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评论的创新报道

2015-02-26 12:32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

孙 伟

(山东教育电视台,山东 济南 250014)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及时迅速、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却也存在信息失真、偏离舆论导向、引发群体事件的隐患。电视新闻评论可沿着信息的脉络挖掘事实的真相,并寻求因果联系,多角度多层次反应事实,并基于事实及社会现实对事件进行价值判断、引导舆论风向,在新闻报道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学术词语太多评论僵硬

不同于报刊、网络等新闻报道,电视新闻评论的解说往往要通俗易懂,讲究口语化表达。为追求报道的深入,很多电视新闻评论往往引用报刊评论,把书面语言用于电视新闻评论中,为体现所谓的深度,过多引用专业术语,使得电视新闻平板教条死板、生涩难懂。例如,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中,曾有一段评论“这两年来随着媒体舆论监督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开始出现一种新的让人担心的、带有做秀性质的和带有危机公关性质的处理。迅速地把人给处理了,然后公众觉得很过瘾,可是这只治标不治本。”这段语言大量长句的运用为非是为了表达媒体舆论监督引发的新现象,却连用了五个定语修饰,让受众很难在短时间内解读信息的关键。在电视新闻评论中,学术语言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滥用、不能过多地用,即便要使用也得有通俗化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拿来,塑造形式上的深度。

(二)口播评论引发“反深度”表象

主持人的口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目前的电视新闻评论,口播评论经过给人不疼不痒的感觉,往往是点到为止,没有深入到底。笔者认为,这与口播的特点有一定关系——口播的瞬时性特质,限制了受众的思考空间;口语化特性又存在评论娱乐化的隐患。所以电视新闻评论往往存在着“反深度”报道的表现,让电视新闻报道看似简单肤浅。

实际上,口播评论不应成为制约电视新闻评论深度的因素,口语化、瞬时性的特质恰恰是创新的所在。约翰·洛克认为,语言所指示的不是具体事物,而是观念。他在《人类理解论》中论述道:“声音必须成为观念的标志”笔者记得《马斌读报》节目,曾有一句经典的评论——“你以为你在网络遨游,其实你在裸奔”,电视新闻评论不必长篇大论的讲道理,简单的一句话便可成点睛之笔。

(三)网络词、流行词应用过多

为了拉近与特定受众的心理距离,尤其在主持人口播中,欲达到所谓的诙谐感,很多电视媒体在解说词中过多引用网络术语,如“亲”、“让人醉了”、“萌萌哒”等等词汇。尽管此类词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言的接近性,却消解了报道的严肃性。甚至有的媒体,在四千字的解说词中,类似语言的使用超过20个。凡事物极必反,于新闻评论的写作也是如此。

(四)评论针对性欠缺

由于部分记者编辑能力欠缺,致使电视新闻评论报道脱离事件,针对性差。例如,河南电视台某报道针对一起邻里纠纷事件的评论:“出了什么事啊,我个人觉得还是要把握三点:一是讲道理。二是不能损人利己。三是别太自私。做什么事之前如果都能先想到这三个问题,那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纠纷了。”此类评论放之四海皆能用,只能说对症不治病,木有把握到事件的本质。

二、如何创新电视新闻评论报道

(一)重构电视新闻评论结构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结构大都采用三段论式“事实——原因——意义(影响)”。笔者曾分析过《新闻1+1》的报道模式,通常是在突发事件的基础上,纵向寻找前因后果,横向寻找类似事件的不同表现或是处理方案,最后是借鉴总结或是意义阐释。此类评论报道对事实细节的罗列、对同类事件的类比对比分析,的确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信息量,呈现出相对严密的逻辑关系,却也使得整个报道缺乏趣味性,最终的评论也相对简单。看似是新闻评论报道,实际上更多的是对新闻事件的罗列。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注重尽量减少对事件本身的阐述,注重论证过程分析,以简短而深刻评论予以总结。笔者认为的理想模式应是“简短事实概括——充分论证分析——精炼高度概括”。

(二)紧扣事实说话

在具体的评论中,不管是记者还是编辑都应牢记“事实第一”的原则,紧紧围绕事实展开整个报道——对事件的概括要高度精准,避免有效信息遗漏错报。对事件的论证分析也应有理有据,避免无中生有,经不起考验。尤其是在总结部分,评论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脱离事件本身,不能泛泛而谈。

(三)增强论证之间的逻辑性

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一样,电视新闻报道不能因为其声画合一的特性而忽略报道的严密性。好的新闻评论必然有严密的逻辑关联,而非简单的论证陈述。要以新闻事件作为论据的支撑点,对同一事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时更应注重其内在逻辑,以增强评论的针对性。

(四)注重趣味与深度的结合

电视新闻评论不应生涩单调、了无生趣。趣味性并不是简单的引用诸如网络流行语之类的流行元素,而是对电视美学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例如,报道中对情结冲突的合理利用、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犀利到位的专家点评、幽默诙谐的主持风格,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电视新闻评论的趣味和深度。电视新闻评论最大的特征在于它的视听互补和声像兼备,它不是简单的声画组合,所以充分利用画面语言传递信息,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优势。

(五)引入评论员机制

专业的评论员队伍也是提高电视新闻评论水平的重要因素。具有评论意识的主持人、记者、编辑是做好新闻评论的关键。如果电视评论栏目中有更多的曹景行、白岩松,新闻记者的队伍里有更多的柴静们,编辑制片有更多的陈虻们,相信电视新闻评论也不是简单的观点堆砌,像蜻蜓点水般无关痛痒。因此,电视新闻评论栏目必须要有专业素质过硬的评论员队伍,重视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提高新闻评论的水平。

目前电视新闻评论报道模式、表现手法相对单一,面对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电视新闻评论报道必须创新报道模式,增强评论报道的趣味性、逻辑性和报道的深度,才能具有竞争活力。

猜你喜欢
电视新闻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浅析电视新闻短评《给我一分钟》的特色和作为
深度观察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电视新闻评论发声三策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