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传播中网媒的角色分析
——以“秦岭村庄消失”为案例

2015-02-26 08:33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辟谣秦岭谣言

徐 云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网络谣言传播中网媒的角色分析
——以“秦岭村庄消失”为案例

徐 云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在网络谣言传播的过程中,网络媒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网媒的应对往往在一定程度可控制信息流走向,甚至改变整个信息内容。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判断。“盐荒”、“等地震”“被死亡”等不难看出:在谣言四起的环境下,大众传播的不畅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人们的恐慌不安。那么,网媒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应当承担什么角色呢?如何做好舆论的正确导向呢?如何正确引导事态发展?

以下以“秦岭村庄消失”为案例解析谣言产生、扩散、消解过程中媒体、政府、民众扮演的角色。基于网络平台特征,该事件迅速扩大到全国皆知,摆脱了空间传播的限制。

1 “秦岭村庄消失”事件发生全过程

20lO年10月13日中午,微博上“据传今凌晨四点秦岭山下一村庄不见了。仅是据传。”的信息开始传播。发现时信息主要已在论坛、微博、贴吧迅速扩散。当即,记者联系了陕西省公安厅以及相关部门,均表示尚无此事。”

当天上午,此信息已通过各种媒体疯狂传播。15时16分,西部网针此事发布首条报道:《网传”秦岭一村庄莫名消失”记者调查确系谣言》。两种言论充斥着各大网络平台:记者经过的证实谣言和民众传出的所谓可靠的谣言。报道在微博、论坛相继被转载。但网友纷纷谣传“官方这样辟谣,此时定有蹊跷。”谣言的传播并未被抑制。

13日17时52分,针对该事件,题为《网传秦岭里一村庄突然消失解析这一谣言发展过程》的报道在西部网刊出,初步整理了谣言的产生过程。此时,辟谣消息被大范围转发。

14日,“秦岭村庄消失“已经成为谣言。当天13时25分,西部网发布了更全面的调查性报道:《秦岭一村庄“被消失”解析网络谣言”、“成长”全过程》,全面阐述此次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2010年10月14日晚,关于“秦岭村庄消失”成为搜索热词。网络平台的传播趋于冷静。

2 媒体、政府、民众各方应对

(1)媒体:西部网全程跟踪还原真相

西部网全程更总,采写报道三篇,力争阐明谣言发生始末。从谣言产生三个小时内,主动出击。利用细致的采访报道积极辟谣,弘扬了“传谣也要承担法律责任”思想,培养了网民的理性精神和法律意识。

(2)政府:信息滞后被动应对

“秦岭村庄消失”始终陕西省公安厅、省军区,以及秦岭周边的宝鸡、商洛等市委宣传部门,各方均表示“没有接到与此有关的相关报告。”政府也未就涉事地点实体考察。

(3)民众:从盲目接受到主动澄清

网民在整个谣言传播过程中,谣言初现——网友开始揣测时间发展——官方介入下,谣言不减反增——对谣言的质疑压的传播倒谣言——讨论趋于理性。

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网友对信息的甄别力十分重要。不为网络谣言“添料”是最基本的辟谣行为。同时,又因为在新媒体语境下,谣言传播的形成期、高潮期均会加速。因此需要,而媒体也应积极客观的发布真实信息,也需要政府部门及时主动发布准确消息,澄清谣言。否则谣言会像“开水壶”里的沸腾的泡沫,壶盖盖的越紧。外界信息越闭塞,一旦如此,沸腾的气泡如同民意四处外溢,最终水干,烧坏水壶。

3 应对网络谣言的出路及对策

在“秦岭事件”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谣言的形成可能只有一两个要素,但如果没有及时的正确信息反馈,所有后来的人的关注都会造成这种无效信息的增值。特别是如今的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要麦克风”的网民,通过滥用自身话语权,在已有信息里加上悬念、惊悚等元素,并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希望网友跟随自己话语表达的方向,谣言就会不断的扩大。其草根性、及时性、突发性、动员性等特点也加剧了谣言的传播。谣言的最终平息得力于网络媒体的及时参与,政府部门开发渠道发布权威性的言论。

(1)媒体:比事实更重要的是真相

根据拉斯韦尔、赖特等传播学者对于大众传媒功能的描述,不难得出:收集并对信息传递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对于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而言,其拥有的平台优势是难以比拟的。特别是信息高度碎片化的今天,网络从来不缺少信息,只是缺乏对信息的整合和再加工。事实很容易掌握,但是事实背后的真相,也就是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背景原因等却很少被还原。这是媒体介入并挖掘真相,还原事实发展全过程,比单一的事实呈现更能够防止信息恶性蔓延。

由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在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总会有一部分人异常活跃,能够在为他人提供信息的同时,通过信息和渠道对其他人施加某些影响。这些“意见领袖”在互联网语境下与公知相连,所以拥有更强的信息辨别能力、信息阐释能力、舆论影响力。由于网媒不具有新闻采访权,却依旧可以在信息初期传播状态下,召集意见领袖,就此发表不同声音,制作访谈专题。以免在信息不对称下,受众猜测并“添油加醋”导致谣言井喷。

不同网络媒体之间专注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网络强化了记者跨组织间的支援协作,也便于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利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数字化技术,全方位多角度报道。此外还可以与传统媒体联动,利用传统媒体作为信息发出端优势及特有的新闻采访权,挖掘谣言背后的真相,策划新闻专题,深度解读谣言发展经过。一方面结合了网络辟谣的公开透明一方面集合了传统辟谣的权威有效。

(2)受众:巧用微博自澄清机制防止矫枉过正

新媒体语境下,社交平台尤其是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的常态:是一个与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相区别进行表达的另类空间。具有开放、自由公共的个性。每一个使用者,都可能是事件的直接报道者,一个原本不算清晰的微博,在经过人们的转发、评论、点赞、分析更加趋于清晰和理性。在这种自媒体环境下,信息很可能是经过群体讨论和补充的信息群。谣言中既有信息观点。有时候会比某个机构、媒体更具有可信度。因此这种环境下,平等的话语权更利于谣言的澄清。特别是实名制的提出,更是有意净化表达,推进微博交互传播的自澄清机制。

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微博成为一个多元的舆论场,虚假信息的传播十分便捷,影响颇大,而微博自身的纠错与净化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威力十足。在这个程度上,网媒更应该以高于草根的公信力牵头,引导多方言论平等对话,切忌以“堵”为主,使得结果适得其反。

(3)社会:利用平台优势快速出击,夺取舆论制高点

鉴于微博传播的个性化、即时性特点,滋生了网站本身和民间辟谣组织。辟谣小组工作机制基本如下:发现微博谣言——联系发布者本人——联系事件中的各方——求证。并且还会通过手头掌握的大量媒体资源向业内记者核实情况,综合各路信息源。最终,在确保没有疏漏的情况下,上报总编辑决定是否辟谣或公开澄清。

同时,网络媒体在谣言萌生之初的“第一时间”策划报道[5],提供的是全面、权威、真实的信息,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抢占舆论的“先机”与制高点。使公众全面地了解到谣言背后的事件真相,充当“社会的减压阀”,对已避免情绪升级和失控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反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的团结和稳定局面有很重要的意义。

(4)政府:开放政务平台,建设电子型政府

由于政府信息通道不畅或信息公布滞后招致的。谣言疯传已不是个。不难发现,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政府是沟通媒体与公众的重要通道。信息不对称下如果政府不主动发布信息,公民只用惯非正式的途径获取“小道消息”,这样谣言就不可规避。信息化的今天,政府不防借力使力。通过网上发布公告、政务流程、政府条例、决策变化等创建电子型政府。或者创立微博、微信公告平台等发布滚动消息。网站要做到纵向和横向联系啊,编织出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平台。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很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的信息服务水平。

总之,网络媒体于信息的传播上具备天然优势,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网民的参与意识,组织好“传声筒”的使用,要掌控好谣言和言论自由的平衡。既要有效遏制对大众的负面性,也要尊重网络谣言背后的舆论暗涌。在对谣言进行批判性地审视,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1]网络谣言传播过程中三个新问题的辩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2.

[2]M.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商务印书馆,2000.

[3]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冀南,刘晓斌.主流媒体要勇于担当“网络谣言扑灭者”[J].新闻知识,2011(1).

[5]李军林.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对策[J].传媒观察,2008(12).

[6]陈万怀.传播学视角下网络谣言的认知与消解[J].新闻界,2008(6).

[7]应区别对待网络谣言和传言[N].凤凰周刊.

徐云,江西丰城,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辟谣秦岭谣言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澄清事实 明辨是非——温州新闻网辟谣举报平台建设之探索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好忙好忙的秦岭
谣言π=4!
谣言
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