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保健需求研究①

2015-02-26 12:36:21董亚萍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40216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理学院保健知识体育运动

董亚萍(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重庆 402160)

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及保健需求研究①

董亚萍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重庆402160)

摘 要:该文运用了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获得相关的材料与数据,对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保健需求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及体育保健需求所存在的问题是:(1)学校领导不重视。(2)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的缺乏。(3)学生健康意识很高,但无专业人指导,不能满足学生健康运动需求。(4)学校不能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开设体育保健课的教学条件及场地器材设备。并提出了四种解决方案:(1)成立保健知识讲座。(2)开设保健知识选修课。(3)举办技能知识竞赛。(4)进行网络宣传。

关键词:非体育专业健康体育保健知识体育运动需求

①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校内一般课题:课题编号:Y2013073。

在第一次奥运会成功举办后,各种体育活动处于蓬勃发展,人们对体育运动保健知识的需求必然呈现上升的趋势,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而言,掌握不了各种运动的技巧,进行运动时会引起身体的各种不适反应是必然的,造成这样的结果后,学生对运动就会产生抗拒,从而无法达到体育课程的评定和健康运动的宗旨,这时体育保健知识的应用就非常重要。现就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自我保健意识的情况、保健知识的需求以及课堂内外获取健康保健知识的途径进行调查,帮助他们有效的掌握健康的运动体系以及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针对此文内容和指导老师的建议,通过一定试用、修改及完善,最终形成调查问卷的形式,该文通过对我校在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运动技术、准备活动及意外受伤等体育保健常识的认知、需求与获取途径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研究一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回收100份,剔除无效问卷调查报表,有效问卷调查表97份。

1.2.2文献资料法

在现有的科研资源里,收集到国内图书信息机构及有关本题的科研文献资料、调查数据和实例,重点关注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及需求在普通高校的开展的相关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图书馆查阅保健知识专着书籍10余部,并在中国学术网(www.tiyujie.com)以及万方数据库等网站查阅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为该文的需要提供了有价值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研究也提供了大量理论、方法和依据。

表1 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体育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必要性(单选)

表2 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饭后运动时间的合理安排(单选)

表3 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过程中遇到急性拉伤后您的处理方式(单选)

表4 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保健知识掌握需求现状(单选)

表5 非体育专业学生在运动时的受伤情况(单选)

表6 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保健知识再学习的需要

表8 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情况(多选)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学院学生对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

2.1.1体育保健知识的常识掌握

调查显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中有74.23%的人的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从健康的医学角度来讲,准备活动是预防损伤的必要条件,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的预热,还可以减少肌肉粘连性,从而可以预防肌肉在运动时拉伤[1]。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准备活动让身体有了一个适应的过程,让肌肉有了一定的兴奋性,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提高运动成绩。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仍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

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健康运动的认识程度较高,对体育

保健知识的常识掌握皆有一定程度,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要如何正确的做到健康运动。仍有一部分人,不清楚要如何做到健康的运动,更不清楚饭后多久做运动才是健康的运动,对身体最好的,只是在盲目的做一些对身体无益甚至是有害的运动,甚至可以判断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仍有一部分人还未意识到运动对身体的重要。

2.1.2体育保健知识的专业掌握

我校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据了解,选择的学生参加锻炼、比赛的频率都不高,运动中一旦受伤,也就不再参加。如果我们能做到健康的运动、运动损伤后的快速恢复,就可以激发他们对运动的激情。在调查信息反馈中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非常薄弱,有64.95%的同学认为急性拉伤后应热敷,说明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同学对体育保健专业知识的掌握是非常不理想。

2.2重庆文理学院非体育学院学生对保健知识的需求现状

2.2.1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非体育专业的同学在主观意识上,对体育保健知识的的需求非常明显,有77.32%的同学认为,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基本的体育保健知识。列宁也曾说过:“有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说人的精神与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个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十分重要,而运动是健康体质的检验标准,如何做到健康的体育运动,体育保健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2]。

据了解,非体育学院的学生每学期期末会有一次体能测试,有些学生为了这项测试能达标,不惜会冒着被学校处分找人代替自己参加测试。体育运动本是一项快乐的运动,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害怕不能够达标,有的是因为在运动中受过伤;有的是因为对运动技巧的掌握不够;有的是因为呼吸节奏不能调整等,在这等条件下的运动,运动带给他们的已经不是健康,而是一种损伤。

学生们主观意识可以从“知”与“不知”来分析,一种是不知而不需,即健康运动知识的不足,一种是知而不需,即是健康运动的意识不够。落实到健康体育运动上,就是学习体育运动保健知识,知道运动损伤的危害,不要让身体在运动中损伤;注意体育运动时的每一个动作,克服一些不良的运动习惯[3]。逐步的提高学生们健康运动和自我防护意识,使学生的健康知识得到不断的积累,促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有意识的用体育健康知识指导自我体育锻炼。由表5可以看出,在运动过程中受过伤的人始终占大多数,不管是因为“不知而不需”还是“知而不需”,我们都有必要加强对健康运动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的教育知识宣传。

2.2.2对体育保健知识是否需要再学习情况

只有合理的体育运动,才可能会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利于健康的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但要做到合理就必须掌握更多的保健知识,但保健知识不能一次或一段时间就能掌握,也不能揠苗助长,所以保健知识的再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非体育专业学生的选择高达70,说明大多数的学生对在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是够高的。

2.3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保健知识获取途径

调查显示,学生们对体育保健知识的需要意识非常淡薄,导致我校非体育专业学生对保健知识的学习程度不高,而学校的硬件设施和课程设置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们对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就我国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而言,是培养一批技能性、素质性的全面人才,职业病的趋势时刻提醒着人们,健康的身体是一切革命的本钱。而就学生来说,健康的进行体育运动,需要有扎实体育保健知识,减少在运动中损伤,预防各种不正确的姿势导致损伤的几率[4]。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非体育专业的学生了解体育保健的专业知识的程度及认知度都不够高。

(2)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需求非常大,大多数的同学都认为对体育保健知识的再学习是有必要的。

(3)非体育专业的学生缺乏对体育保健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导致对体育保健知识的获取途径的单一。

3.2建议

(1)成立保健知识讲座。

学校安排专业老师定期在博文馆101进行保健知识宣传讲座,讲座可设置提问和竞赛抢答环节。老师在每次讲座前先接受学生们的提问,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们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在讲座结束后再由同学们提出心中的疑惑,或者想了解体育保健知识;为提高学生们对讲座的兴趣以及听课的效率,在讲座开始前,可设计一些涵盖本次主题内容的竞赛题,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讲座结束后再设计一些保健知识竞赛题,从而加强同学们对此次讲座的印象。

(2)进行网络宣传。

有研究表明,网络将成为大众在新时代获取体育信息的主要途径,它正在一步一步的走进每个家庭。调查显示:在整个奥运会举办期间,奥运会的官方网站的访问量竟然累计高达72亿人次[5]。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就未来教育作过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所以,学校可在校园网主页面设计一个版块,以滚动栏的形式进行内容展示;可将校园内的电子图书阅览的主页面设计为体育保健知识宣传版画或者在主界面设计一个版块,以滚动栏的形式进行内容展示;也可由学校建立网站,统一告知学生,然后在网站内进行体育保健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可以达到拓展学生对保健知识的认识途径。

参考文献

[1]肖文,余静.对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技能情况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5-127.

[2]岳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保健教育及学生需求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93-96.

[3]胡秉娇.2011年牡丹江市某医学院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与运动损伤发生情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2):65-67.

[4]王凤英,姜霞.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55-56.

[5]闫拓时,张鸣真.2008年北京奥运会“五环志愿者”价值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1-4.

[6]鄢行辉.大学生体育保健课实施运动处方的教学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3):287-289.

[7]孙洪涛,聂劲松.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5(12):107-109.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208-02

猜你喜欢
文理学院保健知识体育运动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饮食干预对胃溃疡患者饮食保健知识及疗效的影响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作品选登
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作品
大众文艺(2020年15期)2020-09-11 02:28:04
体育运动
黑夜的献诗
大众文艺(2019年23期)2019-12-15 09:59:08
对300名产妇产后保健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云南医药(2019年3期)2019-07-25 07:25:18
西安文理学院高萍教授
唐都学刊(2018年3期)2018-06-12 08:20:22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