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闻采写能够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专业造诣。为了提高新闻采写水平,工作人员通常利用逆向思维挖掘出更有价值的采写方法。逆向思维的另一种说法是求异思维,即运用与常规思维相反的思考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能得到新的发现,从而挖掘出独家新闻。本文对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实进行重新审编的过程即为新闻采写过程。新闻采写具有一定的社会舆论性,所以对新闻采写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极高。这需要新闻采写人员要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放在首要位置,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新闻的真实性展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使用逆向思维能够有效提炼出更具社会观察力的新闻,挖掘新闻内在真实性。
1 逆向思维的基本概念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也存在相互否定的对立面,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便能向自身对立的方向转变,这就是逆向思维的作用。简单来说,逆向思维就是朝着传统思维方式的完全对立面前进,运用反向思维进行探究,以此来寻找新的突破点。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中就能够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准确地挖掘被掩盖的真相,还原新闻的真实性。由此可见,逆向思维的实际作用是其他思维方式无法超越的。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很多词语表达,比如“求新求异”“逆其道而行之”“与众不同”等,诸如此类的很多词语都能够表达逆向思维的主要特征。
2 逆向思维在新闻采写中的应用
2.1 主动挖掘出的新闻
新闻,顾名思义,需要有所见闻才能够报道出新闻。按照常规模式,也只是发生某件事情之后,新闻才会陆续播报出来。但如果使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就能够打破这种常规模式,在没有新闻的情况下仍然能创造出新闻。例如,某年曾经出现过这一现象,各地积极免费举办春游活动,举办之初,电视荧幕和报纸上都在大肆报道此活动,但是媒体对其的关注度却少之又少。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分析探索发现,这些免费的春游活动其实面临着孩子多、志愿者少的尴尬局面,通过借助春游活动促使志愿者们投身于辅导孩子的工作中。所以,新闻工作人员采写了一篇关于《志愿者的忧虑:免费辅导,孩子多老师少》的报道。
2.2 小新闻挖掘出的大秘密
新闻的重要与否是新闻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一般情况下,新闻内容越重要,新闻的价值也就越大。相反的,一些繁琐的不值得社会关注的问题则显得没有什么价值。但在逆向思维的引导作用下,新闻工作者能在小新闻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大新闻。
1996年9月的《江西日报》就曾报道过一篇新闻,名为《我能摸摸火车吗》。这则新闻当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的佳绩,也是小新闻变成大新闻的典型案例。1996年9月6日是京九铁路贯穿江西老区的重要日子,作者就使用了逆向思维进行了新闻报道,这样写到:“京九铁路通车,举世关注,各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一事件”。根据其回忆描述:“在出发采访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京九铁路通车的所有相关资料,反复推敲设计思路,在路上采访群众的感人故事,在采访中将重点放在群众身上。火车夜半时分驶入赣州地区,那里的故事最为感人。因为那里的人世世辈辈盼望着火车通过,今日终于落实了这一愿望。凌晨,峡江站,数十个男男女女走了十几里的山路,不知道等了多长的时间,只是为了看这趟火车。凌晨2时50分,吉安站,十多个从没见过火车的妇女跑来好奇的问,火车有多长,我能不能摸摸?我的手脏,会不会把火车摸脏了。在返程路上,朴实的农民吹着唢呐来迎接,小伙子们为了见火车等了一天,老百姓们发自肺腑的真实情感表达,令人感动。”记者就是在这些不被重视的小事上采写出了大新闻,并获得了大奖。
2.3 将旧新闻翻新
新闻的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也是新闻的要求。合理使用逆向思维就能够将旧的新闻转变成新的新闻。这方面要求使用逆向思维发现旧闻的新视角,将旧新闻进行适当改变,就能够体现出新的价值。例如,有一年,一个偏远山区的村主任为了帮助村里修建公路砍伐林木而遭到判刑。笔者得知此消息时,已经报道过一段时间,慢慢淡出人们视线,所以笔者用逆向思维对旧新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新闻发生时在山区,农村群众乃至干部缺少相关的法律意识,为了扩建公路,盲目地触犯了法律条款。所以,就从“法律”和“情感”两方面出发,挖掘出新的新闻价值,并采写了相关文章,获得了好评。
3 结语
综上所述,逆向思维是新闻工作人员进行新闻采写工作十分有效的思维模式。在我国传统的新闻报道中,逆向思维可以说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在帮助新闻工作者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同时,以全新的视角开发出更有价值的新闻,改变我国新闻的采写方式,为新闻采写工作注入新鲜血液,使新闻采写工作不断创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此外,也激发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投身于新闻报道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