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普通话普及和语境形成

2015-02-26 21:56:11张帅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期
关键词:普通话语音规范

摘 要:普通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很多人在欣赏穿着形象的同时,也开始注重自身的语言形象。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开始留意并注重下一代的语言培养,尤其在一些南方地区,家长们尤其注重孩子在启蒙阶段所形成的的语言习惯。针对这一现状,从创造青少年良好的学习、语言环境到加大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鼓励青少年学习普通话,运用普通话几个方面,我提出以下几个想法和建议,希望对提高青少年普通话的学习有所帮助。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汉语普通话是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随着我国的社会发展日趋发达,普通话在社会交往应用的比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自己及下一代的语言培养。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学好普通话尤为重要,但现实是很多家庭只注重孩子的文化课方面的培养,甚至外语都已经超过了国语普通话的重要程度,特别是有一些家长,孩子的普通话尚未说利索,却要求一定要说好外文,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身处并经历了这样的教学环境,并见到了大多实例,根据我近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认为导致以上状况的有以下几个原因:

没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尽管在幼儿园的幼师当中,运用规范的普通话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规定,但很多孩子离开学校回到家中,语言环境便立即发生更改,变为最基本的方言,甚至很多家庭不允许孩子在家运用普通话,称之“见外”。可想而知,孩子语言习惯的发展将是多么滞后,也为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设置了障碍。

中小学系统教育中,基本很少设置规范的普通话教学课,很多学生只能在语文课上仅有的部分时间里了解并掌握普通话,运用就更少了。有些课堂,老师图省事,学生图方便,索性用方言直接授课。如此看来,正确运用普通话的同学反而成了不正常的“异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就如山东某小学的课堂中,老师在黑板上贴好白菜的图示,写下“白菜”二字,随即带领学生认读:“同学们请跟我学,这个字念bai,bei菜的bai”。这不是笑话,而是不规范语音教学的真实写照。

家长老师及学生本身对于普通话的认识不深,认为听懂即可,又何必说得咬文嚼字呢?比如我教的一个学生,从四川来,对于鼻音n和舌边音l的辨识就不清晰,在家时,所说语言互相都能听懂,换了语境就闹了笑话。例如,有一天,学校里吃间食,老师问这名同学:“你从家带来什么呀?”这名同学说:“ 脑脑(姥姥)给偶(我)带了留莱(牛奶)”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名同学也因此遭受了不该有的歧视。他的家长认识到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给他报了班进行学习。现在这个孩子也可以将普通话运用自如了。

不少学生没有建立好良好的语言习惯,总把认为好听的语言模仿着学。比如,认为某个电视剧好看,便学起演员的说话风格和发音位置,结果弄得一口港台腔,正经话都不会说了。还有一些孩子,整天嘴里都唱着含糊不清的流行歌曲,连歌手说话的习惯都要模仿,自己却觉得“很潮”。熟不知,在说的时候有多么难听。更有甚者,将当地方言中最难以辨析的语言当成顺口溜,早把规范的发音咬字仍在脑后。

针对以上这些现实情况,我认为推动和改进青少年的普通话教育势在必行。那么,该如何改善青少年的普通话学习,我提出以下一些想法。

1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改善青少年普通话教育的必要先决条件

要知道,想培育出鲜花必先有适合鲜花成长的土壤。语言环境对于青少年语言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提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氛围,写规范字,说普通话。2014年央视推出的规范字书写大会就开创了一个很好的先河,节目当中邀请许多主持人名嘴对比赛内容当中的普通话进行规范读音,我个人也在其中学习很多,相信这会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会对普通话和规范语言的使用起到先驱指导的作用。

2 改变家长、学生及教育者的思想认识

要让家长们认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这点并不难做到。“中国式”家长都盼望着子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提高学生本身思想意识就需要技巧。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有审美意识,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同样重要,这种思想越早传递、越容易形成,对于教育者,就必须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不仅在教学工作中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而且在推广普通话上也要起到带头及表率作用。

3 开设专门的普通话方面的教学课程

现在的学校第二课堂中重视让学生写一手好字,唱一首好歌,也应该发展让学生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尤其要通过播音主持专业方向的教师进行教学,使青少年在小学、初中阶段事半功倍地提高普通话水平,也是提高普通话技能的重要手段。

4 适当举办该类型的比赛、竞选活动

在学校已有竞选比赛项目中加入“普通话测试”一项,能够多方面促进学生对普通话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标杆典范,让学生在竞赛当中体验学习的兴趣。

那么,又该如何提高青少年的普通话实际运用水平呢?要知道,任何语言都是由基本语音、规范语法、常用词汇三要素构成的。所以,学习普通话一定要兼顾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但语音差异是造成朗读困难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学习普通话的关键是学习最为标准的规范语音,以下就是我就语音方面来谈如何具体地提高普通话水平。

4.1 采用兴趣教学法:以兴趣为主,带动教学

青少年对于普通话的兴趣并不浓厚,尤其是普通话的理论较为抽象、乏味,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在普通话教学中应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不同性格、基础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比如对于基础较差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应该多多鼓励,多加肯定、提高自信心在先,突破心理障碍,同时还可以多采用欣赏和趣味性比较强的教材,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从听、说、读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水平。比如,用耳熟能详的儿歌把一些有特色易叫错的字词和轻重、儿化等串联到一起,让学生反复听读理解,达到习惯成自然、烂熟于心。再例如对喜欢游戏、体育、动漫的学生可以编一些与之相关的素材进行练习。

4.2 采用尝试教学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提过这种教育法,它的实质是要让学生先进行实践,再从中找出自己的差距,最后由教师进行指导解决问题。目前,在许多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同样也可以运用到普通话的教学活动中。例如:我前面提到的鼻音“n”与舌边音“l”的辨读训练,教师可先不教授正确发音,而是让学生相互测试,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对方的错误,并试着去分析、改进,在学生尝试练习之后,教师再进行必要的指导,指出它们的正确的读音,帮助学生明确要领,注意两个读音之间的区别。

4.3 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养成习惯

首先,让学生多接触,多听规范普通话的音、视频材料、新闻节目等,让学生反思自己平时的语言习惯,找出语音缺陷,同时通过录音反复练习也能掌握正确的发音位置,让自己再说出这一语音时不再犯错,以养成良好的语感。

其次,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地说,主题不限,让他们慢慢适应用普通话去讲,让学生首先得到他人的肯定,接下来可以增加难度、变换主题,采用问答的方式,即可锻炼思维,又可保持普通话的运用流畅性。

4.4 运用其它学科优势,进行资源共享、互补

语言是一种感性,而说好它则需要用理性的技巧。比如有些儿童的儿化音说得不好,就可以运用数学当中的拆分结构来加以辅助。例如:“有个小孩儿叫小兰儿,手里拿着几个钱儿”“兰”的拼音是lan,尾韵是n,加上儿化便是ner,和“哪儿”音是一样的,当学生发“哪儿”音准确之后再找“兰儿”音便不难了(“钱儿”音等同理)。先将音节进行拆分,各个音都读清楚,再进行整合,就可以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普通话的学习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系统规范的普通话教学只占青少年教育的很少的时间,语言规范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还需要孩子的平时努力练习,随着普通话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普通话教学将在未来的各个领域积极开展,我国青少年的普通话学习也将会迎来属于它自己的春天。

猜你喜欢
普通话语音规范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电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8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电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10
对方正在输入……
小说界(2018年5期)2018-11-26 12:43:42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