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芬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广播电视台)
论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主持语言的“度”
刘秀芬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浦县广播电视台)
当前,在电视节目主持中,一些主持人片面追求节目效果,将媚俗当个性、随意当风格,严重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质量。节目主持人个性化主持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必须做到合理有度。基于此,本文探讨播音主持中“度”的内容和内涵。
主持人;个性化主持;语言风格;语言态度
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一定拥有鲜明的主持语言风格。如出口成章的白岩松,看似无厘头实则言语中饱含生活智慧的吴宗宪等,他们的主持语言风格都有鲜明的个性烙印。但是个性化语言并不意味着率性而为。
如今,电视频道多、节目多、种类多,或是莺歌燕舞的晚会,或是斗智斗勇的真人秀,或是搞怪逗乐的综艺节目,或是直击现场的新闻。在这些节目中,既有表现优秀的主持人,也有言语表述不当的主持人。下面笔者以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1.1新闻类节目
某台《现场》节目中,主持人在播报一条交通事故新闻时这样表述:“X月X日下午,在某高速公路某路段,一辆夏利车与一辆大卡车你追我赶,因车速过快,双方造成过度的‘亲密接触’,两辆车上的7名乘客中,2名当场死亡,5名重伤。”交通事故本是一件很沉重的事,死亡2人更说明是非常严重的事故,但主持人却用“亲密接触”这样轻飘飘的字眼,不禁让人怀疑其立场和态度。
1.2综艺类
某台红火的宝宝秀节目,上台的是位穿小西装,梳小分头的5岁小男孩,男女主持人分立左右。
男主持人:“弟弟,你来跟大家说说,长大以后要娶谁做老婆呀?”
小男孩:“姐姐,我要娶主持人姐姐当老婆。”
女主持人嘟起嘴故作委屈状:“骗人,你不是说长大要和妈妈结婚吗?怎么还要娶我?”
男主持人:“没事,一个当大老婆一个当小老婆,对不对小弟弟?”
宝宝秀里男女主持人的话语完全不适合5岁的孩童。虽然当前讲究个性化主持,强调营造轻松活泼的节目氛围,但诸如此类不分场合和对象的“轻松”,不仅背离了节目的初衷,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此外,还些综艺节目,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言语间往往带有不良倾向,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2大类。
1.2.1媚俗化
包括装嫩的、装傻的、学港台流行腔、故做幽默等类型。特别表现在一些综艺类节目主持人身上,“我好怕怕呀”或“人家就想要你”这类语言俨然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1.2.2色情化
如今主持人的“开放度”提高不少,在节目中,为了吸引观众,两性关系、个人隐私、轻度色笑话等都敢于说出口。
对个性化主持语言的乱象,有识之士给总结了这样的顺口溜:主持人,有四宝。有话没话都要“聊”,什么场合都要“笑”,什么年纪都要“俏”,不论男女都要“闹”。仔细琢磨,这顺口溜还真形容得很贴切。看来对一些所谓个性化主持,观众并不买账。
那么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到底该把握怎样的“度”呢?
2.1语言风格必须与节目合拍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真正的价值主体是节目内容,即节目能为受众提供需要的信息,对受众的工作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主持人是节目代言人,于一档节目最大的意义在于以受众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帮助节目实现承载的社会价值。这就决定了个性化主持语言不是某个主持人的个体化语言,而必须是贴近节目风格,与节目传播内容相符的语言。实践证明:语言彰显的个性色彩与栏目两张皮的节目主持人很难得到受众肯定。
例如,李修平,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女主播,其稳重大方、简洁平实、中规中矩并偏向书面化的主持语言风格,与《新闻联播》这样一个强调正统的新闻栏目相得益彰,赢得中国受众广泛认可,被戏称为“国脸”。但有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改版,李修平主持《文化视点》,这是一档谈话节目,几个人围在一起探讨文化领域某个话题或某些现象,要的是轻松自然的聊天式氛围,需要的是生动活泼、犀利明快的主持语言风格,李修平原有主持语言风格显然与此要求相差甚远,因此不久就离开了该栏目。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主持人的个性化主持语言,应该是融合于节目,与节目合拍,而不能游离于节目之外,更不能凌驾于节目之上。
2.2语言的价值指向必须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趋向
个性化主持语言并不是主持人想怎样讲就怎样讲,而是必须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趋向,包括社会价值观、政治法律观和伦理道德观等的趋向。
例如,在本文所记录的宝宝秀主持词中,主持人明显违背了这些价值取向。首先,主持人引导一个5岁的孩童探讨娶老婆这件事本身就很欠妥,其后还冒出“小老婆”“大老婆”这样的词,对小孩子更是误导。
再如,在某些综艺节目中,主持人个性化语言还出现一种趋向,即喜欢讲黄色笑话热场。某节目中,一个女嘉宾在向主持人描述与某异性朋友的关系时,用了个比喻“亲密得跟每天要穿的衣服一样”,男主持人马上用暧昧的口气问:“是那种衣服?内衣还是外衣?”可能那位男主持人当时觉得只是轻松的调侃,但这样的表述确实可能引发暧昧的想法,让人觉得主持人和节目低俗。
作为公众代言人,主持人的举止言谈是具有社会示范作用的,因此更要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趋向标准,不能将受众引向歧途。
2.3语言的态度应富有人文关怀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自我的重要载体,直接体现了人们的观感和评判态度。个性化的主持语言,作为主持人表达节目观点和自我的重要载体,其语言语态更要慎重把握,笔者认为,让人体会到“人文关怀”是重要的评判标准。
先来看文章开头交通事故主持词。这位主持人在播报交通事故时,为了表现自己的“幽默感”,把汽车相撞事故戏称为“亲密接触”。面对这样的车毁人亡悲剧,主持人却在言语中表现出无聊的幽默感,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现在不少广播电视台都在提倡娱乐化,提出“让受众乐起来,轻松起来”是广播电视节目最主要的任务。有些主持人为搞活节目活跃现场,常拿访谈对象开涮,对此受众颇有争议。例如,主持人勉强嘉宾和挖隐私挖伤疤,以达到节目效果。如唱过《回到拉萨》《赤裸裸》等歌曲的歌手郑均富有才华但极内向,在某档节目中却被主持人要求当场请出妻子表白。众目睽睽下,内向的郑均躁得脸红脖子粗也叫不出口,此时主持人仍不停手,现场一时冷场,郑均不得已开口:“出来吧!”主持人还在边上追着说“叫谁呀这是?得叫老婆呀!”此时郑均更窘迫,场面尴尬极了。类似这样的场面让不少受众觉得主持人不尊重嘉宾,强人所难。
笔者认为,人文关怀精神应成为主持人的必备要素。言为心声,一个富有人文关怀精神的主持人,言谈中必然让采访对象和受众感受到尊重和温暖。
主持艺术的主体就是主持语言艺术。主持人应以自身的学识和智慧为根基,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举止与节目合拍,形成个性化的主持风格,让受众充分感受到真诚关怀的个性化主持语言体系。
[1]高飞.浅议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J].今传媒:学术版,2010(7).
[2]张双燕.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及其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10(11).
[3]何小翔.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J].新闻前哨,2009(4).
[4]雷晗光,常虹.浅谈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个性化”的体现[J].跨世纪:学术版,2008(10).
[5]康森.关于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探讨[J].大众文艺,20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