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态良性的鞣前操作架构:酶脱毛和松散纤维紧密系统

2015-02-25 12:04JayakumarGladstoneChristopheraSivaramanGaneshSaravananPalanivel等著姜志伟编译
西部皮革 2015年20期
关键词:制革脱毛废液

Jayakumar Gladstone Christophera, Sivaraman Ganesh , Saravanan Palanivel等著姜志伟编译

一个生态良性的鞣前操作架构:酶脱毛和松散纤维紧密系统

Jayakumar Gladstone Christophera, Sivaraman Ganesh , Saravanan Palanivel等著
姜志伟编译

摘要:由于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皮革生产过程中的鞣前操作总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清洁生产是消除现有制革污染问题的新途径。在清洁皮革加工技术背景下,酶是传统化学品的最好替代者。目前研究在鞣前操作中使用酶,蛋白酶用于脱毛,淀粉酶用于除去纤维间质。蛋白酶和淀粉酶可以复配和单独用于传统的浸灰和脱灰工序。在转鼓中复合酶用量3.5%最佳。脱毛效果和纤维松散程度通过孔隙尺寸和污染负荷来评价,形貌特征通过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评价,也评价了坯革的物理力学性能、感官性能和视觉效果。就脱毛和一般外观而言,复合酶的脱毛效果与传统脱灰系统相当。酶脱毛后蓝湿革收缩温度约为112益,成革的力学强度符合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规范。扫描显微电镜证实纤维未损伤变形。酶处理过程中,纤维紧实、松散及分布均匀。单一的酶处理步骤降低了污染负荷。本研究揭示了制革工业中酶的作用,并对现有的清洁生产系统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资源利用途径。

1 前言

为了满足污水排放限值,皮革工业面临着来自污染控制部门严格的规定。众所周知,皮革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废弃物。研究者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研发一系列清洁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制革者主要关注准备和鞣制工段产生的高污染。传统制革过程每kg原皮消耗约25~30 L水,随后作为废水与污染物质一起排出。浸水至软化操作主要目的是清洁皮质,先决条件是皮质和不想要的物质结合不牢容易除去,以此减少湿操作和涂饰的化料用量。浸灰是准备工段的重要操作之一,它可以脱毛、去肉、分散纤维束。传统的灰碱法产生大量的硫化物废物,对人类身体健康有害且难处理。此外,传统的灰碱毁毛法导致废水中的高COD、BOD、TDS负荷。酶法脱毛通过有选择性地破坏胶结物质松动毛根,并可回收毛。酶的应用立体专一,中性pH条件下有活性,减少污染负荷,且有回收利用的可能性。酶法在脱毛和松散纤维方面的主要优点是:完全消除石灰和硫化钠的使用;回收高质量的毛;较好的强度性能;增加得革率和显著缩短作用时间。除浸灰外,准备工段其他重要的操作旨在除去纤维间质(主要是蛋白多糖,用碱性蛋白酶促进去除)。

酶常用于制革工业的脱毛。然而,为了确保充分松散纤维,酶处理后又要进行复灰,这导致污染负荷受到深切关注。本研究尝试使用一种混合酶制剂复合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混合配方)脱毛和松散纤维,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在转鼓中进行,以缩短作用时间。

2 材料和方法

2.1材料

采用盐湿山羊皮(4~5平方英尺),制革所用的化学品均为商业级,化学分析所用试剂为分析纯。复合酶复合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混合配方)由M/s United Alacrity (I) Pvt有限公司提供(蛋白酶活性100 U/g,淀粉酶活性1 000 U/g)。牛血清蛋白(BSA)、粘蛋白、Folin ciocelatu试剂、高碘酸由印度Sigmae Aldrich Chemicals提供,其他分析试剂由印度

SD Fine Chemicals提供。

图1 制革的传统和试验流程

2.2对处理过程释放的蛋白和蛋白多糖定量分析

取5张山羊盐湿皮(腌制1天的)进行酶脱毛和松散纤维试验(如表1所示)。加酶前将浴液pH调至8.5~9.0以便有效脱毛且分散纤维。所有实验样液用Whatman滤纸过滤。根据标准程序,用分光光度法对过滤后样品中的蛋白和蛋白多糖进行评估。

2.2.1用Bradford法评估蛋白质

用Bradford法评估废液中的总蛋白含量。Bradford试剂的制备是将考马斯蓝G溶于乙醇和磷酸中。废液样品用Bradford试剂孵育,并用量热法在595 nm读数。利用BSA标准液制作标准工作曲线,用标准曲线计算出酶作用过程废液样品中的蛋白含量。

2.2.2蛋白多糖的评估

高碘酸氧化复合多糖可以通过席夫碱检测来评估。用粘蛋白作为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通过粘蛋白标准曲线计算出废液样品中的蛋白多糖含量。

2.3酶处理山羊皮纤维孔隙尺寸评估分析

表1 复合酶应用工艺配方

按Fathima等人描述的方法进行热孔分析。TA仪器在-40~10℃范围,升温速率1℃/min条件下进行,每次测量前检查基线的稳定性。放有样品的密封封装铝盘放入一个装有DSC电池量热仪的加热装置内。使用这一技术的优点是皮可以在湿态下测量。传统的复灰裸皮(空白试验)同样用此法测量。

2.4染色技术

组织病理学实验室经常使用苏木精和曙红(H&E)染色,这样病理学家或研究人员能够非常详细地观察所研究的组织。虽然出现了几种染色新技术,H&E染色被认为是研究组织试样的关键。对复灰和复合酶处理后的裸皮进行染色观察,以了解其纤维取向。用光学显微镜和数码相机成像分析,捕获每个样品的彩色影像。

2.5酶处理废液分析

收集酶处理废液,依照标准程序分析COD,取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

2.6铬鞣

酶处理后的皮彻底水洗,按传统方法浸酸。酶处理过程pH约8~9,省去了脱灰和软化过程,没有用石灰。浸酸裸皮随后按传统方法用6% BCS铬鞣剂鞣制(表2所示)。收集废液,分析铬的吸收率,这也间接证明皮纤维的松散程度。

2.7收缩温度测定

表2 铬鞣工艺配方

衡量皮革湿热稳定性的收缩温度用Theis收缩试验仪测定。从鞣制好的皮革上切取2 cm2的试样,用夹爪两头夹住依次浸入水:甘油混合物(3∶1)溶液中。溶液用机器强力搅拌,溶液温度逐渐升高,记录试样收缩时的温度。

2.8鞣后操作

鞣制后的革削匀成1.1~1.2 mm的均匀厚度,头层革鞣后操作如表3所示。然后堆放过夜,第二天伸展、绷板干燥、整软、磨革。

2.9皮革样品的物理测试

依据IULTCS方法对皮革样品进行物理测试。将皮革样品在26℃,相对湿度65%条件下调节48 h,根据标准方法测试其物理性能如抗张强度、伸长率、撕裂强度和粒面脆裂强度。每一个给出的值是四次测量的平均值(两个纵向,两个横向)。

2.10感官特性评价

通过感官评价鞋面革的柔软性、粒面平滑性、丰满性和外观进行评价。三个经验丰富的制革人员对皮革的每项性能进行打分,分值为0~10分。

2.11坯革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空白和试验坯革样品按规定的取样位置取样。按照标准程序,试验样品先用水洗,然后用丙酮和

甲醇逐渐脱水。用Quanta 200扫面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通过在5 kV加速电压和不同放大倍数下操作扫面电子显微镜,获得粒面和横截面显微照片。

表3 蓝湿革制作鞋面革鞣后操作配方

2.12统计分析

物理强度性质试验一式三份,数据为平均值± SD,p<0.05就认为是显著的。统计分析使用Student's t-test。

3 结果与讨论

3.1同步脱毛和松散纤维酶配方的标准化

酶脱毛和松散纤维过程的优化有赖于酶的浓度。基于酶的活性,采用了四种不同的酶浓度:2.5%、3.0%、3.5%、4.0%(以山羊原皮质量计)。同步脱毛和纤维松散过程按表1进行,包括用300%的水两步浸水,接着使用30%的水、2.5%~4.0%的酶浓度转鼓中进行酶处理。总时间6 h,每小时转10 min,停50 min。然后在转鼓中静置过夜(12 h)。早期的研究报道需要24 h才能完全脱毛。图2显示了本实验的作用时间、脱毛效率、纤维松散程度和裸皮质量。从图中可以看出,复合酶用量3.5%和4.0%脱毛完全,而酶用量2.5%和3.0%,脱毛不完全。复合酶用量2.5%时因浓度低气味小。根据评估研究,复合酶用量3.5%时脱毛效果较好,粒面平滑,气味较小。因此将复合酶最佳用量定为3.5%。进一步研究,根据蛋白多糖的释放、铬的吸收率、革的力学性能、皮中纤维的形态分布来评价酶的作用效果。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方法用于皮革制备过程中直观视觉评估纤维取向。通过热孔分析试验了解酶处理时孔隙大小分布(增加或减少)。还进行了铬吸收、污染负荷和经济分析,以了解酶的重要性。本研究对同步脱毛和松散纤维过程提供了定性和定量评估。

3.2酶处理后释放的多糖

表4 释放于废水中的蛋白和多糖

图2 复合酶处理后山羊皮评估等级

在传统复灰过程中多糖的释放量是纤维松散程度的标志。通过评估废液中释放的多糖和蛋白质来检验复合酶松散纤维的程度。淀粉酶对催化水解分裂特定的糖苷键具有高度特异性。当用淀粉酶处理皮时,最初可能显著影响皮基质蛋白多糖糖苷键的断裂,特别是与胶原基质键接的蛋白多糖。使用它们的标准曲线和表4给出的数据可计算多糖和蛋白质的浓度予以评估。由于酶的活性,废液中释放的大量的蛋白和多糖。由于白蛋白和球蛋白的释放以及酶的存在,酶处理液中蛋白浓度较高。试验观察到的结果与Madhan等人在传统浸灰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一致。然而,对废液进行羟脯氨酸含量测试,以检测皮质是否由于酶的作用而降解,结果显示本试验废液中未检出羟脯氨酸。这表明脱毛和松散纤维过程中皮质未被降解。

3.3复合酶处理后山羊皮的孔隙尺寸评价

图3 复灰(A)和复合酶处理(B)山羊皮孔隙尺寸分布

在皮革生产过程中,皮的孔隙尺寸是重要的因素之一。鞣剂、加脂剂、染料、复鞣剂等化学品的扩散主要通过皮的孔隙进入皮内。通常,皮的孔隙充满了纤维间质如弹性蛋白、网状蛋白、蛋白聚糖与非胶原纤维蛋白。这些材料对于皮实现其生理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在皮革生产过程中,这些纤维间质阻止了化学品的扩散。所以,为了使化学品能在皮中较好地扩散,需要除去这些物质。酶松散纤维选择性裂解纤维间质,确保均匀裂解出蛋白多糖。图3A 和3B显示了酶和石灰处理后山羊皮的孔隙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酶处理明显有助于打开皮的孔隙,酶处理的皮孔隙尺寸分布更均匀,其范围从10~100 nm,而空白试验是10~50 nm。孔隙尺寸分布均匀就能保证化学品扩散均匀,成革的表面粒纹就均匀。传统的准备操作,孔隙尺寸分布被限制在60 nm,而酶松散纤维过程中裸皮孔隙尺寸分布范围从10~100 nm。

3.4复合酶处理山羊皮的组织学特征

将原料皮、复灰皮、复合酶处理皮用苏木精和曙红(H&E)进行染色,以研究皮在脱毛和纤维松散后的组织学特征。组织学研究揭示酶处理前后皮质中纤维取向的致密性。染色的差异性表明皮在不同处理阶段的纤维取向。用福尔马林固定的充水皮样沿毛囊切割成7 μm厚的薄片,然后用H&E染色,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彩色图像可以视觉观察到皮纤维间质去除情况。图4 A-C为原料皮、脱灰皮和复合酶处理皮的染色图像。从图中可见,皮质由胶原蛋白、网状蛋白、弹性蛋白和其他非胶原蛋白组成,真皮区的纤维取向比原料皮更有序。复灰的皮纤维比酶处理的更松

弛,这主要是由于石灰的感胶离子效应影响。复灰皮和酶处理皮纤维取向一致,这表明皮中的非胶原基质被选择性去除了。这证实酶处理的裸皮与传统复灰裸皮相似,不影响材料的强度。

图4 H&E染色原料皮(A)、复灰皮(B)和复合酶处理皮(C)的显微照片

3.5酶处理废液特性

按标准程序分析酶处理废液的COD值,给出的值为三个平行试验的平均值。酶处理废液的COD约为8 000 mg/kg,而传统过程约为26 432 mg/kg。传统处理过程的值较高是由于毛的降解对COD贡献较大。反之,酶处理不仅回收毛,且不使用石灰和硫化钠,因此其废水中的COD显著降低。这证明了复合酶脱毛和分散纤维的效果。这种方法可以彻底消除石灰污泥和有毒气体。传统复灰裸皮通常要进行脱灰以去除复灰阶段添加的石灰。脱灰时会释放有害气体。因此,复合酶处理的另一个优点是避免了脱灰,裸皮直接进行浸酸。这种方法明显地减少了化学品的使用,降低了污染负荷,省掉了目前的脱灰、软化过程。

3.6蓝湿皮中的铬含量

复合酶处理后按传统方法进行鞣制。然后陈放过夜,评价其各种性能如铬含量、皮对铬的吸收率。复合酶处理后鞣制的皮铬含量为3.9%,皮对铬的吸收率约89%,湿热稳定性约为112℃,铬含量和收缩温度都比较高。铬吸收率高主要是由于酶处理过程纤维束分散比较好,去除纤维间质好。

3.7蓝湿革的视觉评估

在皮革生产的不同阶段,裸皮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不同等级的皮革价格也不同。发生形态改变主要是在蓝湿革阶段。因此,这一阶段出现的任何缺陷都会影响皮革的质量,需要在湿操作后的涂饰工序中需要加以弥补。在铬鞣后期会遇到铬斑和铬吸收不好的问题。为了建立酶处理蓝湿皮的最终质量诊断,进行了视觉评估,结果列于表5。所有的指标即粒面平滑性、色泽、铬斑和外观都不错。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酶处理的皮革和传统方法处理的皮革一样没有铬斑,且外观优于传统方法处理的皮革。

表5 蓝湿革的视觉评估数据

3.8坯革的物理性能

复合酶处理后,坯革的力学性能如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粒面崩裂强度列于表6。山羊面革的抗张强度为260 kg/cm2,撕裂强度43 kg/cm。酶处理后坯革的粒面崩裂强度符合规范。根据联合国产业发展组织规范,强度特性表明复合酶处理后的皮具有较好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

3.9复合酶处理后坯革的感官性能

复合酶处理后坯革的感官性能列于表7。用眼观手摸的方法,对皮革的丰满性、柔软性、粒面紧实性、圆润性、染色性和外观等性能进行了评价。数字越大表明性能越好。结果表明,酶处理皮革紧实度较高,粒面平滑性、粒面紧实性、圆润性、染色性和强度与传统处理的皮革相当。

表7 山羊面革的感官性能

表6 头层革的强度性质(表中值表示为平均值±SD,n=3,ρ<0.05认为显著)

图5 复合酶处理山羊皮扫描电镜显微图像(a:表面,b:横截面)

图6 蓝湿革扫描电镜显微图像(a:表面,b:横截面)

图7 山羊坯革扫描电镜显微图像(a:表面,b:横截面)

3.10扫描电镜评价复合酶对皮质的影响

使用显微技术观察了山羊皮在不同制革阶段的的形貌变化,观察了纤维取向、纤维分散、纤维束的致密性。这种方法定性地确定了复合酶在皮革生产中的作用。图5~7显示的是复合酶处理后裸皮、蓝湿革、坯革的粒面和横截面的电子扫描显微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酶处理后的皮表面性能没有显著变化。图6显示蓝湿革样品纤维取向均匀、规整。山羊蓝湿革样品纤维表现出非常有序和结构密实,特别是在粒面层和真皮的主要连接层之间。纤维的密实和有序主要是因为纤维束的有效分散,使铬的吸收率高。如图7所示,坯革的纤维结构更致密,整个横截面松散均匀。纤维束的有序分散使后续化料如复鞣剂、染料、加脂剂在皮中扩散更好。

3.11同步脱毛和松散纤维系统的经济可行性

应用配方复合酶(蛋白酶和淀粉酶)可有效地脱毛和去除纤维间质。新制革清洁技术的工业应用,可能从实验室规模获得较好的皮革强度开始。商业酶产品(蛋白酶活力100 U/g,淀粉酶活力1 000 U/g,用量3.5%)来自印度金奈的美国Alacrity (I)私人有限公司,所获得的皮革质量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传统制革过程使用化学品的成本为每吨原皮约54美元,而酶处理过程花费的化料成本约为每吨原皮55美元,去掉了脱灰、软化等中间过程。本法完全不用石灰和硫化物,使污水中的硫化物含量为零,脱灰过程也省去了。传统方法软化时使用碱性蛋白酶去除短毛和脱灰后遗留的纤维间质,因此本方法也可省去软化步骤。使得制革过程中使用酶又不增加制革成本成为可能,同时酶处理过程降低了COD和TS负荷,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本方法与传统方法比较,降低了COD。由于酶处理,使得坯革的面积大约增加了2%。本方法同时使用了蛋白酶和淀粉酶,与传统方法比较增加了得革率。按增加3%的面积计算,每吨原料皮节省570美元。传统的准备操作要处理浸灰污泥,导致经济和生态问题。总之,这些新方法有利于制革者采取生态友好的制革方法,减少污染负荷,不增加制革成本。

4 结论

本研究涉及准备工段使用酶的清洁工艺。当复合酶用量3.5%时,可达到有效的脱毛和松散纤维效果。建立了染色和热孔测量法,作为了解制革过程中纤维松散情况的工具。复合酶处理后的皮质用苏木精和曙红染色,显微图像证明纤维束分散良好、有序。孔隙尺寸分布更均匀,酶处理的裸皮孔隙尺寸10~100 nm,而传统方法处理的裸皮孔隙尺寸只有10~50 nm。一般参数如粒面平滑性、染色性、铬斑和外观可与传统灰碱法处理的裸皮媲美。复合酶处理后鞣制的蓝湿皮铬吸收率为89%,收缩温度112℃。山羊面革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强度分别为260 kg/cm2和43 kg/cm。坯革的力学性能符合工发组织规范,这是一种有效的皮革加工方法。其形态特征证明酶处理过程纤维分散良好,坯革纤维紧实表明铬和鞣后化学品吸收率高。环境参数受益于化学品吸收率高,降低了污染负荷。本研究直指皮革生物过程新领域,满足了鞣前操作所面临问题的解决。

(编译自: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83 (2014) 428-436)

猜你喜欢
制革脱毛废液
制革工业水污染全过程防治技术组合方案研究
脱毛季,给你说说脱毛产品
激光脱毛的几个误区
含碱废液焚烧炉耐火材料研究进展
结晶法脱硫废液提盐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脱毛灵
美丽的寂寞
MVR技术在化机浆废液处理中的应用
自制金宝血滤机废液倾倒架的应用效果
河北省无极县制革废水处理一期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