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斌,冉文忠
(荆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湖北434020)
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临床应用分析
吴汉斌,冉文忠
(荆州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呼吸内科,湖北434020)
目的了解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对2014年1~3月住院患儿中有适应证的240例进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240例患儿中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分析结果异常232例,阳性率为96.7%,与疾病的最后诊断符合率达98.0%(235/240)。结论小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可广泛应用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对疾病的诊断,特别是早期未进行胸部X线片检查的肺炎有提示意义,对于喉炎及先天性喉喘鸣有明确的辅助诊断意义,有助于婴幼儿喘息及儿童哮喘的确诊及远期管理。
儿童;呼吸功能试验;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临床应用
呼吸系统疾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疾病,发病率居儿科疾病的首位[1]。呼吸道感染是世界范围内各年龄人群最常见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每年有(120~318)万例次以上婴儿发生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至少半数由病毒引起。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一直是危害我国小儿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2]。肺功能是呼吸系统生理功能的反映,为儿童呼吸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3]。特别是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形态及相关流量参数可作为小气道早期阻塞的诊断依据[4],可见肺功能检查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中具有重要地位[5]。5岁以上儿童由于主动配合,儿童肺功能检查的应用愈来愈广泛,而3岁以下儿童由于解剖、生理、病理等特点,肺功能测试方法较为特殊[6],因而,对3岁以下婴幼儿或3岁以上但主动配合欠佳的儿童均采取潮气呼吸流速-容量(TB-FV)环检测方法进行肺功能检测。现将本科2014年1~3月进行的小儿TB-FV环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1.1 资料
1.1.1 一般资料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本科收治患儿1 272例,检测TB-FV环儿童240例(18.9%)。其中入院时初步诊断为喘息性疾病患儿158例,包括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喘息/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等;非喘息性疾病患儿82例。240例患儿中拟诊为急性喉炎21例,慢性咳嗽40例,肺部感染48例,过敏性鼻炎/鼻窦炎7例,其他6例;第二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6例。240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05∶1,年龄30 d至9岁,其中30 d至6个月75例,>6~24个月105例,>24~48个月42例,>48个月18例。
1.1.2 入选标准(1)入院时有明显喘息症状或听诊肺部有哮鸣音;(2)重症肺炎;(3)考虑有喉梗阻(含急性喉炎或先天性喉喘鸣等);(4)呼吸急促;(5)急性发热,病程超过5 d。
1.2 方法采用德国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仪进行检测,每天开机前进行环境温、湿度及容量校正,记录患儿身高、体质量、年龄、性别及初步诊断等;保持环境安静,常规口服10%水合氯醛(本院自制)0.5 mL/kg,对呼吸道分泌物较多者给予鼻腔及呼吸道吸痰。放松衣服,待患儿安静入睡后开始操作,每例患儿检查5~7次,每次记录20个潮气呼吸,筛选5个差异小的结果计算平均值。所有阳性结果患儿出院时(或临床症状缓解)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以便进行对比分析。
240例患儿中初次肺功能检查提示异常232例,其中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75例,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9例,混合型肺通气功能障碍31例;TB-FV环吸气支异常(吸气支内凹)18例。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75例患儿中最后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52例,婴幼儿(儿童)喘息/哮喘103例,病毒性肺炎20例;混合型肺通气功能障碍31例患儿全部确诊为肺部感染;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19例患儿中确诊为肺部感染12例,急性支气管炎3例,支原体感染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川崎病1例。TB-FV环吸气支异常18例患儿中确诊为急性喉炎11例,先天性喉喘鸣2例,过敏性鼻炎/鼻窦炎5例。232例阳性患儿中,第1次肺功能检查结果提示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50例(含单纯性和混合型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患儿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TB-FV环增宽,潮气量恢复正常;103例诊断为喘息患儿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达峰时间(容积)比明显改善,但均未达到28.0%~40.0%;52例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38例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达峰时间(容积)比达正常范围,但仍有14例患儿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达峰时间(容积)比低于28.0%;18例TB-FV环吸气支异常患儿中6例进行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未恢复正常。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几乎所有患儿均是独生子女,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不仅占儿科疾病的第1位,而且高居不下,喘息、呼吸急促及咳嗽常常是呼吸内科患儿住院的最主要表现,且随着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及临床医生的认识加强,以食管-支气管神经反射为主的多因素影响机制的提出[7],使慢性咳嗽病因之一的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本文未涉及。
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进行的第3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哮喘发作的病因仍以呼吸道感染占绝对优势,确诊哮喘的儿童中46.2%患儿既往曾被怀疑哮喘或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41.6%患儿曾被诊断为肺炎或支气管炎;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仅56.8%患儿既往能够确诊[4]。因而,如何早期对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病因识别与诊断,除传统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外,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很好的早期疾病分类工具,可及早对是否有大、小气道病变及通气功能异常作出判断,对于是否有肺部感染及感染程度也能给予早期明确的判断,特别是对小气道轻微改变、轻度阻塞及肺组织弹性功能轻微减退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240例患儿进行TB-FV环检查,232例患儿有异常改变,阳性率达96.7%,以儿童(婴幼儿)哮喘/喘息诊断符合率最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冯俭等[8]认为,肺功能检查对早期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具有重要价值。根据临床症状及前后2次TB-FV环检查能100.0%作出哮喘(喘息)的诊断,其次是TB-FV环吸气支异常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特别是对急性喉炎的早期诊断。
当然,由于本研究随访时间尚短,对于哮喘(喘息)患儿的吸入治疗还在维持治疗中,对于怀疑为过敏性鼻炎(鼻窦炎)患儿也在治疗管理中,后期的诊断可能还有修改的可能。对于部分诊断为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尽管第2次肺功能检查提示TB-FV环恢复正常,但仍需要随诊,进一步排除婴幼儿喘息的可能。另外,还有部分婴幼儿(儿童)喘息/哮喘患儿在疾病恢复期比早期症状严重时,达峰时间(容积)比反而下降,也许是患儿配合欠佳或操作、校正存在问题,尚需进一步了解肺呼吸生理学。
[1]朱蕾,刘又宁,于润江.临床肺功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6-338.
[2]董永绥.充分认识小儿病毒性下呼吸道疾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1):2-4.
[3]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5):366-368.
[4]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29-735.
[5]张皓,邬宇芬,黄剑峰,等.儿童肺功能检测及评估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2):104-114.
[6]易著文.小儿内科特色诊疗技术[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544-559.
[7]杨希,江米足.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14,52(2):156-160.
[8]冯俭,李银环,张旭华,等.小气道功能测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者气道高反应性的诊断价值[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4):486-487.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4.032
:B
:1009-5519(2015)04-0566-02
2014-09-18)
;吴汉斌(1969-),男,湖北荆州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呼吸及重症疾病的诊治工作;E-mail:1359389001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