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红
(作者单位:济宁市鱼台广播电视台)
编辑出的精彩
——浅谈画面编辑技巧
李卫红
(作者单位:济宁市鱼台广播电视台)
在节目画面的制作中,遵循某些编辑的技巧方法,会使节目更加合理。通过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来探讨画面编辑的技巧。
编辑;素材;逻辑;转场;技巧
如果把电视节目制作看成是一种创作,那么画面编辑就是电视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如果前期拍摄的素材全面、采访到位,后期编辑剪辑不好,会造成前期拍摄的好素材浪费掉,小则影响片子效果,大则会使整个创作前功尽弃。因此,做好后期画面编辑尤为重要。下文分析如何做好后期画面编辑工作。
也就是说,后期编辑要和前期制作、记者、摄像搞好沟通,在剪辑之前要阅读角本或原稿,倾听前期创作人员对后期剪辑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在剪辑画面时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匹配有关画面。
通篇阅读前期记者拍摄的全部素材,了解画面的拍摄方式、景别,构图及画面语言等基本情况,以便在剪辑时做到心中有数。注意把与反映主题有关的精彩镜头和细节记录下来,留待用在恰当之处,最好写出编辑提纲,然后按照提纲对筛选出的镜头进行有序排列;同时,要注意整个片子的节奏,要张弛有序、跌宕起伏。有人说,只有好的编辑才能赋予电视片以生命。一个编辑高手,可以通过组接后的镜头赋予新的内涵。如有这样3个画面:1.一张儿童的哭脸;2、一个护士打针的镜头;3、孩子坚毅的表情。如果组接按照1、2、3的顺序,这组镜头就表明打针的孩子看似胆怯实则坚强勇敢;如果按照3、2、1的顺序组接,得出的结果则表明这是一个表面刚强、实际胆小懦弱的孩子。所有画面组接的方式不同得出的结果也不同,而这个结果就是编辑创作的过程所赋予作品的新内涵。由此可见,后期编辑是一个再创作过程并不夸张。
巧妙地运用编辑技巧,使整个作品自然流畅,不留刀刻、斧凿的雕琢之痕。在画面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场面转换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影视作品出现硬伤,在编辑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技术处理好场面的切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采用技巧转场。技巧转场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淡入淡出,即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逐渐隐去,下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逐渐显现。这种方式通常用来表示一个比较完整的段落的结束。二是叠画,就是交叉淡化,影片拍摄手法中最大的特色,是创造性地运用画中画的手法。三是划像,也叫扫换,它也是2个画面之间的渐变过渡·在过渡过程中,电视屏幕被某种形状的分界线分隔,分界线一侧是A画面,另一侧是B画面,随着分界线的移动,一个画面逐渐取代另一个画面,因此,划像又称为分画面特技。三是圈入圈出,是指“划”的一种变化。以圆圈的方式,从画面中心圆点开始逐渐扩大(圈出),或以圆圈将整个画面逐渐收缩为圆点(圈入),并由下一个画面所取代。有时圈入也用于强调或突出画面上某一细节部分。四是定格,其表现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而成为静止画面(呆照)。定格是动作的刹那间“凝结”,显示宛若雕塑的静态美,用以突出或渲染某一场面、某种神态、某个细节等。五是空画面转场,当情绪发展到高潮的顶点以后,需要一个更长的间歇,使观众能够回味作品的情节和意境得以喘息,能稍微缓和一下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用“淡入淡出”等处理手法是不能奏效的,需要安插一段具有一定长度的“空画面”来结束这一段。六是翻页,第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七是正负像互换,来自于照相上的一种模拟特技。电影中靠洗印处理,而电视上靠色彩分离的技术,有种木刻的效果,适用于人物专题片。八是变焦点,利用变焦点来使形象模糊,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焦点突出形象上,达到不变换镜头就可以改变构图和景物的。
一部好的电视作品除了要有好的创作主题、独特的表现手法及摄影、剪辑的高超技术技巧外,关键要看画面的组接是否符合真实生活中的逻辑关系。如晴空丽日下人们正在进行拔河比赛激烈竞争的场面非常感染人,为了表现现场的紧张气氛,当中可以穿插一些擂鼓助威、摇旗呐喊的镜头,但如果想突出对抗气氛,可以穿插些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画面。但要注意,这种画面虽然制造出来紧张气氛,但观众却会出现疑问,因此这种造势镜头一定要真实可信。
在注意画面编辑剪接逻辑的同时,更要注意声音的连贯,是否与画面同步。电视是一种声画艺术,人们在欣赏画面的同时也在倾听声音对画面的补充和诠释。这里的声音包括解说、音乐、同期声、效果声等,声音运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也能对作品起到事半功倍、深化主题的作用。总之,编辑的技巧有很多,只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领悟,细心揣摩,反复实践,就一定会为电视创作增光添彩。
[1]卢正航.探讨画面编辑的艺术理念构想[J].新闻传播,2014(1).
[2]白巧梅.论对电视画面编辑的认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