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2015-02-26 06:56薛红艳,朱文武
新疆社科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舆情思想大学生

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薛红艳 朱文武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网络舆情视阈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着重关注大学生舆情方向,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动态,详细分析其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做好基础分析和前提铺垫。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影响

文章编号中国图书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1671-4741(2015)03-010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创新社会治理’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化与创新研究”(14ycx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在网络舆情视阈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着重关注大学生舆情方向,把握高校网络舆情动态,详细分析其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做好基础分析和前提铺垫。

一、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概况

大学生网络舆情主要是指以高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校园网、论坛(BBS)、个人网站、各类贴吧、博客(BLOG)、聚合新闻、微博、微信、即时通信(QQ、MSN)等,针对所关注的社会现象、问题,或是发生在大学生自己身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网上传播的或者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焦点或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情绪、观点和态度的总和。”①“这种情绪,态度,思想形成是具有一定影响力、带一定的倾向性的网络群体性意见或言论。”②随着意见的扩展和言论的深入,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讨论往往会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明确的网络舆情,可能演化成现实中的大学生突发事件的网络行为。

目前,大学生关注和讨论的网络舆情涉及面广,主要包括国内外的热点、焦点和时政问题,学习娱乐、情感交流话题,以及其他与大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高校校园内外各类事件。大到有重大影响意义的国际、国内新闻,小到吃饭睡觉、个人情绪,尤其是校园突发、偶发事件都会引起大学生在网络上的热烈讨论,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进而对大学生、高校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为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应对策、高校日常管理、校园文化发展,乃至社会稳定和谐都有一定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一)瞬时突发性。

在重大事件传播中,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介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得到信息反馈,且反馈的信息局限性较大。而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强,信息传播面广且影响力大,互动性又强,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这一媒介迅速猎取信息、传播信息、交流信息,从而形成实时互动,进而实现群体行为的瞬间联络、组织、互动。较之传统媒介,一些热点事件一旦被发布到网上,数秒内便会被大学生网民所关注,大学生网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就会通过新闻跟帖、论坛讨论、网上投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同时,若一个突发事件加上某种情绪,尤其是像对高校管理不满或与大学生利益相关的事件更能诱发大学生网民的普遍关注,点燃网络舆论的烈火,因为诱发因素在时机上具有偶然性,高校大学生居住集中,更易使网络舆情迅速形成,往往会因某一件事处理不妥而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尤其是“90 后”大学生,易于感情用事、易于受到鼓动和诱惑、易于情绪化,对热点、焦点问题往往又抱以很大的热情,易受到网上舆论信息的引导,网络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在大学生中间引发蝴蝶效应。由于网络舆情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往往缺乏明晰的目的性、周密的计划性、确切的方向性和强大的凝聚性,会表现出行为举动持续的短暂性,从而使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表现为时间上的突发性。 因而,瞬时突发性成为当今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难控和易控性。

大学生热爱平等、崇尚自由的个性特征恰好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相迎合,网络成为大学生意见流出、态度倾诉的主要通道之一。但是,大学生政治素养不成熟、科学理论不完善、人生阅历浅,在网络中又处于想摆脱束缚,欲任意驰骋、发展个性的阶段;加之网络世界各种虚构杜撰的事件屡见不鲜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冲击;“更有诸多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暴露隐私、攻击他人,造成网络环境的混乱”③,使传统的校园主流文化受到冲击,阻碍校园文化的发展。大学生长期暴露在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环境中,易造成道德人格缺失。因此,网络舆情相较传统舆情涉面更广,控制管理更难,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传播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内容更是纷繁复杂,途径也是五花八门,如何有效应对,对高校相关管理部门是个巨大的挑战。

尽管大学生网络舆情会给高校管理甚至社会和谐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但并非是不可控的。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和办法来引导、控制,使大学生网络舆情朝着积极向上的正确方向发展。大学生由于年龄相仿,居住集中,人生经验、学习目标类似,相互之间易受感染,大学生这一网络舆情主体的特殊性、群体的同质性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对有限可控的。在一些网络舆情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中,多数大学生都只是抱着起哄、“抛砖头”的从众心理,所以大学生网络舆情呼声多属于少数大学生,往往质量不高,持续时间较短;大学生年轻气盛,虽政治热情高,但阅历较浅,对问题讨论不深入,专注程度不够,转移话题较快,呈现出大学生网络舆情感性化;高校网络IP地址可定位到人,网络多为实名认证,大学生网络舆情一旦出现苗头,便可及时控制,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三)交互和广泛性。

传统媒介的传播渠道是单向的,舆情蔓延方向单一。而网络时代,信息交替更新,实时互动传播,自由交流,思想碰撞扩散,散播路径也较为广泛。大学生通过网络关注国内外热点、焦点事件,并积极进行网上交流互动,这种信息的极速传递为网络舆情的共享、扩散提供了极大的便捷。在针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大学生网民积极跟帖、回帖,参与讨论,各种观点均会出现,意见交汇,思想碰撞,形成互动。大学生又会将关注的网上舆情信息告诉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在公共场合共同讨论,引起更多的人关注、探讨,影响范围更广。当某个诱发性事件在网络上形成不同意见,负面网络舆情聚集时,就极易爆发群体性事件,而后群体性事件又上传到网上,发生、发展的新情况又被交互传播,口水之争激烈交锋,从而形成网上网下互相呼应,影响更为强烈。网络舆情打破媒介时间、空间的限制,穿梭于虚拟网络和现实生活之间,影响更为广泛。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一旦在某所高校传播、讨论,形成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这一公共领域,便会迅速传遍国内高校甚至流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使大学生网络舆情校际化、全国化甚至国际化,校园事件的“星星之火”便会成为燎原之势。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若别有用心之人借助大学生网络舆情讨论、灌水攻击,更会造成不良的国际影响。所以说,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交互性和影响的广泛性不容小觑。

(四)表层和非理性。

大学生网络舆情是高校大学生网民通过网络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观点、态度意见的总和。由于大学生处在青春期,有着特殊的心理、生理特征,往往表现在应对热点事件时思想不成熟,容易冲动,来不及理性、冷静地深入分析,对很多问题的讨论往往停留在浅层表面,只是道听途说、盲目从众,且易受他人煽动、外界影响,缺乏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不足,得出的判断结论都较为感性,所以大学生网络舆情常常表现出情绪化特征。

网络平台的开放性虽有助于思维活跃、勇于质疑的大学生个性的表达,是个很好的意见情绪的发泄窗口。但由于大学生这个同质性很强的群体尚缺乏政治经验和社会经验,情绪容易波动,性格偏激时,多易发表主观臆断、不理性的言论,大学生网络舆情多为肤浅表层。加之网络上个体身份的隐匿性,缺乏道德的约束,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容易导致其模糊主人翁意识,淡化责任,造成网络行为偏激,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道德底线,从而构成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五)多元和自由性。

当代大学生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对网上的各种主题事件均有涉猎,且能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对同一主题,也持有个人观点,他们虽生活背景、学习环境、文化程度相似,但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却各持己见,常有正面交锋。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内容多元分散,涉及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校内外突发事件、与个人利益相关的大小事;从关注成因来看,有的为发泄不满、愤世嫉俗,有的因心理求助、征求意见,有的则为交流沟通、表达情感等。

大学生生活在当今网络时代,环境虽然优越,但一般多为独生子女,性格上多表现为与人沟通的能力薄弱,网络平台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畅通自由表达诉求和自我展示的公共领域,他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论坛等各种途径表达内心的情感,发表评论。网络无门槛的展示空间满足了大学生外在性格、内在情绪驰骋的需要,网上信息大多不用审批就可传播,然而言论自由与社会制约之间却难以把控平衡,网络舆情的这种自由性大大增加了控制难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分析、把控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三、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导致大学生“罗宾汉情结”过于严重。

西方文明中的“罗宾汉情结”,是指各民族普遍存在的扶弱抑强的人文关怀。在今日中国,“罗宾汉情结”是指人们普遍具有的一种心态,只要涉及官民和贫富之间的冲突,往往不辨案情的是非曲直,一边倒站在弱势群体一方。人们这种劫富济贫的心理是受平均主义思想根源的影响,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这种心理愈演愈烈。大学生思想行为自主,但经济上尚未独立,作为真正的“草根”阶层,很多大学生网民借助微信、微博、BBS、新闻跟帖、即时通信等发泄心中的不满、不愤、不平。网络舆情的信息中,很多为草根之怒,仇官、仇富、仇名甚至仇红,言语激烈,行为偏激。对于弱势群体譬如农民工、城市下岗工人、摊贩、被强制拆迁的业主等,大学生往往“侠义之情”浓厚,具有热忱的同情心。在网络舆情下出现的问题、纠纷,突发的群体性事件中,大学生网民往往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通常一边倒向弱势群体,虽有较高的政治热情,但无法做到对人和事的冷静分析与判断,性格中存在偏激性。网络环境复杂变幻,网络舆情信息真假难辨,人为因素难以掌控。有人出于某种目的放大事实,追求震撼效果,为引起关注,着重渲染;有人出于某种目的甚至扭曲事实,故意诽谤,引起公愤。大学生自身信息素养不高,对各种纷杂舆情信息辨别力不强,对问题了解又不够深入,缺乏辩证分析的能力,缺乏是非观,表现得较为盲目。不管舆论最初的传播者是出于好意要帮助弱者解决问题或主张公义,还是本身对“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红二代”等群体的固有成见甚或怀有某种不良企图,这种被概念化的官民关系一旦形成,就会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这种概念控制舆论方向,达成预期目的。这种网络舆情的夸大性、片面性、甚至非真实性与大学生的盲目性、非理性极易造成偏激的群体性事件。大学生的“罗宾汉情结”的巨大能量对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更是个巨大的挑战,高校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找出合适、智慧、有效的应对方法。

(二)网络舆情易使大学生陷入“塔西陀陷阱”。

“塔西佗陷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老百姓变成‘老不信’。”④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丁点儿纰漏差池,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引起更大的突发性事件。对于网络新兴媒体的兴起,高校各部门必须正视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大学生作为“草根”网民中真正的“老百姓”,身处信息海洋之中,喜欢求新求异,发表意见和情绪,但大学生理性不足,其热情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更容易陷入“塔西陀陷阱”,引发群体性事件。

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性,使网络舆情的传播极为迅速,然而,作为“官方”的高校管理者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相对滞后,不予理睬,甚至有些部门往往遮掩事实、妄图封口,等等,更使大学生的“民愤”增强,甚至更加本能地对高位的、“官方”的言论持怀疑和抵制态度。这些都会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冲击。网络舆论传播的迅捷性、大学生自身的灵活积极性,使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突发重大事件的传播优势极为明显,对于作为制造和传播网络舆情主力军的大学生,高校管理者一定要警醒处理、灵活应对。

(三)网络舆情易使大学生产生疑过从有的心理。

疑过从有的心理是指人们普遍地容易批评、定罪他人,很容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不知是自己眼中有梁木,容易怀疑好的事情,但更容易相信坏的事情,总是很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是认识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是不可能的,或者必定是通过不光彩的正道,或者不是靠自己的实力。有些人总是怀着疑惑、否定的态度去看待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并曾一度全然不觉地在这样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有些人看到一些否定别人的事情,却丝毫不怀疑,尤其是牵涉到“官二代”、“富二代”、“名二代”、“红二代”群体时,不管是真是假,就盲目地去跟帖、去转发、去批评,往往前面说什么后面就信什么,越是反面的越是深信不疑,口水效应就群起而哄。人们往往有这种嫉妒心理,自己没有的东西、无法拥有的东西,看着别人轻易得来,就有一种不甘,当看到不好的事情,不管真假,却往往容易落井下石。

大学生作为青年人,容易冲动,易于跟风。看到网上讨论的热点事件,就踊跃围观,紧跟发帖,但所发言论易受他人影响。往往前面评价的内容,说什么就是什么。如此自由表达、“畅所欲言”,使网络舆情内容难免失真。网络技术手段使信息传播迅捷,这些媒介让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集结信息并将信息精确传播到具体个人。网络空间这一新公共领域的特殊性与大学生认知行为的偏激性,使网络舆情内容未加分析便往下传,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如果产生疑好为污、疑过从有的心理,极易不论青红皂白地在短时间内爆发群体性事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准确把控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澄清事实,纠正这种心理,使大学生的心理向着积极向上的阳光一面发展,使网络舆情还原其真正面目,避免不必要的网络舆情危机产生。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一系列的了解与分析,可知作为大学生群体思想动态的“晴雨表”,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高校管理者要很好地把握网络舆情、利用网络舆情,积极引导其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使网络舆情成为高校大学生良好、畅通的对话空间,成为有助于缓解问题、冲突的“安全阀”,促进高校稳定社会和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掀开崭新的一页。

注释:

①吴萍、陈山源:《网络舆情的难控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与对策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103页。

②廖华跃:《基于效应分析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对机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76页。

③王媛媛:《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思想动态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第100页。

④《网络语境与创新社会管理》[EB/OL],(2009-04-2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e67990100cozf.html。

薛红艳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女

朱文武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贺朝霞〕

猜你喜欢
舆情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