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飞
(上蔡县电视台,河南 上蔡 463800)
历史性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的五种意识
郝鹏飞
(上蔡县电视台,河南 上蔡 463800)
历史性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极为常见,在策划过程中,需要拥有活动意识、框架意识、频度意识、思想意识和叙事意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将反思集中于人性和社会性之上,而非放在政治性和制度性的反思之上。
历史主题;新闻报道策划;框架;价值
新闻报道策划难做,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更难做,历史性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则是难上加难。之所以难,在于报道者要面临着这样几个问题:如何复活历史的问题?如何避免同质的问题?如何创新报道思想的问题?如何以一种合适的方式呈现受众已经知晓或有一定知晓度的事件?
新闻策划的最高境界就是既要将相应材料传达出去,又能吸引受众、启迪思想,重大主题报道尤其是历史性重大主题报道更是如此。
历史主题的新闻策划一般采用活动策划方式。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历史是一种静态的呈现,如无活动,则历史很难复活。在活动中,媒体要做到几个结合:一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即一方面让人们看到历史;另外一方面,又能有现实。通过历史人们看到价值,通过现实人们看到联系,从而确定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存在价值。二是新旧媒体的结合,既要利用传统媒体的平台,也要利用新媒体的平台。常态下的历史主题报道策划会重视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就宣传价值而,传统媒体无疑较多,就经济价值而言,新媒体吸引的人群会较多,两种结合起来,能较好地获得两种价值,同时有利于维护传统媒体的存在价值。三是事实与观点的结合,即要提供相关事实,亦要提供解读或启示。事实以多种方式存在,因其解读模式不同而价值不同,提供了解读模式就固定了事实的意义,指明了解读方向。如未提供解读模式,则受众会根据已有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进行解读,从而使得新闻解读失序。四是要做到记者和读者的互动。历史策划的目的不是为了重新学习历史知识,而是为了让历史深入人心,通过互动,记者能更好地代表受众,及时调整自己的观察视野。
大型新闻策划往往并非一人所能完成,因此一个完美的报道提纲最为重要。也就是说,进行报道之前,媒体要确定了基本的报道框架。在这种报道框架中,简洁最为重要,以2011年嘉兴日报著名的“七一”策划为例,而且将其简化为“七个一”亦即“一件文物、一次寻访、一个现场、一场对话、一段寄语、一种启示、一组微博”。这“七个一”不仅喻指党的生日,还是一个采访写作线路图,更是一个绝妙的叙事框架,一个可以引导受众阅读预期的阅读导引。就受众接受而言,报道框架极为重要,因为一般的系列报道报道数量相对较多,在形成受众的有意注意以及充分接受上有些难度,简洁明了的报道框架能有效地降低受众的阅读难度、提高阅读满意度。
其实这种框架对于大多数历史类新闻策划是有用的:“一件文物”为整个人物以及报道提供了叙事起点,中国古代素有“睹物思人”,通过“文物”,报道能迅速切入到人物的核心要素之中,能将人物的生活、个性以及生活历程勾勒出来。“一次寻访”则是一次探索“一大代表”革命历程中某个不为人知或者说人们急切想知道的事情,以期勾勒出代表们的发展轨迹。“一个现场”则是通过故地重访,将历史与现实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个人感受与革命历史的介绍结合起来。“一场对话”则是通过人的因素,尽可能地还原“一大代表”。“一段寄语”则是代表们的后人写给人们的寄语。“一种启示”完全是一种反思,重在探讨代表们的成长发展之路给后人们的启示。“一组微博”以一种更为简洁易懂的方式将活动传递给读者,更是以一种个人的眼光看待和阐述历史与现实。
通过“七个一”,历史与现实、此地与彼地、个体与集体、报纸与网络等不在同一时空范围内的东西有机地因历史主题的核心要素联系起来,充分起到了重大主题报道所需的效果。
重大主题报道与其说是报道,不如说是一次主题宣传、一场心灵洗礼,其目的不仅在于传播事实,更在于传输观点,或者说创造性地传输观点,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是其根本所在。既然如此,报道频度自然十分重要:太急了,容易草草收兵,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太慢了,时间间距太大,受众容易忘记;报道面太广了,注意力容易分散,且容易出现审美疲劳。频度如何控制,主要取决于报道的持续时间以及报道的目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历史类重大题材策划最少也要报道一个星期左右,最低报道量要在七个左右,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周期。其后可根据现实的需要确定系列报道的间隔期。总的来说,间距与当代人的基本生活周期相似,恰到好处,报道的间隔期不宜超过一个星期否则容易造成遗失。
无论人们如何叙述,历史总以其独特的方式存在,而新闻人所要做的就是还原历史真实,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不是一种碎片化的存在,而是一种完整的存在,也即尊重历史是一种尊重完整的历史,新闻报道策划者需要将历史放在整个宏观大背景中进行考量。
尊重历史之后,紧接着一个问题便是如何评判历史与人物,此时宜采取的手法是将历史评判与现实引导结合起来,以“一种启示”的方式将其充分体现出来。在历史当中,肯定既有历史正面人物,亦有历史反面人物,既有正面事件也有反面事件,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只有他们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他们从一个矛盾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如何看待人生,看待社会的标准。在策划中如能贯穿主流价值观,或贯穿“信念”、“责任”、“独立”等,所做启示则既深刻又符合当今社会实际,起到了极好的价值观引导作用。
“叙事”在宣传工作极为重要,传统的宣传较少注重叙事,其所论之物往往过于干涩。具体表现为重“一元”化的叙事,不注重发挥“矛盾”;重模式化的“话语”,多用政治话语或宏大话语,不重个性化表达。历史性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在叙事上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宏大主题,个人叙事。宏大主题主要是为确定报道主旨和报道的价值,这类主旨或为社会反思,或为个人反思,或站在人生的立场,或站在国家的立场。由此可见,反思、人性、社会性、民族性、国家性、制度性等是历史性题材叙事的起点。但是如果仅将主题确定在这上面,没有让主题落地,则易让受众反感。因此,宜将宏大主题化为个人选择,从而完成对宏大主题的分解工作。建党90周年,所要进行的报道无疑属于宏大政治主题,但《嘉兴日报》却采用了个人叙事策略,报纸着眼于传播“红船精神”、“信念”与“理想”,选择的却是“一大代表”,从而将“七一”、“建党”集中于个人身上,使得这一宏大主题具有了个人化的一些特征。此外将“一大代表”化为“七个一”也是一种对宏大主题的分解。
历史人物,现实叙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时过境迁,有的人甚至都已辞世,如何复原他们,这是个问题。策划中可采取“睹物思人”以及“据人叙事”的方式进行。前者是指策划中通过“一件文物”将历史人物的过去一下拉至眼前,后者则通过寻找与历史人物有血缘或亲缘关系的人的回顾来将他们拉近,通过回忆来获得现实性。
静态事实,动态叙事。历史是以一种静态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将其动态化是新闻报道策划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媒体需要通过异地采访、网络直播、人物对话、寄语以及启示等方式将静态的事实变成为可感知的、可应用的事件或理念。
历史是一个新闻的大富矿,但是对于历史题材的新闻报道策划,除了知晓上述基本操作模式之外,尚需有正确的价值观,要意识到“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充分认识到历史的作用,避免陷入为历史而历史,为反对党和政府的现有政策而去报道历史,反思现实,因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形成社会分裂,而是为了谋求社会共存。就此而言,将历史性重大主题新闻报道策划的反思集中于人性和社会性之上的价值远大于将其放在政治性和制度性的反思之上。
G212
A
1674-8883(2015)20-0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