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左505:期待户籍改革深化并实施,只有后代能在父母身边顺利接受义务教育,大家才能安心工作,不折腾。
@Chad板栗:城市化不仅是圈地、卖地、拆迁、盖房、卖房,地方政府需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和思路,地产商也不能总等着被救。
@特耗方二:平日短期旅游,肯定还是愿意选择城市周边水秀安静的郊区喝茶钓鱼,希望这些地方的旅游设施、监管也能规范。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又是新的一年,每一个年初的各种预测前瞻,总让人对新的一年充满期待且不可测。让多家智库按领域“预测”大家关心的领域趋势,还是有一定说服力的。正如文中说,“不顺应时代趋势,势必被边缘化”。(小尤)
为制造拥挤惭愧
本刊记者/苏晓明
“挤死了!”
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这句话,记得刚来北京每天早上挤2号线,外面的人使劲往里推,车厢里有人就会说这句话。
不过在我的潜意识里,“挤死了”就像“狼来了”,根本不相信,车厢里人再多也不会被挤死吧?
外滩的这次采访,我相信了,人多到一定程度,会被挤死。一些受访者说,他们在人群中感到呼吸苦难,有一些死者是窒息而亡的。我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供家属辨认的伤者图片,很多脸呈紫黑色,像是憋的。
在外滩跨年夜,随着人流越来越多,陈毅广场人流密度越来愈大,外面的人还不停往里面涌。直到23:30分人流出现了异常,滞塞不动。很多人也发出了地铁里一样的“挤死了”的喊声,不过周围的人也没有相信。
甚至还有几个小年轻在后面起哄,使劲往前挤。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人们的经验范畴,悲剧便发生了,惨叫、昏迷、流血,现场像世界末日来临一般。很多被救出来的伤者衣服都被挤掉了,仅剩下内衣。
家属赶到后,撕心裂肺的哭喊,在抢救室外面无尽的等待,一点消息没有。为了见亲人一面,甚至与警察发生了冲突。警察用三把椅子拦在门口,家属们使劲往里推,警察使尽浑身力气去抵抗,通过这种方式官方最终同意,让家属排好队,等着叫名字,一个个进入抢救室辨认。
我们缅怀在外滩逝去的人,也在谴责有关部门的失职。但在不经意间,我想起其实自己也时常出现在极度拥挤的环境当中。大一时圣诞节前夜,我和同学为了购买打折商品,跟着人流往商场里挤。想一想我为了一点小利不顾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真是惭愧。
还有一次是2012年国庆节和朋友去爬泰山看日出,因为国庆人太多,政府部门不让上,等了好几个小时才放行。当晚泰山山顶上的小宾馆是1000多元一个床位,全部爆满。
看日出的地方在山顶斜坡上,几万人挤在一起,都想去最好的观景位置,而山下人流还在一直往上涌,真跟外滩的情景有点像,可能人流密度没有外滩那般恐怖。
下山后,朋友长舒一口气说:“山东人真多,怎么没把泰山踏平?差点被挤死。”我说:“哪有那么夸张,挤不死你。”
原谅我无知。
详见本刊2015年1月12日出版总第692期
详见本刊2014年12月29日出版总第6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