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专业性地方智库

2015-02-25 10:29:18贾诚先
学术交流 2015年10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龙江智库

贾诚先

建设专业性地方智库

贾诚先

“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智库发展的基本方向,也对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出了新的要求。智库将成为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闯关克难期,社会建设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期,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库建设已成为地方党委政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地方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发挥聚智辅政功能,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帮助。因此,必须坚持思想特色、应用为主、理论本位、专家领军、项目带动和统筹发展,将地方智库建设成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服务的高质量、高水平智库。

第一,整合省内智库资源。地方有多支智库研究力量,如党委政府的研究室系统、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近年来兴起的民间研究咨询组织。建设新型地方智库就要对上述各类智库的研究力量进行整合,明确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建立多渠道智库成果传播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引导不同层级的智库有序参与地方党委政府决策研究,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研究。这种整合应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智库的权威性不是谁封的,也不是自诩,而是根据提出的研究报告质量决定的。实现科研组织由个人单打独斗向团队作战、联合攻关转变,由单一学科研究向多学科联合转变。为避免大而全、小而散、同质化和单一化,应整合科研项目和力量,统筹科研布局,进一步增强重大课题的集体攻关能力,形成有分工、有合作、有竞争的多元发展格局和智库新体系,达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和服务人民的有效统一。

温州智库建设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初具成效,形成了“一个总部(市决策咨询委与市委政研室)、三个网络(党委政府智库网络、高校智库网络、民间智库网络)”的多元化智库体系,智库成员近千名,地方智库已经成为温州科学决策的好助手,并被授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地方实践基地”称号。相较于不少其他城市推行的由官方智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智库体系,温州智库呈现出更加灵活、更加实际、更加民主的独特优势。

第二,开展对策性应用研究。实现科研导向由单纯注重理论成果发表出版,向注重社会公认、注重为决策服务的转变。新型地方智库应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明确并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做纯理论研究,而是对省内重大现实问题、长远问题以及战略问题深入地进行前瞻性研究,并系统地提出具有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省委提出的“五大规划”战略构思和构建“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就应成为龙江地方智库研究的优先选题。只有以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为目的,充分参与到公共决策全过程,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实现智库研究与政府决策的有效对接,才能提升龙江智库核心竞争力。

第三,有效解决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存在的“两层皮”现象。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在政策研究方面的投入增长迅速,每年均组织许多正式课题的政策研究工作。但是,在如此巨大的投入之下,通过政策研究和调查研究而转化形成的决策成果相当少,出现明显的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严重脱节的“两层皮”现象。社科研究机构或高校学者很难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内部信息,同时也由于缺乏与党委政府层面之间的信息传递通道,他们的研究成果很难让决策层知晓。要创新体制机制,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互为补充,推动智库多元化发展,同时保持新型智库的相对独立性,使之成为专家学者深度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有效渠道。

比如,在科技领域,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于2011年成立,该机构由北京市政府、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共建,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为执行秘书长单位,负责协调机构与政府之间的联系,机构办公单位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负责日常的研究工作。该机构的创新之处在于摒弃传统的事业编制模式,探索出一条“小核心、大网络”的运作模式,实现了文理交叉型智库建设的新形式,有效整合了多方资源。

第四,加强地方智库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建设地方智库应用研究人才梯队,加大对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扶持力度,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培养力度,以学科建设突出研究方向、彰显学术特色和优势,强化团队攻关,在打造新型智库品牌的同时,形成特色鲜明的龙江学派和富有龙江特色的地方智库文化。

要围绕推进“五大规划”战略构想、建设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十大重点产业,通过重点项目聚集一批理论功底雄厚、熟悉龙江省情、力笃知行合一的专业型智库人才,联合科技攻关,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和战略问题。如具有现代经营意识的农林专业人才、国有企业经营人才、国际金融贸易人才、电力能源专业人才等。要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对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进行跨区域、跨部门的人才资源整合,加强现有技术人才密集的事业单位的整合力度,打破人才的部门所有的束缚。要发挥中直、省直单位人才优势,吸引人才以多种方式为龙江服务,建立党委政府研究部门和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以及哈兽研所、哈焊接所、703所、哈工程力学所等中直科研院所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政产学研金介”合作,鼓励人才兼职从事企业管理、科研协作、技术咨询、项目开发等项活动,从而使智库人才脱颖而出。

(作者系黑龙江省科顾委社会民生专家组成员,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总编室主任、编审)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龙江智库
龙江少年爱冰
龙江剧《弘治私勘》
剧作家(2022年1期)2022-02-11 01:35:16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0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24
图读龙江经济
活力(2017年1期)2017-05-16 20:24:49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微智库
微智库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2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