采、编、播。事实上,提高时效性,最主要的是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直接、真实的报道。
而目前地方电视台由于设备相对落后,从业人员业务能力职业水平参差不齐,电视媒体管理理念落后等原因,容易导致新闻报道不及时,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如何在硬软件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加强民生新闻的时效性,正成为许多地方电视台面对的课题。
当前,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与群众联系的新渠道更加多样化,互联网、手机、微信平台等新媒体,都可以迅速建立起与之联系的新渠道。比如临朐电视台的《临朐新闻》栏目就利用自己的微信平台征集“学雷锋 寻好人”活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增加了百姓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也使得这些好人真正能够从百姓心中来,更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掌声。
在微博、微信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意见最为常用的工具的同时,还具有不少的优势。拿调查类节目来说,电话调查往往存在只有数字、难以收集民情民意的缺憾,而微信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它能发起投票,收集网友评论,报料新闻事件,为节目提供更加丰富、生活化和贴近性的观点。现在,临朐电视台的许多民生新闻就经常将微信征集到的图片、视频、观众反馈、评论用在节目中,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热情参与。因此,将全媒体平台发展成电视栏目与观众互动的平台,是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努力的方向。
2.2 立足本土,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播群众所需。民生新闻被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来说,尤其是县级电视台,农村人口占到了绝对多数,因此建立一种真正为农民服务的载体不能缺少。所以,笔者认为,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果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和更高的社会公信力,关于农民题材的报道应该成为报道的主体。
这就需要在传媒的实践运作中,记者、编辑、主持人要具有“农民意识”,多一些“农民视角”“农村视角”“农业视角”,主动将镜头伸向农村生活中尽可能多的角落,切实关注农民的疾苦、需要和情感,自觉充当农民与外界全方位交流、互动的使者。
民生新闻是以与百姓日常经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的一种电视新闻体裁。对一些农业大市或农业大县来说,加大对农业的宣传必不可少。潍坊电视台推出的《四季禾风》栏目,自开播以来,收视率和收视份额逐步攀升。而临朐作为农业大县,是大棚果基地和养殖基地,目前也把农业的民生新闻列为宣传重点,既服务了经济发展,也能进一步拉近与农民的距离,真正地贴近百姓生活。
另外,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的提高及其在正常维权道路上所遭遇的挫折,农民越来越多地寄希望于媒体能够帮助其解决纠纷与矛盾,因而对地方民生新闻有较高的期望值。临朐电视台开办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女生组》就在这方面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评。该栏目把镜头对准群众,对准“三类矛盾”,即在现代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之下,导致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离婚、婚外情呈上升趋势,由此引发的老人赡养纠纷、子女抚养纠纷、家庭财产纠纷等矛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等新政策与遗
留问题的矛盾;以及一些村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导致在村庄规划、房屋搬迁、道路修建等方面欠账较多引发的一些问题。栏目把为老百姓解决这些问题作为切入点,主动服务群众,回应群众诉求。通过协调解决群众之间的生活琐事,化解了隐藏在基层的矛盾和纠纷,不仅和睦了邻里,和谐了社会,也使得地方电视台真正成为农民群体的代言人,自觉担任了农民利益的呐喊者。所以,在农民这个目标群体上进一步扩大范围,也是地方电视台更好地贴近百姓的一条重要途径。
2.3 抓住热点,推出“独家”新闻。热点问题,就是百姓所关注的、百姓眼中的热点,这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把热点新闻报道做到“独家报道”,才能让观众喜欢看,该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彰显。
举例来说,临朐老龙湾是全国72大名泉之一,是临朐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2014年6月,老龙湾发生了断水干涸,这是全县上下普遍关注的大事。临朐电视台的《周末报道》栏目先后通过《打好老龙湾攻坚战》《老龙湾:打开复涌的问号》等多篇报道及时回应了社会的关切。同时,也向民众宣传了临朐县委、县政府在封井保全等工作中做出的多方面努力,在这一层面上,彰显了民生新闻的厚度、深度和高度。这可以说是体现了“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采访选题定位,在报道选题上凸显了新闻的价值,采制播出切实反映公众利益,新闻价值含量高的新闻。这既强化了新闻的贴近性和服务性,也满足了老百姓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的渴求,所以得到各方一致好评。
2.4 打造一支躬身实践“三贴近”的编辑记者主持人队伍,转变文风。地方电视台处在基层,最大的优势是更贴近当地群众。地方电视台要想创作出贴近百姓生活的作品,就要求编辑记者不仅要坚持实事求是,遇事要调查研究,还要养成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社会的作风,加强对社会变化情况和群众生产、生活实践的了解。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求记者转变文风。这要求记者下大力气提高文化品位,还要有灵活多样的写作手法。从而在语言上更贴近百姓。都知道,“地方性语言”是“保持新闻的地方接近性”最有力的元素,当主持人的语调变平和了,语言变生动了,就更能增强节目的贴近性。当然,这也需要主持人在主持风格上和形象上要贴近百姓。毕竟,浓厚的地方特色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归属感,从而喜爱上这档节目。
地方电视台要想使自己的民生新闻更贴近百姓,提高竞争力,说到底,就必须加强节目内容的本土化和接近性,强化观众的互动性,并不断拓宽目标群体范围,用内容鲜活的节目来服务本土的经济,服务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这也是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魅力所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和新闻媒体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地方电视台一定会使自己的民生新闻拥有更加广泛、更加坚定的受众群,从而走出一条更加健康的持续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