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新闻短评的写作

2015-02-26 15:38:13虎晓艳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形式

虎晓艳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电视台)

试论电视新闻短评的写作

虎晓艳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电视台)

摘 要:电视新闻短评是电视台对某条新闻的立场观点的表达,是电视台“声音”的表达,亦是人们判断一个电视台新闻节目政治水准和思想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作用不容小觑。目前电视新闻短评形式出现记者感言、评论员等多样化,这就要求短评必须把握新闻真实性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贴近性和互动性。

关键词:电视新闻;短评;形式;写作原则

近年来,随着电视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电视新闻在时效性上有了大的突破。随之而来,仅仅靠新闻事实的播出,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受众对资讯的获取,在单条新闻之后编发相应的短评越来越成为一种必然。从央视的《新闻联播》到省级台联播类新闻,再到各地市级电视新闻,无不在加大新闻短评的份量。这里笔者就当前电视新闻短评的写作做一探讨。

1 电视新闻短评的作用

电视新闻节目由新闻和评论两大块组成。新闻对事实进行报道,评论对事实进行评说。而短评是电视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以短小精悍见长。它代表电视媒体对刚刚播发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说,揭示事物本质,说明某种问题,表明某种态度观点。如匕首和投枪,对社会假恶丑进行无情鞭挞;或如一缕春风一壶香茗,给人温暖和关怀;甚或如邻家长者,给人以谆谆教导真诚提醒。

电视新闻短评是电视台对某条新闻立场观点的表达,亦是人们判断一座电视台新闻节目政治水准和思想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没有电视台“声音”的电视新闻节目是跛脚的;“声音”微弱的电视新闻节目其公信力是会大打折扣的。作为主流媒体,面对新闻事实的报道,新闻短评必须要跟得上,要旗帜鲜明敢于亮剑,要坚定信念摆明立场,要褒扬真、善、美,鞭挞社会丑恶现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2 电视新闻短评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电视新闻短评最常见,且比较传统的表现形式就是播音员在演播室出镜播音,第一句话基本都是“下面播发本台短评”。而近些年,电视短评在这以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开始求新求变,也就出现了短评的多样性。

2.1 以记者感言的形式出现

一条新闻编发,记者从采访者和经历者的角度有感而发,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事实做一番评论,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2.2 以本台评论员的形式出现

目前很多电视台都引入了本台评论员这种方式来弥补电视媒体评论较弱的局面。当一条新闻刚刚传播,主持人会邀请本台评论员来做点评,其实也是几十秒的短评,亮出了媒体自身的观点和态度。

2.3 以专家或特邀评论员的形式出现

电视人才难免对某些领域不专不精,所以一些媒体就在经济、金融、法律、社科等领域聘请一些专家来充当特邀评论员。假如播出涉及法制类的一条新闻,那么就会请法律专家来做评论,更具权威性和公信力,对传播效果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3 电视新闻短评写作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3.1 把握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原则

既然称其为新闻短评,那么必须在写作时以新闻事实为根本和前提。如果新闻报道的事实是缺乏深入采访的报道,短评自然就成了无本之木,甚至会出现不客观不公正的评论。一定程度上,电视新闻短评是对事实的延伸、信息的扩展,帮助受众进一步理解新闻事实,举一反三,了解更多的资讯信息。所以在写作短评时,如果不是该条新闻的采访记者,那么一定要注意认真核实采访稿件,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真实,以真实性为短评的基础和前提,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是记者本身在新闻稿之外写作短评,则一定要注意带着过浓的主观色彩看待事实本身,而要客观冷静,理智地写作评论。

3.2 短评写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短评既然是评,必须要有思想的支撑,有旗帜鲜明的态度、观点。针对一条新闻事实,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必须要吹糠见米看到本质,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基本道德规范标准前提下,发现问题,正确地认识事物,做出的评论要符合社会主流认同,不能去猎奇或为了标新立异犯了导向性错误。在主流价值观认同的同时,电视新闻短评还要兼顾受众的需求、态度和观念,不能高高在上,短评也要照顾群众的情感。对一些事情的点评既要讲道理讲法律,也一定要注意受众的心理上、感情上的接受程度。比如对暑期小孩溺水身亡的报道,短评一定要注意失去亲人者的伤痛、广大群众的同情,要诚恳评论,又不能刻薄或冷漠。

3.3 电视短评必须要有贴近性

多少年来,贴近性是对新闻作品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电视评论是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生发开来,所以往往容易出现贴近性差的问题。所以在写作短评时,必须要在新闻稿的基础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去了解一些背景材料,挖掘一些记者未写进去的却很有价值的素材,这样才能让评论论据更加充分,也就使评论更接地气,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播的新闻稿上面。

3.4 互动性在电视新闻短评中要得到彰显

传播技术的提高使电视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性成为必然。作为电视新闻短评,必须逐步摒弃那种自说自话式的评论,而应该注意引入社会各界的“声音”,让大众参与新闻评论,亮出自己的观点。新闻直播可以插播街头群众采访,各抒己见,也可以在随后的节目中以新闻反响来做后续,表现社会上不同的看法,从而使电视短评与受众互动性进一步增强。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传播(2018年2期)2018-12-07 00:56:26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2:58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新闻传播(2015年6期)2015-07-18 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