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律 陈沭文
(广西师范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现今我国新闻记者的舆论形象分析
周 律 陈沭文
(广西师范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新闻记者,曾是社会进步的代名词之一,然而近年来,他们却常常成为社会舆论争论的主角,其形象常常被打上“道德败坏”、“权利侵犯”、“无人性关怀”的标签。究其原因,是在社会转型的震荡期,部分记者的道德失范行为给公众留下了负面印象,加之公众媒介素养的普遍缺失,形成了对记者的习惯性偏见与谴责。我国社会合力重构新闻记者的形象已是一个重要问题。
记者形象;舆论;姚贝娜病逝报道;道德失范;公众媒介素养
新闻记者,这个媒体人的代表群体,曾因《泰晤士报》主笔的杰出表现,而在英国被誉为“无冕之王”。与此同时,由新闻记者引导的新闻媒体也往往被称为社会的“第四种权力”。然而,且不论记者是否拥有这么大的权力与力量,在现今中国,单就记者在社会舆论中的形象,就已十分微妙。
早在2010年,环球网就在11月8日记者节这天展开网络调查,在参与投票的八千多名网友中,有73%的人认为记者的形象是“负面”的,仅27%的网友认为记者拥有“正面形象”。[1]由此引发了“中国转型时期,新闻记者形象今非昔比”的感叹,虽然也有学者表示这只是网络民意,并不一定反应记者真是的社会形象。
然而,在最近的一年中,舆论场上有关于新闻记者的讨论层出不穷。从马航MH370失联到上海踩踏事件,从姚贝娜病逝再到记者卧底替考,许多新闻事件发生的同时,也伴随着舆论场上就中国媒体的报道水平、道德伦理以及新闻侵权等问题展开的争论。短短一年内,新闻媒介这个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多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面对公众的质疑。那么,在社会舆论中,新闻记者的形象到底如何?本文将通过分析2015年1月姚贝娜病逝事件针对记者的社会舆论,来窥视目前舆论场上的新闻记者的形象。
知名歌手姚贝娜于1月16日在医院去世,由于其生前与病魔抗争的事迹和杰出的音乐成就,这一消息广受公众关注。一时间,各路记者参与到事件的报道中,仅当天的媒体报道就达到了1810篇,主要内容是发布“姚贝娜病逝及捐献眼角膜”的消息。同时,事件激起了舆情热度,公众也纷纷在自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哀悼与尊重。然而,本是一个德行兼备、令人惋惜的乐坛明星的病逝事件,却在舆论的喧嚣中逐渐演化成了一场对新闻媒体的道德伦理的谴责事件。
舆论的转向源自于1月17日的两个事件。其一是某媒体人与姚贝娜经纪人相继爆料“深圳晚报三名记者伪装成医生助手进入太平间拍摄”。舆论一时哗然,网友开始在网络上声讨深圳晚报,不少明星也参与其中,仅该报官方微博于16日抢先发布的“姚贝娜病逝”的消息下方,就有超过百万次评论与转发,其中多为网友表达的愤怒之辞。同时,“记者假扮医生偷拍姚贝娜遗体”的相关报道与评论见诸各大网站,相关话题成为两日内最热搜索,而在18日与19日,相关的报道也进入传统媒体的视野,更有媒体以“新闻伤害”为视角评论此事。
舆论在另一个事件的催化下,转而关注其更为广泛层次的话题:“新闻记者的职业伦理”。早于深圳晚报事件的写成的一篇短文《记者们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着她的死亡》于1月17日在微信、微博、网络社区、网站上疯传。这篇据说出自新闻学专业学生之手的文章,将姚贝娜病逝当天在病房外参与报道的记者称为“秃鹫”——冰冷地等待姚贝娜的死讯。舆论焦点由此扩大到对新闻记者这个群体是职业道德的争论。
深圳晚报于1月17日晚,就“记者进入太平间拍照”公开道歉,但并未提及“偷拍”与“伪装”。“秃鹫”的说法在舆论场引起了大争论,冲动之后,媒体人、意见领袖和公众开始反思,大多数人对“秃鹫”的说法提出否认与质疑。事件最后以深圳晚报在22日头版澄清并否认“偷拍”结束,此时除少数网友直呼“被误导”外,社会舆论已趋于平静。
可以说,这个新闻事件已经不单单是对一位知名歌手的悼念与捐献眼角膜的讨论,更多的是社会舆论对新闻伦理的一次论争。无论是“偷拍”事件还是“秃鹫说”,这些造成舆论转向的事件本身其实疑点重重,其中更掺杂着很多谣言与冲动。然而,它们却最终导致了舆论的转向,笔者认为这与现今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有着莫大的关系。那么,透过这次事件的舆论,我们能看到新闻记者在公众心中的什么形象?
(1)侵犯权利。此次事件最为人注目的是“偷拍”。爆料人陈述深圳晚报三位记者伪装医生助手进入手术室后,网络上掀起一片讨伐之声,不仅仅是普通网民,娱乐明星、学者以及媒体人都加入了谴责的队伍。深圳晚报最后否认并澄清事实之前,几乎很少有人公开质疑这一爆料,很少有人思考记者端着相机进入手术室能否称为偷拍?记者拍摄遗体有必要吗?真的能刊出吗?笔者认为在这一消息传播过程中,公众心中固有的记者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之前许多媒体记者的行为被讨论是否侵权的情境下,公众在看到这则消息后,依据刻板的印象认为:“现在的记者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常事”,舆论由此不可避免的转向了。
(2)缺乏人性关怀。此次事件中的“秃鹫说”有这样的语句:“他们(房外挤满的记者)在等,等她死。”“我刷微博手都抖,在这种时候不是对家属先进行安慰而是抢头条……冷血的媒体人”,这些说法都罔顾记者报道新闻的职业责任与基本的常识,然而却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数量巨大的转发,仅新浪微博在1月16日~1月20日的相关讨论就达到了190条,朋友圈与网络社区的转载量更是不可计数。部分人在这样的煽动下,认为记者这个群体只是在用冷冰冰的文字传递一个热血生 命的凋零,在报道时为了自身利益罔顾人性关怀。
(3)道德欠佳。随着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件描述开始在媒体上流传。诸如“记者高喊‘新闻自由’”、“记者推倒姚母”、“记者贿赂主治医师”等等说法开始出现,许多人对此也不加辨别的接收并传播。这些并无当事双方的确认的说法被疯传,无疑说明了公众舆论中的记者道德形象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悲伤情绪的渲染下,部分人认为在这样的冲突事件中,记者这种曾被曝出有偿新闻、粗鲁行为丑闻的职业人群,做出贿赂、与当事人发生冲突这些事情也未必不可能,相关的流言也就得到了更广的传播。
(1)部分记者职业道德失范。记者作为职业人群的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存在,其专业活动必然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之我国社会经济与传媒业的发展,“极其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传统报刊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对我们的新闻记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2]部分记者出现了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近年来,这些问题屡屡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有偿新闻、假新闻、二次伤害等现象被频频曝光。2013年轰动全国的陈永洲有偿新闻、2014年21世纪传媒多人被调查、马航空难报道中部分媒体的“二次伤害”等等事件,使得记者不光彩行为记录在了公众心目中,对记者群体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每当有类似涉及记者职业道德的事件发生,极易在舆论中引爆对记者群体的不信任感,使其成为被讨伐对象。
(2)公众媒介素养缺失。记者方面的主观因素是其舆论形象的主要原因,但公众媒介素养的缺失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在姚贝娜病逝事件中,“秃鹫说”得以传播并得到部分人群的认可,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媒体、记者群体的了解,以致有一种盲目贬低的倾向。要知道,新闻记者存在的基础正是向公众提供最准确与最迅速的信息,而“秃鹫说”则完全否认了这一点。同样的,在深圳晚报偷拍的说法中,也存在着公众不知道记者能否进入手术室和遗体间、记者能拍什么的问题。舆论的喧嚣中,公众的视线焦点都集中在了记者的道德问题之上,由此而爆发的对记者群体的指责。
细察近年来有关事件,记者总会被背负上“死亡消费”的骂名。在传媒业与数字媒介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与记者群体对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数字媒介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一名记者,如何增加公众的媒介素养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多个新闻事件中爆发的舆论表明,部分记者的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导致了记者群体的舆论形象正面临危机:道德败坏、滥用权利、谋取私利等等。而这一危机在公众缺乏基本媒介素养的情况下,有了扩大的趋势,这对于我国记者形象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毫无疑问,“媒体形象关系到媒体公信力建设,关系到新闻传播业健康快速发展。为提升记者形象,新闻传媒行业、新闻媒体、记者自身、公众和新闻教育领域都必须做出不懈努力。”[3]我国在加强记者职业道德建设与职业行为监督的同时,也要注重媒体、记者形象的宣传,以及对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
[1] 环球网调查:七成受访网友认为中国记者形象“负面”[J].新闻记者,2010(12).
[2] 王玮萱.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13(07).
[3] 于广翔.论如何优化记者形象[J].理论观察,2013(10).
G214.2
A
1674-8883(2015)15-0254-02
周律(1990—),男,湖南浏阳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读研究生,导师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陈亚旭教授。陈沭文(1989—),女,安徽濉溪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在读研究生,导师为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陈亚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