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

2015-02-25 11:39:35左程娟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新丝路(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曹雪芹人物形象红楼梦

左程娟(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或《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由我国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所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文学史上其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清朝‘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借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对贾府的兴衰历史进行叙述,意在揭露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并展示出封建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代表,其自初版问世的200多年里,每天都有专家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红派”,由此可以看出《红楼梦》对我国文学发展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一、《红楼梦》的细节描写特点

文学作品当中的细节是指描写细致的且具有典型性的情节,其通过作者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达到传达作者写作意图,实现与读者之间的情感共鸣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当中对人的细节描写是通过对形象、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予以表现,对物的细节描写则包括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方面来予以表现。对人的细节描写能够充分体现出人物的特殊性,对物的细节描写有助于表现出生活画面,从而引申出社会主题,表达作者的写作情感与目的。

《红楼梦》作为我国经典文学作品,其之所以能够取得众多的文学成就,与曹雪芹巧妙的细节描写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果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展现的细节描写予以归纳,那么笔者认为其特点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多而不乱。《红楼梦》当中人物众多,但曹雪芹能够做到充分刻画每一个人物形象,却又让每一个人物形象独具特点,这是其细节描写高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2)场景描写逼真。在《红楼梦》当中有许多大场景内容,但曹雪芹能够做到细致入微的描写到每一个细节,这使得作品在场面上有了非常好的表现力,这也是曹雪芹细节描写水平高超的一个力证;(3)寓意深刻警醒。曹雪芹在充分刻画人物、场面的同时,恰到好处的将其想要表达的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嘲讽,这种潜移默化的寓意表达是通过《红楼梦》当中的细节描写予以表现,这更充分体现出了他优秀的细节描写水平。

二、《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表现

细节是决定作品水平、质量、艺术价值的重要因素。在《红楼梦》当中,曹雪芹正是充分抓住了细节描写的关键作用,才得以让《红楼梦》具有如此之高的艺术价值。为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曹雪芹在《红楼梦》当中的细节描写内容,我从“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细节描写”、“人物关系细节描写”和“画面场景细节描写”四个方面对《红楼梦》的细节描写进行探讨。

人物众多是《红楼梦》当中的一个特点,据统计《红楼梦》当中的总人数高达721人之多(不包括提到人物),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人物的刻画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所以许多作者都会尽量控制人物数量,但曹雪芹非但没有如此,而且还将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极具个人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出了曹雪芹在文本创造中对人物刻画的水平。

1.人物性格细节描写

曹雪芹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方法是多样化的,其不仅能够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同时还能够通过对特定生活情境的营造以及对人物在情境当中的具体状态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以达到塑造个性鲜明人物角色的目的。以《红楼梦》当中的典型人物‘王熙凤’为例,为了塑造王熙凤鲜明的性格特点,曹雪芹在其出场时,就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王熙凤出场的环节,其主要讲述林黛玉初进大观园与贾府众人相见的过程,其中林黛玉与王熙凤相见细节着重描写。通过这段描写,曹雪芹将王熙凤泼辣张狂、口齿伶俐、见风使舵等人物性格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这让读者对王熙凤这个“狠角色”有了非常充分的认识。

通过对《“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通读与研究,我认为曹雪芹主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对王熙凤的性格细节描写。(1)正面性格细节描写。这一环节内容中,曹雪芹从王熙凤的肖像描写以及其语言方面对王熙凤泼辣、张扬的性格进行了诠释。例如“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其中“吊眉梢”充分运用了中国人对人面向观察来判断性格特征的手法,是其妙笔所在。与此同时,“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更加诠释王熙凤泼辣、掌控的性格特点。(2)侧面性格细节描写。在这一章节当中,贾母对王熙凤戏虐谈笑的评价,以及王熙凤的一句“我来迟了”,都从侧面展现出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对于当时的封建制度森严的大家庭来说,贾母是权力与尊严的象征,即使邢、王夫人在贾母面前都要敛声屏气,而王熙凤却敢虐谈笑,由此可以看出王熙凤张狂、放肆的性格特点,这也为王熙凤“特殊地位”做了巧妙的铺垫。

2.人物形象细节描写

曹雪芹在进行《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细节的描写也是其写作手法表现的重要一环,庞大数量的女性人物在他笔下不仅没有在性格上出现“类似”,还在形象上各有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曹雪芹在人物刻画方面的文学创作水平。

如果从数量上来计算,《红楼梦》中前前后后出现的女子数量达到了200多个,其中主要人物也多达几十人,曹雪芹在进行这些人物形象刻画时,不仅非常全面,还对这些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总结,例如:“花中之魁”(林黛玉)、“冷面美人”(薛宝钗)、“聪明能干”(王熙凤)、“貌若天仙”(秦可卿)等,曹雪芹对这些人物形象上的细节描写不仅突出了每个人的特征,同时还与她们的性格进行了关联,这使得每个人物都变得非常真实。迷人。仍以“王熙凤”为例,在她出场时,曹雪芹就对其形象、服饰进行了细致描写,“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Ё袄, 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此处对王熙凤形象的描写,不仅表现出了王熙凤的美貌,同时还显现出了他隐藏着的狡黠和刁钻,并且充分刻画了王熙凤贵族妇女的形象,这其实是曹雪芹对封建制度下,大家庭女人过渡追求物质生活的一种抨击,再加之此处对王熙凤阿谀奉承、善用权势的细节描写,更加体现了曹雪芹对封建社会的讽刺与厌恶。

3.人物关系细节描写

《红楼梦》当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也是其亮点之一,其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关系的不断变化,让作品主题变得复杂多样,给读者在不同阅读阶段以不同的阅读感受。例如《红楼梦》当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复杂而且相当微妙,但曹雪芹从来没有对三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而是通过对人物之间关系细节的描写来将三人关系展现给读者,给予读者对三人关系进行自我判断的机会,这种“留白”让读者对三人之间情感、矛盾、纠纷更为关注,从而更为细致的体会作品的独特韵味。除此之外,《红楼梦》当中还充斥这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矛盾,例如王、邢两位夫人之间的矛盾以及邢夫人与凤姐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矛盾的存在不仅让《红楼梦》更具艺术阅读性,同时还更为深刻的反映出封建制度下大家族之间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以达到讽刺封建制度,暗示封建制度必将走向灭亡的作用。

4.画面场景细节描写

曹雪芹在《红楼梦》创作过程中,对画面场景的描写也是其文学艺术功底得以展现的又一方面,尤其是对一些大场景的生动描写,将场景非常直观的展现在读者脑海中,达到呈现画面的效果。例如在《刘姥姥进大观园》当中,曹雪芹通过自己的文字将整个大观园描绘的富丽堂皇,这给读者带来了非常直观的阅读感受。还有在描述用餐时,餐桌上的菜品特色、制作、营养等曹雪芹都进行了非常具体的例举和描述,从而达到最好的场景构造效果。除此之外,曹雪芹还通过多个方面体现出其对场景细节描绘的功底。例如探春在绘制大观园全图时,曹雪芹对不同的画面场景、应该用什么号的笔,笔的数量,颜料的分配,色彩的浓淡程度都有了非常精确的描述,由此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场景细节描写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功夫。曹雪芹对《红楼梦》场景细节上的描写,是其他文学作品所无法比拟的,也正因如此《红楼梦》才被后人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总之,《红楼梦》作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代表,其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学者的争相研究,不仅因为其独特的细节描写水平,更包括其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嘲讽与贬低,正是这似是而非的深刻寓意,让《红楼梦》成为了我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文章当中对《红楼梦》细节描写的内容是笔者怀着学习之心对《红楼梦》的一些见解,其在展示笔者对《红楼梦》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必然会存在诸多不足,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广大“红派”学者批评指正。

[1]曹雪芹,高鹗著;王希廉,姚燮,张新之评. 红楼梦(全两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02.

[2]胡文彬.一杯梦酒上红楼,古今酒潭[J].1991,01.

[3]胡文彬.茶香四溢满红楼,红楼梦学刊[J].1994,04.

[4]周汝昌.红楼梦新证 [M].译林出版社, 2011,09.

[5]周汝昌著;周伦玲编.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中华书局,2009,09.

[6]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上卷)[M].作家出版社,2013.

[7]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M].作家出版社,2013.

[8]吴玉霞,姚晓菲.《红楼梦》人物形象描写成就研究综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33-53.

猜你喜欢
曹雪芹人物形象红楼梦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1:32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红楼梦学刊(2020年4期)2020-11-20 05:52:38
从《红楼梦》看养生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32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艺术评论(2020年3期)2020-02-06 06:29:38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6:54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红楼梦学刊(2020年3期)2020-02-06 06:15:50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中华诗词(2019年11期)2019-09-19 09:05:18
敦诚的西园与曹雪芹
红楼梦学刊(2018年5期)2018-11-23 06:27:52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别样解读《红楼梦》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