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思考
刘进华
(作者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
在高等教育职业化改革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诸多问题再次凸显。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十分注重对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但不少学校培养方案、教学实践和与市场接轨方面依然问题较多。同时,作为具有艺术特质的实用性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职业化教育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探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职业化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
2014年国家教育部高校职业化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普通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本次改革是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重大举措,今后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然而,对专业积淀本就比较薄弱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而言,职业化不仅意味着教育意识、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及教学手段等的改革,还涉及专业理念的完善和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
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尚不充分,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既有专业自身需要解决的问题,又有职业化教育改革的新问题,综合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管理层面的问题。管理涉及顶层设计问题,地方院校在专业设计和发展方面往往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化存在一定差距。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招生方面属艺术类招考;在培养方面,有的学校归属于文学院,有的学校又归属于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人才定位方面,大都以教育部课程体系设置为基础,并借鉴部属院校经验,并未真正结合学校情况、学生特点和就业前景设置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育方案。其结果就是现有的培养方案不仅定位模糊,而且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此外,地方院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作为新兴专业,地方院校专业发展相对较晚,技术与理论结合的特点使整个专业人才稀缺。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甚至不少相近专业硕士毕业即刻走上讲台。同时,地方院校对编导专业招生规模往往不加限制,通常一届上百甚至数百人,这又使教师数量更为欠缺,同时大规模的招生既不能保证生源质量,更无从保证培养质量。专业特点决定该专业不可能是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对设备的要求,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是行业问题。行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社会需求的产物。传统视野将目光聚焦于体制内,一方面电视台数量有限;另一方面,电视台也有企业化趋势。显然,其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低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即便是将其他部门相关职位也纳入其中,仍是杯水车薪。何况还要考虑毕业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当前,教育往往滞后于社会发展,行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经被淘汰的技术可能还在课堂上讲授和使用,也就是说产学脱节机率较大。值得思考的是,我们不否认行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问题是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型人才,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难度显然更大。
最后是学生问题。相对部属院校,地方院校在学生层面的问题尤其突出。部属院校师资力量强,学生数量少,生源质量优。而地方院校编导专业规模庞大,生源质量堪忧。作为艺术类考生,大部分报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并非真正了解专业,选择这个专业不过是进入大学的一条捷径。文化课分数低,专业基础差,相对于其他专业不仅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效果差,管理难度更大。大部分学生重技术、轻文化,有不少学生更是混日子,学风懒散,再加上游戏心态,对专业缺乏理解,甚至不看作品,更难奢望有什么专业规划、发展目标。
高校教育职业化转型,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虽然为人才定位提供了一个明确方向,但职业化的转型显然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一些有效措施。具体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绝非朝夕之功。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革:
首先,转变观念。高校教育职业化本身就是一次教育观念转变。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职业化形势下发展,转变观念是第一要义。实现转变先从管理观念转变入手。职业化教育大背景下,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改革最重要的是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培养方案对专业来说属顶层设计范畴,需增设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课程。这意味着高校教育要以职业人定位人才培养,这种观念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毕竟高校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制度、师资配备以及学生和社会接轨的方式等方面的转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具体操作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尤其是涉及到课程设置,在借鉴或者拿来的同时,必须考虑学校情况、学生特点。同时,课程体系的确立,除参考教育部限定的核心课程外,也应考虑地方需求,增加实践类、开放类课程比例,增设职业能力、职业规划、职业道德等课程。
其次,构建合理的职业化教育平台。这个平台的核心是教师和与行业接轨的体系。前面已经提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自身的特点导致地方院校该专业师资力量匮乏,职业化教育对教师要求更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技能,还必须具备全面的职业意识。也就是说,对学生的教育除专业素养和技能外,在教学中要融入行业特点和需求,显然地方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很难满足需求。因此,现有教师的学习和转型,以及与其他同行合作教学,甚至是引进新的人才显得异常重要。学习,既是职业化教育技能的学习,也是教师熟悉行业需求的一个过程,而引进行业能手参与教学更能促进专业、学生和行业的接轨,进一步明确教育和市场需求,最大可能缩小学校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另外,最好能和行业形成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平台,如专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甚至可以考虑设置部分实践性课程由企业完成,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要求。
再次,建构完善的招生、培养和输送体系。学生是衡量教育成果的重要指标,职业化转型的落脚点对学校而言就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首先,完善招生制度。无论从专业发展还是行业需求来说,广播电视编导都不应走规模化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凡是专业发展好的学校,单个方向招生往往都不会超过30人。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电视编辑和文艺编导两个方向各计划招收30人[1],中央戏剧学院影视编导专业2015年计划录取25人[2]。控制规模不仅可以提升生源质量,而且是符合专业教学特点和市场需求的重要措施。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工作,艺术类专业特点要求教学应是小班、小组甚至是一对一的教与学。在编导专业的教学中,务必要做好“三个引导”,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完善的人格,二是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三是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其目的只有一个,培养优秀的、适应行业需求的毕业生。事实上,任何时候,优秀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即便如此,拓宽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互动合作关系依然十分必要。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用人单位肯定的高水平毕业生特别具有说服力。
高校职业化教育转型作为一项政策,是当前国情发展所决定的,无可厚非,高校应参照执行。问题是,具体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否是最好的、唯一的选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设置为艺术类专业,职业化和专业内涵是否存在冲突、专业发展遵从艺术教育规律还是职业教育规律等问题,在职业化转型后都将显现出来。李立认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下几近消亡,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必须更新。”[3]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些年的发展几乎一直在技术和设备之间博弈,这与职业化并无矛盾,却逐渐远离专业内涵。艺术是人类特有的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只有把艺术理解为是我们的思想、想象、情感的一种特殊倾向,一种新的态度,我们才能够把握它的真正意义和功能”。[4]而思想、想象和情感显然需要更为深厚的人文修养。培育能够掌握技术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技工只是编导人才的一种,恐怕一般的技术人员很难适应更具技术含量的工种,比如,策划、文案,甚至是导演、节目制作等。所以,职业化是机遇更是挑战。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采取分组或分类的方法,兼顾学生需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职业化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培养,编导本身对文化、哲学、艺术、写作等方面的要求非常高,换句话说,理论修为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不可或缺。事实上,很多人并不认为之前偏重理论的教学方法有失偏颇,因为理论修为、文化品质既是个人竞争的核心,也是广播电视行业竞争的关键。掌握基本的摄像、剪辑技术不难,困难的是懂得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新颖的思想和创造力。创新能力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挑战,很多东西不是一般的老师能够在课堂上讲授的,需要行业内行家里手经验、经历和传授。尤其是对学生而言,要真正掌握技术,同时兼具思想和能力,除教师的引导外,要学会主动学习,靠个人去阅读、领会和思考。
职业化对地方院校来说不同于部属院校,因为定位不一样,但是在专业层面,在教育层面并无本质区别。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培养合乎专业内涵,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终极需求。
[1]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招生简章[EB/OL].(2015-01-28)[2015-12-25].http://zhaosheng. cuc.edu.cn/wsm/shownews.aspx?id=1295.
[2]高考网.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招生简章[EB/OL].(2015-01-07)[2015-12-25].http://www.gaokao.com/e/20150107/54acca59d547d. shtml.
[3]李立.丛职业化到反职业化.中华文化论坛,2014(2).
[4]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刘进华(1978-),男,湖北襄阳人,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学系讲师,电影学硕士,研究方向:电影理论及电视栏目文化。
本文为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KJY2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