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02-24 02:24:42罗书克张元敏
许昌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环节

罗书克, 张元敏

(许昌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罗书克, 张元敏

(许昌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要:现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以应用型技术人才所具有的特征为出发点,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双师型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生产研发的机会,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多条路径建设,摸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车道,尤其是在工业领域,高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生产更加便利和高效.工程应用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越来越重要;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竟争力.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由于注重强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其工业化崛起与持续发展提供了及时高效的技术支持[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朝着高新技术、智能经济方向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多样化模式发展.目前,我国工科类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之后工程意识不强,技术能力不高,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脱离,急需探讨一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之路.这就要求大学不能按照原有的近似单一固定培养模式去培养人才,而应适应市场变化,培养出市场需要的人才.

1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本科教育的现状是:大学过于行政化,受政府影响较大,大学的办学模式相近,即类同的教学大纲,相似的课程体系,相近的培养模式,同一个评估标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动手能力的训练,学生学习过程单一.学生学习流程如图1所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很难发挥出来.因而造成大学培养的人才过于单一,毕业生结构性失业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图1学习流程

1.1理论知识学习偏多

理论知识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公共理论知识,而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对于公共理论知识的学习,各个高校显得过于死板.比如对于英语的学习,学生在大学的四年生活中,不但英语课所占学时比重高,而且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课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学生在通过四六考试后,大部分学生一股脑的把花费过很多精力英语课抛之脑后.这严重的浪费了教育资源.

1.2注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

绝大多数课程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考试也是以教师讲课内容为主.学生忙于记录和背诵而闲置其聪慧的头脑.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学生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会听从而不会质疑,更不会形成开创性的观点,很难适应企事业单位动态的工作环境[2].

1.3学生实践机会偏少

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配套的相关实验也是以验证性试验居多,真正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偏少,限制了学生时代扩散性思维的发展.虽然学生参与了各种工业见习、毕业实习环节,其在一定程度为学生开阔了视野,但由于目前我国体制的限制,很多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即使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学生实习单位,企业也很难真正的让实习学生参与到生产环节中.

1.4双师型教师偏少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提供大量的实践环节外,与技术应用型教师也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一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再到学校,很少从企业技术人员中聘请教师.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仍然是以课本到课本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很难穿插进工程案例的讲授.教师本身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就较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技术人才.

1.5教育经费不足

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提供大量的实践环节为前提.目前由于我国的教育经费不足,导致最基本的实验耗材就很难以保证,更何况其它创新应用型实验的开展.同时,由于缺乏教育经费,实验设备比较陈旧,与市场相一致的实验设备检测仪器不能满足需要,部分实验设备处于带病上岗状况.

2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途径

2.1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某些方面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专业素养,要想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就离不开应用型的专业教师.因此,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关键[3].

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的做法较为有特色,其做法为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学历员工作为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每年选拔2-3名教师加入企业的研发团队.通过两三年的实践效果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的兴趣高了,学生参与业余制作的多了.

2.2突出地方特色,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作为地方高校的主要功能,首先是服务好地方经济.因此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特色,找准结合点,深入融合到企业中,把学校实验室建在工厂中,把工厂生产研发建在学校中.在校企深度合作中,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融入了企业的因素,企业的发展中添加了学校的智力.在校企的合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参与的机会会明显加大,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教师也使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

校企合作模式有多种,有订单式合作、工学交替模式、教学见习模式、顶岗实习模式、建立职工培训基地模式、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等.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模式[4].比如许昌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校企合作中,与企业共同成立了研发中心,在研发中心实现了资源、人才、技术共享.此外,还与企业联合建立了生产基地,利用现有的实训中心,作为企业的生产基地,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实训过程中材料的消耗问题,也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措施的实施,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建设,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出路,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企业有机会挑选优秀的毕业生,使企业的用人成本降低到最低,致使很多学生早早就被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2.3强化实验教学队伍,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验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而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是做好实验教学的关键.每个专业实验室应配备专职教师负责全面的实验教学工作,并配备一位业务素质高和责任心强的实验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实验准备工作和实验管理工作.并鼓励专业实验教师去听取理论课或者亲自给学生上理论课,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效果.在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等方面要进行一定的改进,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提倡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项目,按照自己的思路和理解方式去开展实验.很多实验步骤是可以变通的,不一定非要按照实验指导书上要求的实验步骤去做.

除了做好实验教学环节外,建立稳固的专业实习基地,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环节上重要一步,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支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场所和学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环境,为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提供了条件,还能使学生在专业实习过程中找到服务社会、认识自己的准确定位.这种真正融入企业,进入生产第一线的实习过程,对学生训练专业能力在内的各种技能培养起到了关键作用[5].

2.4革新考核标准,加大实践教学考核分量

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加强上述环节培养力度外,还须对目前常用的考核标准进行革新,提高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比重,改变对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可以组成实践考核评定小组,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可以分阶段多次进行,对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实践环节分别采用学生答辩、故障排除、能力检验、创新设计等几方面进行,以此达到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目前很多院校都提出了加大加快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应该通过提高双师型教师比列,结合地方特色,提升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强化实习基地建设,改变现有的实践考核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意识,把理论学习、实验教学、实践训练等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和训练.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既具备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不断创新和工程技术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鸣放,靖向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徐径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18(1):30-32.

[2]李兴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4(5):53-54.

[3]徐建民,曹迅飞,喻九阳,等.高级应用技术人才实践教学现状及培养举措[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7,29(5):82-84.

[4]王章豹,刘光复,吴玉程.强化工科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J].台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1-5.

[5]李娜,解建红.应用型人才的特征和培养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191-193.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Tal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

LUO Shu-ke, ZHANG Yuan-min

(SchoolofElectrical&InformationEngineering,XuchangUniversity,Xuchang461000,China)

Abstract:Modern enterprises need more and more practical talents, while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tal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l of practical talents from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stepping up efforts to train double-quality teachers, providing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ies to participate in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local college; practical talents; training model;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责任编辑:赵秋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824(2015)02-0149-03

作者简介:罗书克(1976—),男,河南许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22102210418);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2B470007)

收稿日期:2013-09-1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环节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2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学习月刊(2015年10期)2015-07-09 03:35:18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