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风芹
一、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可以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声色并茂的、感染力强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兴趣是一个人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或无需要的学生是很难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内容转化为直观的图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扩大课堂的容量
语文承担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语文材料的容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广泛的涉猎,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单靠一两天、一两次强化训练,一两篇优秀范文的讲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窠臼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发展和信息社会的要求,没有一定的训练量,要想切实提高语文方面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很困难的,而计算机及网络不但能储存大量的语言文字材料,还可以随时检索和显示,利用信息平台,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得到我们所需的任何一种像“大海捞针”一样的信息。极大地扩大了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学中,要使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符合教学要求的情境,是最好的办法。如《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时,将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四部分情节做成四个场景,图片与音乐结合,让学生结合这四个场景练习复述,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复述中深切的体会到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从而理解小说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手段所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纵观教学课堂,不难发现许多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片面追求教学形式的花哨,忽视了学科自身的特点。看似热热闹闹的一堂课,对学生真正有用的地方却少之又少。要想让多媒体真正使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就必须正确认识到误区。
误区一:以“观”代“读”,淡化文本解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教师范“读”,除了声音外,体态和表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学生自己“读”,对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处理语言与声像的关系,而不应一味强调直观,以声像来替代语言,剥夺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扼杀学生的思维。
误区二:课件过于花哨,杂而不精
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文字,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简单地把文字材料转化成声音画面也势必弱化语文教材的作用。高科技的教育技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决不是我们的灵魂。
误区三:人机对话,缺乏教学中的“亲和力”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辅相承,老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是多媒体放映员。非人为技术取代了人与人间的情感交流,流动在师生间的互动情感被削弱。同时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唱独角戏,连珠问之后继之以精彩解说,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而只能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知识的容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语感能力缺少应有的土壤与养分。
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实现了许多原来在语文课堂上的难于达到的效果。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的方法与手段。它应该是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借助的一个桥梁,一个中介,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主要起辅助作用。在多媒体运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课件的呈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呈现的“度”,讲求分寸性、合理性,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传导信息的桥梁,才能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充盈美的气息。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