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虫子

2015-02-25 09:42:49白峰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毒针蛐蛐蝎子

白峰

中国人食谱广泛,甚至及于虫子。

虫子能登大雅之堂,最早的要数蝎子——炸全蝎,是道名菜。

喝茶讲究喝明前茶、雨前茶,指的是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取其鲜嫩。蝎子也有讲究,要惊蛰后几日捕的,那会儿蝎子刚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肚子是空的,干净,没邪味儿。刚刚苏醒过来的蝎子,行动还不怎么灵光,很好捉,用筷子夹住,开水烫过,用盐腌了,阴干,吃的时候油炸一下就好了。大个的蝎子就不好当菜吃了,土腥味重,落渣,口感不好。但是可以入药,小时候到郊外逮蛐蛐,常常能见到蝎子。那时候生活普遍不富裕,有的孩子就知道顾家,随身带了广口瓶子,捉了卖到药店,在孩子眼里还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有一回逮到一只大蝎子,从没见过那么大的,一条就卖了五毛钱,小伙伴不舍得自己花,回家交给了妈妈,很是自豪。逮蛐蛐顺道逮蝎子的都是下手捉,要拿捏好分寸,蝎子被翻出来,随时准备战斗,带毒针的尾巴翘得老高,下手捉要看准毒针下面的两节,捏住那儿,毒针的活动范围有限,蜇不着人,扔到瓶子里就好了;要是留著玩,就要用大拇指的指甲盖别它的毒针,别断了,蝎子就蜇不了人了,但是也活不长,玩不了几天,自己就死。

蝎子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小孩子汗腺不发达,据说春天里炸点蝎子吃,孩子一夏天都不生痱子。但却不可多食,因其散而下气,多食反为所害。常见炸全蝎上桌,基层以炸粉丝或是炸虾片做底,倒也不是主人悭吝,食而有度,确为正道。

捉蝎子不慎会被蜇伤,极痛入心,古法乃以蜗牛捣碎,涂之即安。好处是有蝎子的地方总有蜗牛。据说有蛇的地方,十步之内必有解药,自然之道就是如此奇妙。

知了猴也是较早上得餐桌的昆虫,知了卵在地下蛰伏数年,待到夏日里破土而出,慢慢地爬上树,中间蜕一层皮,就变成成虫了,成身以后其实活不了几天,忙着呼朋引类,交配产卵,于是日夜鸣叫,不眠不休。古人见这东东循环往复,不断重生,心生敬仰,寻了玉来,雕成蝉的样子,以期长生不老或是转世托生,古墓里常常出土这些物件,刀法简洁、硬朗,汉八刀就此落得大名。

能入菜的知了猴就是在破土而出而又未能蜕皮的当口逮了才行,变成成虫就硬了,不能吃了。所以知了猴在树干上的那段旅程实在是凶险异常。蜕下的皮壳,是味中药,名为蝉蜕,有散风热、透疹痘的功效。其实古时用药以蝉身为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最迟也是秦汉时期的经验,当时认为它能主治小儿惊癎夜啼,癫病寒热,为儿科专用药。及至南北朝《名医别录》才有蝉衣入药的记录。所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今人只知用蜕,而不知用蝉也”。前人也有以火烤知了猴治疗慢性失音的说法。出发点大概是注意到了知了长鸣不止,鸣声悠扬的特性。酒席宴上,敏感的人接受不了知了猴栩栩如生的样子,不忍下箸,但出于功效考虑,适当吃几颗还是不错的选择。

炸蚕蛹也是常见的菜肴,只是味道有些人不接受,以现代医学的看法,虽然蛋白质含量极高,但是胆固醇含量也极高,故避之。蚕的生命状貌也是循环不休,从卵到虫,一生只吃桑叶,及长,吐丝作茧,最终化蛾产卵,进入下一个循环,往复不止。即便中途死掉的蚕,也成为一味中药,名为僵蚕,所以桑叶就带给了人们许多想象,中医说桑叶止夜汗有奇效,指的是霜桑叶,取其沉降潜阳之功。也有讲究用冬桑叶者,要经大雪压过,次日天晴采摘,用线串了,悬在室内阴干,风吹作铁器声,故名“铁扇子”,以冬至后采摘者佳。

再就是炸豆虫,也常登大席。高蛋白,也挺香,至少比炸蚕蛹味道正,也不太落渣。我父亲却坚决不吃这东西,1944年,日本再有一年就投降了,可是他们八路当时还是挺穷,手上没几条枪,弹药又少,那会儿还是让鬼子追得四处躲,那年他负了伤,躲在老乡家的庄稼地里以躲避日伪军的搜捕,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庄稼在地里长着,可是距成熟还有段时日,眼下却没粮食吃,后来发现地里招了豆虫,就逮豆虫吃。我爹说那玩意不好吃,其实是因为没有油,他们当时是煮着吃,你想那得多恶心。他说要用筷子照着一头捅下去,让豆虫里外翻个个,把一肚子的绿水洗掉,然后再煮。一煮一大锅,顿顿吃这个。个个吃得胃疼,反酸。后来伤好了归队,队伍四处游走,也还是住在老乡家,这回每个班能配给一点豆油了,是为了晚上点油灯照明用的,可是又没豆虫可逮了。实在是肚子里没油水,后来索性就不点灯了,直接把油喝了,今天你喝,明天我喝,大家轮流。有一个战士肠胃不大行,喝得滑了肠,天天闹肚子,吃什么拉什么。

中国人食谱如此广泛,我认为还是因为历史上食品供应入不敷出,再加上战乱,本来产量就不高,这回就更没吃的了。只好乱吃些东西。吃来吃去,居然吃出了文化。

近来听说美国人也考虑着要吃虫子,说是和养殖牛羊之类比的话,养虫子成本低,二氧化碳产得少,而获取的蛋白质更多。主要集中在蟋蟀、蚯蚓、豆虫之类。美国有卖蚯蚓罐头的,估计做了罐头真能吃,类似午餐肉罐头,不说看不出来。要是一条一条的,怎么吃啊?人又不是鱼。

不过蚯蚓的确是好东西,蛋白质含量应该很高,入药有清热、平肝、通经络、平喘解毒的功效。蚯蚓遇到白糖就会化掉,当年赵匡胤登基不久,得了“缠腰丹蛇”病,极痛,按现在的理解应该就是丹毒。民间的说法,丹毒缠腰,一旦合了围,人就没救了。赵匡胤的病就是被民间的一个医生用蚯蚓浆治好的,而且顺便治好了他的哮喘,蚯蚓从此得名“地龙”。

不光蚯蚓是好东西,蚯蚓粪都是好东西。魏晋时代炼丹之风大兴,封炉口必用六一土,其实就是蚯蚓粪。现在没大有人用到此物了,只有养蛐蛐的还在用,给蛐蛐罐搪底,还是六一土好,取其细腻、清凉,用于早秋养虫极佳,虫安定、服盆。

某些节令,炸蚂蚱也常见,好吃,尤其是一肚子籽儿的时候,很香,口感亦糯。这是个不错的选择。古时候蝗灾一起,铺天盖地,是为大灾,常常是颗粒无收。蝗灾频发之地,人们就会建“蜡庙”,祈求蚂蚱神带着他的一干队伍别处去。其实没用,不如吃了它。

猜你喜欢
毒针蛐蛐蝎子
蜜蜂为什么要蜇人
百科知识(2023年7期)2023-04-15 08:42:13
捉蛐蛐
斗蛐蛐
天上有只大蝎子
蝈蝈和蛐蛐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6
青蛙的盾牌
蝎子——举着毒针的虫子
你是不是那只非理性的“蝎子”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8
蝎子
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