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制鞋业压力犹存,前景看好
2014年我国制鞋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受宏观经济增速预期继续下行等因素影响,2015年鞋市场仍将处于发展低谷,各项指标可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以来的低位水平。鞋业整体将继续震荡调整,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体效率提升。
文广东/翟才
2014年,我国各鞋业基地接连传出鞋厂关停的消息,各地制鞋企业陷入一片“恐慌”。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业界人士认为,2014年受综合成本继续刚性上涨、境内外产业转移不断推进、国际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等因素影响,鞋业整体呈现出低位运行、稳中向好、前低后高、难度加大的特征。但从我国整个鞋业市场来看,是有一定增长的。
从生产方面看,2014全年销售收入增速在8.9%,为近年来增速新低;按月看,累计增速也保持在9%左右的水平。出口金额按月累计增速从年初负值逐月回升,到8月份达到最高点,之后小幅回落,全年鞋出口增速10.8%;进口金额增速大幅高于去年,且增速逐月回升,全年达到19.8%。消费方面,从重点零售企业看,销售量全年负增长,但累计增速降幅逐月收窄,销售额增速始终保持在个位数水平;从整体内销市场来看,规模仍然在继续扩大。
东莞一直是鞋业市场发展的领军团队,2014年市场遭受考验,关停消息频出,令人担忧。到底是否会有更多关停?东莞市鞋材行业协会会长方沛基认为,整个鞋市场运行正常,大厂变小厂确实存在,但只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制鞋企业开始从低端加工往高端
方向发力,从目前来看,大多数被淘汰的企业都是低端制造业企业,真正的高端企业虽然受到冲击,但除非个别企业主自身经营不善,大多受影响有限。
方沛基表示,东莞鞋市场的发展是良好的,并且是以增长态势运行的,就像南峰皮革市场去年8月份招商了200多家,表现不错。而且东莞贸易公司很多,出口方面也呈现出相当乐观的态势。据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广东鞋行业完成累计出口量同比还是增长了1.65%。至于有些鞋企订单呈下降趋势,或许由于企业的运营、理念等差异而产生一些距离,也都属于市场发展的正常状态。
从上述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鞋业市场虽然呈现增长,但从生产方面数据来看,增长幅度不大,或与各地企业关停有关。据悉,造成企业关停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所致。关停不合格鞋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近年,各地政府不断加快落后产能淘汰,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受此影响,除东莞外,在珠三角其他地区以及浙江温州、福建晋江等制鞋基地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期,不时有企业转移或关闭。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企业关停与我国经济的转型是分不开的。淘汰落后企业是优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关停是对小微企业而言,不少小微企业信奉“知足常乐”,这种小富即安思想成为禁锢发展的枷锁,让小微企业认为设备更新、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并不重要,维持现状才是根本。因此,企业不仅难以做大做强,还在一步一步走向产业淘汰边缘。
二是用工成本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力成本上升成为了鞋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相同的工作环境下,在我国雇佣一个工人所消耗的成本要比雇佣东南亚国家的工人消耗的成本高得多。
我国人力成本的快速攀升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息息相关的,作为“世界工厂”,我国内地正在失去过去人力成本低廉的绝对优势。劳动力成本每年的刚性上涨制约了大多数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一些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制造业都想用“走出去”战略来降低成本。
三是产业转移。伴随着土地、人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已有一些鞋企转移鞋类厂区,向内地土地成本、人工成本较低的地方迁移,借以最大限度节约成本以维持利润率。
还有不少鞋企把目光转向东南亚等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地区,还有一部分外资企业搬回本国发展,产业转移愈演愈烈。
据悉,在运动鞋制造行业地位仅次于宝成集团的赐昌鞋业,主要生产耐克(NIKE)、新百伦(NB)等品牌运动鞋,其生产布局也在发生明显变化,原先在深圳两家工厂加起来有3~4万名工人,现剧减到几千人,生产线逐渐往珠江三角洲东北部的惠州博罗以及粤东北的河源转移。不过,赐昌鞋业在东南亚发展速度则更快,目前在越南的工厂已达到5~6万人。
因对成本极其敏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制鞋业从未停止过区位转移,产业转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制鞋业享受到了快速发展带来的快感,但历史的车轮已经发生了变化,制鞋业也在发生着变化,产业升级的需要、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让制鞋业这一我国传统行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国皮革协会鞋业专业委员会主任路华表示,受宏观经济增速预期继续下行等因素影响,预计2015年鞋市场仍将处于发展低谷,各项指标可能继续保持一段时间以来的低位水平。鞋业整体将继续震荡调整,借助市场力量,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体效率提升。其中,运动鞋领先企业将保持2014年的复苏势头,带动运动鞋行业整体向好。
由此可见,考验固然存在,但并未阻碍鞋业发展的脚步。如今,各地制鞋产业园建设都进展顺利,更加助推了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如2月4日河南周口市开始动工建设的中原鞋都·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据悉,项目实施后,可带动引进制鞋企业1000家以上,10年内形成年产成品鞋30亿双以上,占全国制鞋产量的30%以上,年产值3000亿元以上,这对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有一批历史悠久和完善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浙江温州、广东广州、福建泉州等行业集中地的发展。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进程的不断深人,如四川成都、辽宁沈阳等新兴鞋业产业集群也以迅猛发展速度吸引着人们的眼球,成为引领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这对于推动产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