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超梅
(合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401519)
试论现场剪辑在广播编辑中的作用
屈超梅
(合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401519)
在当代三大新闻传播媒体中,广播较之于电视、报纸具有实效最快的特长。这就要求广播编辑在编发各类广播稿件(如文字报道、录音新闻等)时,应采用尽可能快的编辑手法,同时探索积极有效的编辑方法,让广播的这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现场剪辑在广播编辑中的特殊功效。
现场剪辑;广播;编辑手法
现场剪辑是编辑录音新闻的一种较为先进的编辑手段。我国著名新闻广播研究专家康荫指出,录音新闻是一种传真性的新闻广播的基本形式,它把有声语言、事件音响和现场实况组成一体,能使广大听众迅速得知最新发生的重要事件,了解党的政策精神和贯彻情况,明了形势发展的趋向。无论是四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党政领导机关举行的重要会议,某些群众性的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新闻性传播形式(见康荫著《新闻广播学研究》第165页)然而,对于这种录音新闻的编辑,长期以来都有诸多不尽人意,影响着广播以快见长的正常发挥。就以会议报道而言,不少广播记者常常是录下所有或部分领导人讲话的全文,然后再回到制作室进行后期剪接制作,这样既费神,又费时,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现场剪接就刚好克服了这方面的不足,它能使一些重要会议的时重感得以充分展现,把在一定时间、空间发生的新闻事实和现场气氛融于一体,及时反映新闻事实发生和发展的真实情况。合川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在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召开的一些重大会议期间,就充分运用了现场剪接这一编辑手法,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会议往往是接近中午结束,现场制作完成,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把音频发送到电台邮箱就可以在会议结束后及时快速播出。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出现,当参加会议的人员正走进餐厅,或正在散会之后的路上,电台就播出了刚刚才结束的会议录音新闻,这使许多与会者惊叹不已。
这正如聂淑霞在《广播新闻与现场音响艺术》中所指出的那样:“广播是声音的艺术,声音靠电波为传播媒介,是受众只能从听觉中感受和欣赏到艺术。音响效果在广播新闻节目中大量应用,必将大大地提高可听性。”(见《2005年广播电视技术论文汇编》)。
录音新闻独具魅力,现场剪接的特殊功效主要在于舍弃了后期剪接的麻烦。其运作程序要求记者、编辑、播音人员共同参与。首先是记者在会议之前拿回所有会议材料,包括会议程序、讲话人的发言稿等;编辑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熟悉会议的全部议程,钻研领导在和其他发言人的所有讲话材料,然后根据议程和把握讲话者讲话的中心要点,提前写好会议的文字新闻稿,在决定要录音的讲话稿上标明应录音部分,随之带入会场。播音员在准备录音设备时,应必带两支话筒,一支放在主席台发言人的位置上录音,另一支架在自己面前,随时跟着会议议程的进行,对着编辑已提前编辑的会议文字新闻稿作压混播音,同时,根据已标明的录音部分进行录音,对不录音部分则实行自然的现场剪接。
例如,在2015年1月28日召开的重庆市合川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区人民政府区长乔明佳作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根据事先拿到的《政府工作报告》文本,确定好了录音和混播的提纲。乔区长的第一段讲话:“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这是必须要进行同期录音的。而在接下来的段落中,即第一部分:2014年工作回顾。这部分里面又分有一、二、三、四、五……,第二部分:2015年工作部署,同样分有一、二、三、四、五……,这些就直接用混播的方式进行。当然在谈到“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时,也可以采用同期录音,以增强听众对政府工作的可信性,而且也充实了录音新闻的中间部分。在乔区长讲到最后一段时,又是同期录音阶段,因为这是会议的高潮部分,他讲道:“各位代表,把握新常态,赢得新希望,抢抓新机遇,推动新发展。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戮力同心,竭力奋斗,加快建设重庆经济强区、西部宜居江城、中国知名旅游城市,共同谱写合川发展更加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这样,会议一完,整个录音新闻也就一次性制作完毕,通过网络连接直接发送电台直播室就可以迅速播出。这种现场剪接出来的成品,会场气氛浓烈,讲话者声音清晰,播音员现场感强,压混声十分自然,比在制作室作后期制作出的效果要好得多。而通常的录音报道,“采、录、播、复制、合成各工序相脱节,生产时需分别进行,有时由于客观原因,前后工序相隔其远。这样,出成品就慢,影响播出实效”(见曹石《关于现场报道的几个问题》刊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通讯》1984年第7期)。
在现场剪辑的过程中,主要的运作者是编辑,他要负责联系两头,一头是记者,一头是播音人员,记者要随时到会场中观察,以便随时报告已经变化的情况,编辑则根据这些新情况,及时修改增删已提前写好的新闻文字稿,另外,编辑还要坐在播音员身边审听播音文字是否准确,如果这类情况一旦出现,而又未及时发觉,发回去及时播出的音频就会主次模糊,让听众弄不明白,到底该听谁的。因而,在现场剪接的工作中,编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重要的会议,编辑的责任就越是重大,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当然,现场剪接对于制作录音新闻来说,现目前就合川的探索,只仅仅试用于重大会议的报道。而且八十年年代初期,我国著名新闻广播学研究专家苑子熙就曾这样预言,录音报道不仅是采、录、播合一,而且是把编辑、审稿等程序一并完成,如果能做到这样,那将是减少采编播程序的一大突破。不能一时做到,也是必然的发展方向(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通讯》1984年第8期,苑子熙文章《录音报道及其发展趋势》)。朝着这个方向,相信有更多的广播界同行正在努力前行。本文就此抛砖引玉,以达到不断促进我国新闻广播事业日益繁荣之目的。
G214.1
A
1674-8883(2015)20-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